栗鏡涵
(吉林大學珠海學院音樂學院,廣東 珠海 519000)
淺談聲樂專業的臺詞教學研究
栗鏡涵
(吉林大學珠海學院音樂學院,廣東 珠海 519000)
當今音樂學院以及師范類綜合大學都在聲樂專業學科里開設了臺詞課,臺詞課原本是戲劇表演專業開設的一門主課,那么二者雖在學科領域里存在區別,但實際在一定程度上二者又是相輔相成,存在共性。主要體現在氣息、發聲、吐字與情感表達上,最終的目標基本上是統一的,找到聲樂專業在語言上要解決的問題,以及如何上好聲樂專業的臺詞課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聲樂;臺詞;教學研究
當今院校聲樂專業開設臺詞課,目的主要在于兩點:
1、訓練學生普通話清晰、標準、字正腔圓;
2、詮釋與表達作品時賦予感情,表達作品時會運用真情實感以及體會人物內心,塑造人物性格。
臺詞課是戲劇表演專業中的一門專業主課,戲劇表演專業由聲樂、形體、臺詞、表演四門主課構成,培養的方向與目標是影視表演、話劇表演方面的人才;臺詞課是聲樂專業的一門必須課,聲樂專業培養的方向與目標是歌唱演員、歌劇演員,二者在專業領域與培養方向上存在不同,但是就臺詞課而言,二者存在一定的共性與聯系,是相輔相成的。從聲樂專業的特點入手,研究與體會聲樂專業在語言上要解決的問題,找到共性與聯系,是上好聲樂專業臺詞課的關鍵。
首先,從氣息、呼吸發聲上出發,聲樂專業講究系統的呼吸發聲方式,主要是采用胸腹式聯合呼吸法,呼吸方式有四種:慢吸慢呼、慢吸快呼、快吸慢呼與急吸急呼(也叫快吸快呼),那么這幾種呼吸方式同樣作用在臺詞課上。聲樂上要求有很好的氣息支撐,吸氣要深、要快、要安靜,所以在臺詞課訓練的時候,就要求學生做到這三點之余,還要講究腰部的支撐、氣沉丹田以及聲音高位置安放,聲音下落,向下嘆氣的方式均勻緩慢的吐出或者是一口氣快速吐出,要求聲音的飽滿力度與傳達力。
氣息是聲音的基礎,所以在課堂上要對這四種呼吸方式分別進行訓練,比如“聞花香”似的深吸氣,呼氣時慢慢發“si”的練習;吹蠟燭練習,訓練慢慢深吸入后一口氣吐出,鍛煉氣息的迅速、聲音的快速有力;狗喘氣訓練(也叫快吸快呼訓練),這是一種非常鍛煉氣息能力的訓練,訓練小腹快速彈跳,訓練腹肌有力,聲音靈活自如的一項基本功,對于聲樂專業學生而言非常重要,增強小腹的控制能力,所以這種快吸快呼的呼吸方式應該也要放在訓練的重點上;繞口令的引入,如數棗練習,增強氣息的支撐,使氣息延長等訓練方式。
其次,從發聲上訓練,聲樂專業的學生都知道,聲樂講究聲音傳達的效果要悅耳,飽滿、立體,而且還要傳的遠,所以在臺詞課訓練上應該對學生強調聲音的集中性與穿透力,所以結合上面臺詞課上呼吸發聲方式,發聲可以訓練:“嘿、吼、呀”等,把聲音打出去,強調聲音不能散,要有點,這也是聲樂當中非常重要的頭腔共鳴集中點,還要注意把口腔里面打開,笑肌抬起,訓練聲音集中有穿透力;另外可以訓練聲音寬度,從低到高,從高到低,音階似的發聲訓練,同樣可以用“嘿、呀”等,擴寬聲音,做好朗讀作品的準備。
第三、從咬字方面出發,聲樂當中對于中國作品在咬字方面特別講究字正腔圓,吐字清晰,字音準確,所以在臺詞課訓練時就會加強對正音的訓練,比如特別容易出現的問題,在n、l上,如湖南或者四川、廣東等地的學生們需要特別注意,容易分不清,就需要具體作為重點去練習;還有平翹舌的問題,如zhi、chi、shi、z、c、s等,很多學生都說的不準確,分不清,容易混淆,因為朗誦說不好,對于聲樂作品的演唱上,也不會唱清楚、唱準確的。聲樂演唱時,要讓觀眾聽清楚你唱的是什么話,什么字,這是第一位的,如果都聽不清楚唱的是什么字,更別提表現歌曲的情感了,觀眾聽起來就是云里霧里,不能感同身受。所以在臺詞課上特別要注意糾正字音的訓練。
第四、情感表現力的訓練。所有的技巧都是為了情感服務的,表達作品時,要把作品的情感放在第一位。聲樂演唱上要求要聲情并茂,在唱中演,在演中唱,臺詞課訓練朗誦文章也是一樣,要賦予文章的靈魂,那么就要求在臺詞課訓練上,加強對作品情感的表達與理解,比如訓練詩歌朗誦、散文朗誦、人物塑造的獨白朗誦等作品,還要在適當的加入肢體語言的詮釋與潤色,把“唱與演”調整成“說與演”的結合,讓學生們在臺詞課上朗誦的同時加上肢體語言的表達,情緒的爆發、眼神的表達,既能鍛煉學生的舞臺表演能力也能使自信心得以提升,這樣在表現作品、刻畫人物時才會更加立體、真實、有血有肉有靈魂,觀眾也能夠一起被感染,得到共鳴,這恰恰也是聲樂所要達到的目標。
總之,聲樂與臺詞二者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依存,相輔相成,共同促進。上好臺詞課是唱好聲樂的關鍵,希望各大音樂學院以及師范院校能夠給予重視,真正做到學科間互相結合,聲樂專業的臺詞課教學研究還需不斷改進與調整,努力使聲樂演唱者語言基本功更加扎實,情感表現力與人物塑造更加鮮明,培養更多高素質的聲樂演員是高校教師需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