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思
(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0)
淺談高職視唱課程中固定唱名法的有效教學
趙曉思
(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0)
固定唱名法作為世界廣泛采用的兩種唱名法之一,在高職音樂專業視唱課堂訓練中是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也是師生教與學困難的一環。如何有效地開展學生固定唱名法的訓練,讓學生唱的準確,教學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具體的教學實踐,針對如何開展高職音樂固定唱名法視唱的有效教學進行了理論的剖析與探索。
固定唱名法;有效教學;視唱教學
目前,大多數高職視唱課的教學方法采用的仍然是首調唱名法與固定唱名法結合并進學習。其中,固定唱名法作為在視唱教學中的兩種唱法之一,被廣泛應用于讀譜和樂器演奏中,在視唱練耳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學習固定唱名法有很多有利之處,對于學習樂器極為方便,音名與唱名一致,有利于學習樂理知識,視覺統一簡便,有利于抄譜譯譜,能夠快速建立固定音高概念等等。
高職音樂專業的學生,相對來說起步晚,音樂素質薄弱,進行固定唱名法和絕對音高訓練有一定的困難。在實際教學中,要考慮到學生的整體水平,從實際出發,因勢利導,采取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一)基礎訓練
固定唱名法,首先要求學生必須掌握初步的樂理知識,特別是關于五線譜記譜法的知識。如果沒有一定的五線譜記譜知識,沒有各種基礎調式的概念,就無法開展固定唱名法視唱教學。其次,要扎實掌握音與音之間的關系,有利于在視唱中進行直覺反應與理論分析的結合。
1.調式音階訓練為根基
在固定唱名法的教學中,調式音階的訓練是整個視唱練習的基礎,音階練習看似簡單,卻意義重大。我們許多教師和學生往往輕視音階的練習,不作為課堂的重要內容進行練習,但事實證明在不借助鋼琴的情況下,許多學生連C調的七個基本音級都唱不準,更別說加入變化音級了。在實際教學中,要逐步開展各種基礎調式的音階練習。先將沒有升降號的C調作為調式音高訓練的基礎,培養學生建立穩定的大小調式和民族調式的音高視聽感,分析這幾種調式的結構異同。在大量模唱之后,把握一定的音高基礎。在此基礎上,逐步加入升降號模唱,這時要注意的是,心里必須清楚的知道,所唱的每個音的音級,特別是每開始訓練一個新調時。學生要準確掌握調式內音級之間的全半音關系,形成內心的結構感和聽覺上的音樂感。在唱音階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學會用心聽,視唱和練耳分不開,聽辨音的準確,才會把音唱準,音階的練習在最初階段要速度緩慢的去唱,邊唱音階邊聽辨基本音級與變化音級。訓練中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把調式音階的訓練作為一個根基訓練,為提高學生的視唱水平打好基礎。
2.音程、和弦構唱練習為提升
在音程構唱的教學上,可以采用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一個過程。先進行單音的模唱訓練。可先給予標準音,用固定唱名法模唱基本音級,由簡到繁滲入變化音級,待其單音模唱能力穩定之后,進入音程模唱。在教學音程的模唱與構唱時,要先進行各種音程的模唱,這個訓練過程要有計劃有步驟的進行,要講求方法策略,根據不同的性質分別逐一地完成各類自然音程的構唱。所有的自然音程要一個一個解決,決不能一開始就混著練習,這樣會造成音響上的混亂感。在度數的進行上,可先純一度、純八度,由淺入深地進入四度、三度、二度、五度、六度、七度等,再進行綜合練習;也可以采用音程對比的方法進行構唱,如C大調do—re與G大調的sol— la,可反復進行。還可采用搭橋法模唱音程,把音程之間隱形存在的音哼唱出來,從而幫助唱準各音。不斷進行各種音程的上下行練習,練習調內音程模進,加強調式音級的色彩感,注意把握音級與音級之間的運動關系。
在和弦上的構唱亦是如此,要逐步完成每一種結構,還要記住這種結構,完成如上所說的直覺反應與理論分析的結合。聽的同時要在心里演唱,完成內心的聽覺。
反復的聽唱訓練過程中也可以讓學生分析不同的音程和和弦色彩,儲存音匯。學生在這樣的構唱訓練中逐漸掌握音程、和弦關系,唱準音程和和弦,把他們的視唱能力提升到一個新的層面。
3.固定節奏、旋律記憶為精準
節奏和調內旋律的練習和記憶,對視唱固定唱名法能力的培養,和對視唱固定音高的精準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學音樂,節奏感是一種基本能力,節奏的訓練,可以采用多樣化教學,節拍練習、由簡到繁、教學引領創作、主動創造,還可以展開不同拍號的單聲部的節奏背唱與記憶等,忽略節奏,旋律無從談起。在熟悉節奏的基礎上,擴展旋律,兼顧學生在實際演唱中對移動音高和固定音高的實際反應。可以采用先用首調唱名法視唱旋律片段,確立調式感和線條感,用首調思維做導向,做哼鳴練習,進而過渡到內心聽覺,再過渡到固定調思維的學習過程。比如可以采取同首移調,可以采取三個不同的調式來演唱一首旋律,在唱的過程中清楚地知道調式音級。也可以用固定唱名法視唱一些轉調的視唱樂曲。這種感性與理性的結合,大量的模唱和背唱,能較好完成學生對固定音高從聽覺到內心的記憶與培養。
(二)多元滲透
固定唱名法的視唱教學,同樣除了最基本的音準訓練,離不開旋律、音程、調性、和聲、樂段、節奏、以及情感等諸方面能力的訓練,離不開與音樂史、音樂美學、音樂哲學、心理學的滲透。同時,作為學習音樂最基本、專業化程度最泛的一門課程,在教學中,可以在人聲的音域內,同聲樂課、鋼琴課、器樂課進行結合。讓學生通過這些有效的訓練,把固定唱名法的視唱教學開展的更全面,開拓學生的思維,推動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
固定唱名法的教學中,模唱、跟唱、構唱是基礎,一定要理論聯系實際,建立實際印象,培養內心聽覺。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采取多種手段相結合,在練習中要講究循序漸進,切忌跨越式練習,正確利用與首調唱名法的互補作用,大量的多聽多練,視唱結合練耳不斷提高學生音準、節奏、旋律、音樂感受力等諸方面的能力。視唱沒有捷徑但方法卻至關重要。在教學中不斷探索好的方法,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把固定唱名法的視唱水平穩步提高。
[1]羅菲.高師視唱教學唱名法的實驗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4.
[2]毛潔.高職院校視唱練耳教學開展研究[J].黃河之聲,2015,(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