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哲
(大同大學大同師范分校,山西 大同 037000)
淺談高校舞蹈教育中問題及解決策略
吳 哲
(大同大學大同師范分校,山西 大同 037000)
舞蹈作為高校藝術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學內容,其教育實況歷來備受重視。但縱觀當下我國高校舞蹈教育現狀,一些問題逐漸浮現出來,極大影響著舞蹈教育的推進與發展,不利于高校舞蹈教學的長期、穩定、可持續發展。本文闡述了高校推進舞蹈教育的重要價值,繼而分析了目前我國高校舞蹈教育面臨的問題,最后對癥下藥,量體裁衣,探究出解決舞蹈教育問題的可行性策略,以饗讀者。
淺談;高校;舞蹈教育;問題;解決策略
作為高校美育教育的重要環節,舞蹈教育以其獨有的特色和藝術風格贏得了更為廣泛的學生群眾,使高校藝術教育錦上添花。誠然,舞蹈是美的,美得優雅、美得純粹、美得激烈、美得絢爛、美得難以言喻。另外,舞蹈可育人,可美化人,可增強人的人格魅力,故將在高校中推進舞蹈教育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與價值。
(一)推動藝術的發展與傳播
大學舞蹈屬于舞蹈教學的高級階段,這一階段的舞蹈教育相較于小學、初中以及高中的舞蹈教育,其專業性、系統性、藝術性均更強,是真正接近純粹藝術的舞蹈教育。大學舞蹈專業是培養具有濃厚舞蹈藝術興趣和較高造詣的專業型舞蹈藝術人才,它擔負著傳播舞蹈藝術形式與內容,為國家舞蹈事業發展培養優秀舞蹈人才的重要職責。再者,只要能進入大學舞蹈專業的畢業生,其必然熱衷于舞蹈藝術事業,并且曾在初、高中經過了異常艱難的舞蹈鍛煉與學習,故其舞蹈基本功已然很扎實,高校舞蹈教育要做的便是有效鞏固、系統拔升與專業深化,使其學到更加純粹與魅力的舞蹈藝術。而在考入高校舞蹈專業學生中,也不乏有從小酷愛舞蹈藝術,并且具有相當高舞蹈造詣的新苗子,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的職責便是培育新苗子,使其盡快繼承國家舞蹈藝術發展與傳播事業,為國家做貢獻。
(二)促進高校美育教育實施
從某種意義上說,舞蹈教育是美育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故強化高校舞蹈教育必然推動著高校美育教育的持續發展。舞蹈時而飄逸、時而溫婉、時而憂傷、時而激烈、時而細膩、時而粗獷,時而火熱……它是最真實、最盡興、最強烈、最直接、最充分的藝術形式。學生欣賞舞蹈作品時,不僅能體享受酣暢淋漓的視覺盛宴,更能陶冶情操、怡情養性、提升審美。再者,舞蹈是悲劇,更是戲劇;舞蹈既傳承博愛,又彰顯真善美;既重視姿態美、形式美,更重視靈魂美,內在美,故舞蹈是一種多元藝術形式,它是最美,最能觸動人心的藝術。對于高校大學生來說,接受舞蹈教育,傾聽舞蹈靈魂的聲音,跟緊舞蹈節拍,一方面有利于重塑大學生審美觀、促進大學生個體審美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還能培養大學生積極向上,樂觀自信等審美情操。誠然,以上這些均是高校美育的重要內容。
(三)促進道德教育和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高校舞蹈教育的發展對大學生德育教育以及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價值。從德育教育方面來說,高校舞蹈教育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點:舞蹈教育能使學生具有高度的責任心與義務感,繼而增強正義感和責任感,形成高尚的道德素質;舞蹈教育能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以及積極進取、堅強勇敢、開拓創新、迎難而上的優秀品質;舞蹈教育能推動學生追求真善美,弘揚真善美,建立正確的道德是非觀;舞蹈教育能使學生獲得更強烈的自信心與榮譽感,激勵其在藝術學習與探究之路上奮發向前。從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方面來說,舞蹈教育能增強學生體質,使其與擁有健美的身姿與體態,告別身體素質差、體弱多病等不良身體現象;舞蹈教育能使學生形成積極向上、樂觀自信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舞蹈是舞者探究美、追求美、展現美、創造美的一個過程,舞者由內而外散發的的樂觀積極、自信昂揚的氣息,是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直接體現。
(一)舞蹈教育課程設置有待進一步完善優化
課程設置一直是高校舞蹈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但縱觀當下高校舞蹈教育課程設置現狀,很多暴露出來的問題令人擔憂,這顯然不利于舞蹈教學質量提升以及高校舞蹈教育藝術的發展。具體來說,課程設置存在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選修課程設置不完善、不豐富,不能滿足學生正常的舞蹈學習需求;高校舞蹈課程課時設置較少,未能滿足舞蹈理論與藝術實踐課程的開展;舞蹈考核并未真正發揮其作用,形同虛設;舞蹈課程設置不能正確處理理論與實踐關系,學生的舞蹈基本實踐技能偏低;課程教學在內容上存在著重復現象,這不僅使課程顯得臃腫,還極大降低了學生的舞蹈學習效率,亟待優化更新。鑒于此,高校要加快舞蹈教育教學課程改革,以更加優質、科學的課程迎合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需求,促進舞蹈課堂效率的提升。
