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雅春
(集寧師范學院,內蒙古 烏蘭察布 012000)
高師手風琴教學形式多樣化的探索與實踐
楊雅春
(集寧師范學院,內蒙古 烏蘭察布 012000)
作為高等師范學院音樂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手風琴教學方式的運用對學生手風琴基礎知識的掌握、表演能力及教學能力的提升均有極大的影響。影響高師手風琴教學工作開展的一大關鍵因素就是教學形式比較單一,影響了教學效率的提升。本研究主要結合當前高師手風琴教學現狀,從不同角度入手,分析和探究了實現手風琴教學形式多樣化的對策,以期更好的改善高師手風琴教學質量,培養出優秀的手風琴教學人才,高效實現教學目標。
高師手風琴;教學形式;多樣化
當前高師手風琴教學普遍借鑒了音樂專業學院的教學形式,缺少對自身院校性質的考慮,不利于開展個性化、針對性的教學工作,導致手風琴教學效果不夠理想。開展高師手風琴教學形式多樣化探究與實踐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能夠使手風琴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并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意見。
目前高等師范學院普遍采用集體授課方式對手風琴課程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減輕教師的教學任務量,實施統一化的教學,但是無法顧及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況。而個別授課法則面向的是單個學生,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有詳細的了解,便于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案,這種針對性的教學對學生的發展極為有利,但對教師數量要求高,不適用于高等師范學院教學。在改革高師手風琴教學,實現教學形式多樣化的過程中,就可以協調利用上述兩種教學方式,彌補傳統集體課程教學方式的弊端,進行因材施教[1]。作為手風琴教學工作的實施者,教師在實現教學形式多樣化目標的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應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將個體、集體兩種不同的教學方式穿插式的運用到整個教學過程中,改善手風琴整體教學質量。
教師在選擇教學方式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一定要明確高師手風琴教學的基本目標,即讓學生擁有扎實的手風琴知識理論基礎,具備較高的手風琴演奏水平,同時還能夠高效的開展手風琴教學,掌握良好的教學能力;其次,應了解個別教學、集體教學的優勢和不足,對兩種教學方式的比例和關系進行調整。個別教學的針對性較強,師生間能夠進行充分地互動,但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而集體教學的課堂氛圍較好,能夠讓學生共同對手風琴樂曲進行研究和分析,但因為學生能力、水平不同,教學整體效率不高[2];最后,教師應在第一學年,采用個體教學方式,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設置三、四位學生為一個學習小組,讓學生共同對學習問題進行探究和分析,確保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有一個充分的了解。而在第二、三學年開始實施集體化教學,學生在之前理論知識積累的基礎上,能夠更好的參與到手風琴演奏教學過程中,涉獵更多的手風琴表演、教學等知識,使學生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獲取更多的知識,改善課堂學習效果。
高師手風琴教學中,課堂的教學主體為教師,而學生處于相對被動的地位,接受教師傳輸的信息知識。這種被動式的教學方法根本無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填鴨式”的手風琴教學方式還可能使學生出現抵觸的情緒,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手風琴學習習慣。隨著教學形勢的改革,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不斷提高,一些高等師范學院提出“學生自主式學習”的理念,要求學生在課堂中對手風琴表演和教學問題進行探究和討論,主動獲取知識,但因為缺乏教師的適當引導和扎實的基礎,學生的學習效果較差[3]。無論是被動式教學,還是主動式教學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將二者整合到高師手風琴教學過程中時,一定要保證教學方式運用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將兩種教學方式的優勢充分體現出來。
教師要高效的整合被動性、主動性教學方式,給予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空間的同時,又要將基礎的手風琴理論知識講解給學生,使學生找到正確的學習方式,并能夠利用自身的創造能力,主動鉆研問題,為今后就業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教師在開展手風琴“雙音演奏技巧”這一內容時,就可以綜合利用被動性和主動性教學方式,首先,要向學生講解基本的演奏方式、要領,使學生對雙音演奏有一個整體性的把握,并了解不同類型雙音所對應的彈奏方法。之后,教師可以結合講解的內容,將涉及雙音演奏技巧的手風琴曲目布置給學生,讓學生根據學到的知識,自主進行研究和分析,挑選出適當的手風琴雙音演奏方式。在被動性和主動性兩種不同的教學方式下,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僅使學生對手風琴理論知識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同時還鍛煉了手風琴作品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提高了演奏水平,將理論、實踐教學聯系起來,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提升了的學生的音樂素養,對學生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隨著教學的深化改革,傳統的手風琴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高等師范學院音樂專業的教學需求,改革手風琴教學方式,實現教學形式的多元化已經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應更新手風琴教學理念,將集體課堂教學與個體授課方式有機的整合起來,并融合學生的主動、被動學習方式,逐步提高高師手風琴教學質量。
[1]姜大治.手風琴音樂多元化在我國的發展[J].大舞臺,2014(12).
[2]夏玨.手風琴教學中的多樣化教學方法[J].北方音樂,2015(19).
[3]安潔.淺談手風琴基礎教學中的問題及建議[J].音樂時空,2014(01).
楊雅春(1971-),女,漢族,內蒙古烏蘭察布人,學士,講師,研究方向:音樂教育,手風琴教學。
《我校音樂教育專業手風琴教學新模式探索》(項目編號:JGKT2016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