(二)高校重視度不夠,專業舞蹈師資缺乏
高校對舞蹈教育的不重視,專業舞蹈師資缺乏是當下舞蹈教學面臨的又一困境。首先是缺乏重視。學校在人力、物力與財力投入上更偏向于其他非藝術類專業,而對舞蹈等專業則缺乏足夠重視,例如,舞蹈教育宣傳工作有待完善、舞蹈教育藝術實踐設備、場地不能滿足實踐需要、不注重師資培訓和引進等等。其次是專業舞蹈師資缺乏。誠然,高校舞蹈教育教學質量的優劣與師資力量密不可分,只有舞蹈專業基礎扎實的高素質、高能力舞蹈教師才更能夠幾擔負起優化舞蹈教育教學,提高舞蹈教育教學質量,推動高校舞蹈教育發展的重任,故高校應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最后,我國高校舞蹈教師中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女教師俯拾即是,而男教師卻寥寥無幾,師資結構的失調很顯然不利于舞蹈教學的更有效開展。
(三)舞蹈教學模式未能實現多元化與創新化
當下,我國大學舞蹈教學模式并未做到與時俱進,并實現多元化與創新化,而是依然延續以往陳舊枯燥的教學模式,這一定程度上阻礙著高校舞蹈教育教學的發展與進步。具體來說,一方面,大學生學分制對舞蹈教學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目前并未基于學分制建立一套科學的舞蹈教學模式以適應學分制發展。另一方面,舞蹈教學填鴨式、滿堂灌的單一、機械教學模式依然盛行,多媒體技術教學、游戲教學法、翻轉課堂教學法、分層教學法、小組合作教學法等新型的教學方式依然沒有得到廣泛普及。當然,枯燥的教學內容,單一呆板的教學模式很容易挫傷學生舞蹈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久而久之,教師的教學熱情也會被澆滅,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具有雙向的阻礙作用。從長遠上來說,高校舞蹈教育必將持續面臨困境,最終走向失敗。
(四)重藝術理論輕藝術實踐現象較明顯
舞蹈是一門實踐性的藝術課程,它同美術不同,需要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不間斷的練習,再練習。但就當下高校舞蹈教學現狀來看,教學重理論、舞蹈技巧學習而輕舞蹈藝術實踐的現象十分明顯。簡而言之,形成這一問題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缺乏進行藝術實踐的有利條件。例如,相應的教學時設備、教學場地缺乏,舞蹈實踐器材不足等使高校不能為學生舞蹈實踐營造優質環境。第二,缺乏舞蹈藝術實踐教學計劃。教師自身專業性不強,很難去制定精確的舞蹈實踐教學計劃,引導學生進行舞蹈實踐,而缺乏計劃性使舞蹈實踐教學停滯不前。第三,缺乏相應的激勵措施促進藝術實踐教學的開展。總之,高校要促進舞蹈教育發展,運用多種措施解決“重理論教育輕藝術實踐”的問題十分必要。
(一)優化舞蹈課程設置,凸顯人性化、系統化與實效性
人性化、系統化與實效性的高效舞蹈課堂能極大增強大學生舞蹈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并對其整體舞蹈素質的提升大有裨益。針對當下高校舞蹈課程設置存在的一些問題,應對癥下藥,采取具有的解決措施促進舞蹈課程優化,具體來說,高校主要可通過以下幾點:第一,基于社會發展需求以及學生舞蹈學習需求開設舞蹈選修課。高校大學生學習舞蹈雖然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豐富舞蹈理論知識,提升舞蹈技能,但并不僅限于此,其舞蹈編排創新、組織能力的提升以及人文審美素養的養成也是主要目的。因此,舞蹈課程設計應凸顯出實務性,迎合實際需求優化設置課程。第二,增加舞蹈課程課時數。舞蹈課程的高效開展需要有充足的課時做基礎,故要基于舞蹈學習實況以及課程內容特點增加課時數。第三,控制好舞蹈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比例。第四,刪繁就簡,減少重復、突出重點。要對課程進行數量優化,突出重點,讓學生學到更加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舞蹈內容。第四,設置舞蹈欣賞課,陶冶學生情操,增強學生的審美鑒賞力。總之,舞蹈課是一門能震撼人心,給人極大審美沖擊的藝術課程,課程設置既要凸顯藝術本色、更應注重實務,凸顯人性化。
(二)建立一支高素質、高水平、專業化的舞蹈師資隊伍
師資力量是高校舞蹈教育教學中起決定作用的因素,要想促進高校舞蹈教育持續、健康發展,建立一支高素質、高水平、高能力的專業化綜合性優秀舞蹈師資隊伍十分必要和重要。具體來說,高校可通過與以下途徑實現:首先,強化重視,提升認識。高校要正確認識舞蹈教育教學開展的重要價值,并通過加大人力、物力、財力等資金投入支持高校舞蹈教育教學工作開展。其次,極大舞蹈教師培訓工作。培訓的內容既要包括舞蹈專業理論基礎知識、技能,還應包括實踐教學能力、職業道德培訓等,重點是要強化對舞蹈教師的現代教育理念以及現代信息技術培訓等,不斷提升現有舞蹈教師的綜合教學技能。再次,把好人才引進關。高校要按照正規渠道招聘舞蹈教師,堅持任人唯賢原則,拒絕任人唯親,確保每一位新教師的教學質量;在人才招聘時要依據男女教師數量差異,有意識引進男教師,以平衡師資結構,穩固師資隊伍。最后,教師可出資鼓勵部分舞蹈教師出國深造。在“引進來”的同時,高校要關注“走出去”,讓更多舞蹈教師得學習外國先進的舞蹈教學以及舞蹈藝術實踐經驗。
(三)轉變理念,實現舞蹈教育教學模式的多元化與創新化
隨著高校藝術教育教學的改革與發展,高校舞蹈教學唯有不斷改進教學模式與方法,實現與時俱進,才能迎合時代教育改革潮流,提高舞蹈教學質量。舞蹈教師可從以下方面著手:1.尊重學生課堂主體地位,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教師要依據舞蹈教學目標,學生學習興趣、特點以及認知選擇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舞蹈教育方法。簡言之,教師可采用啟發誘導法、合作討論法、競賽學習法、激勵提升法等多元教學手段。例如,在“中外舞蹈作品欣賞與鑒賞”學習時,教師可以通過聲情并茂的多媒體視頻、音頻等的導入為學生營造自主學習良好氛圍,繼而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討論,最后找出小組代表進行個別發言,教師作系統評析等。這種方式極大活躍了舞蹈教學課堂氛圍,培養了學生舞蹈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意識。2.巧用多元舞蹈教學模式進行因材施教,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可采用分層分組教學、翻轉課堂教學、小組合作教學等現代教學模式開展有針對性的舞蹈教學。誠然,每一位學生的舞蹈水平不相同,教師只有做到因材施教,才能真正提升舞蹈教學質量。
(四)注重舞蹈藝術實踐開展,全面提升學生實踐綜合素養
藝術實踐的開展是高校舞蹈教育的重要內容,其砼舞蹈基礎知識理論、技能知識理論一樣,在學生舞蹈學習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師應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理論與實踐兼顧。注重舞蹈藝術實踐開展,全面提升舞蹈教學質量,學校與教師應做到三點:首先,學校要完善舞蹈實踐設備、豐富舞蹈實踐器材,建立專門的舞蹈實踐中心等。其次,教師要制定好教學計劃。教學計劃是藝術實踐開展的基礎與前提,故教師要重視教學計劃指定。例如,大一主要學習舞蹈理論知識,大二、大三可通過開展舞蹈藝術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舞蹈編排、組織以及創新能力,大四階段,教師要在大三實踐藝術訓練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舞蹈實踐綜合能力。最后,要建立基于師生的舞蹈實踐激勵機制。對于學生來說,學校可以采取一些激勵措施引導學生積極擦參與舞蹈實踐訓練,例如,可將學生藝術實踐的參與現狀以及取得成績納入成績評定、獎學金評定以及入各項榮譽的獲得,這樣的激勵措施很容易調動學生參與舞蹈藝術實踐積極性。另外,學校要建立針對教師的激勵政策。可將藝術實踐教學質量作為評定職稱、評定優秀藝術教師等的依據,以此提高教師教學積極性。
綜上所述,素質教育的大力推行使高校藝術教育改革呈現出欣欣向榮之發展態勢,這不僅意味著高校藝術教育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這也使其面臨著異常嚴峻的挑戰。高校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即正視問題,找出對策,促進舞蹈教育發展。舞蹈是舞者生命的舞動,靈魂的贊歌,是優美動聽的樂曲,是清甜可口的甘霖,是花團錦簇的盛景……故舞蹈教育為高校莘莘學子營造出魅力無窮的藝術學習殿堂。為了更充分地展現舞蹈教育的價值,優化舞蹈課程設置、創新教學方法、增強師資力量、注重藝術實踐是應成為高校舞蹈教育改革的重點。
[1]黃忠源.我國高校舞蹈教育的現狀及發展[D].陜西師范大學,2013.
[2]斯琴.淺談高校舞蹈教育的現狀及應對策略[J].北方音樂,2014,18.
[3]楊曉穎.淺析大學舞蹈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新課程(下),2015,04:174-176.
[4]萬力.普通高校舞蹈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山海經,2015,17:24.
[5]唐海英,張勇明.普通高校體育舞蹈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應對策略[J]. 求知導刊,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