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毅聰
(福建省鍋爐壓力容器檢驗研究院泉州分院,福建 泉州 362000)
無煙煤工業鍋爐節能評估分析和改造
尤毅聰
(福建省鍋爐壓力容器檢驗研究院泉州分院,福建 泉州 362000)
本文對某印染公司的一臺SZL15-1.25-WⅡ鍋爐進行節能評估分析,尋找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原因,提出技術改造措施,改造后鍋爐運行狀態明顯改善,熱效率提高了15%,經濟效益顯著。
無煙煤;工業鍋爐;節能評估;技術改造
福建省泉州市某印染公司的一臺SZL15-1.25-WⅡ鍋爐,2000年投入使用,2014年以后廠方發現鍋爐出力不足,司爐人員反映鍋爐很難燒。經熱效率測試發現:排煙溫度232℃,過量空氣系數2.78,爐渣可燃物含量26.23%,鍋爐熱效率僅為65.3%,比其他公司同型號鍋爐的熱效率低10%以上,我們對其進行了節能評估分析,尋找存在的問題,進行原因分析,提出綜合節能改造措施,改造后的鍋爐出力明顯提高,燃燒穩定,熱效率達到80.3%,提高了15%。
(1)鍋爐出力嚴重不足,僅能達到額定蒸發量的66%左右。
(2)火床不均勻,煤燒不透,爐溫較低,爐渣含碳量高達26.23%。
(3)鍋爐爐膛結焦嚴重,爐墻破損存在漏風現象。
(4)水膜除塵年久失修,引風阻力大,鍋爐微正壓燃燒,鍋爐房內煙塵污染嚴重。
(5)進行內外部檢驗發現,鍋爐受熱面水側嚴重結水垢,水垢厚:鍋筒底部至水冷壁管間2 mm,水冷壁管至水位線間1 mm,下降管內側1.5 mm,水冷壁管內側1 mm,煙管水側1 mm。
(6)爐外水處理裝置失效。
(1)燃料煤管理不到位。鍋爐實際使用福建產的無煙煤,沒有固定采購商,煤的熱值變化較大。硫含量高,對灰份高,極易造成爐膛和受熱面積灰和結焦,煙道、風機殼體有腐蝕磨穿現象,特別是空氣預熱器。
(2)給煤裝置落后。鍋爐原設計的給煤裝置是斗式給煤裝置,這就造成塊狀以及粉末狀的煤被混合堆積在爐排上,經閘板的擠壓形成異常密實的火床,大顆粒間的縫隙被煤屑填充,使火床通風能力差,在火床薄處或顆粒集中處易形成火口和溝流,而煤屑多、火床厚處未有足夠的助燃空氣,造成燃燒不均勻,需要人工撥火調整火床。
(3)后拱的布置不合理,與前拱間的距離太大(前后拱間的喉口太大)。無煙煤鏈條爐排鍋爐的后拱布置在燃燒室的中后部,后拱通過輻射加熱把鏈條爐后段的熱量導流加熱前段的煤層,它主要起導流引燃作用,正確的后拱布置會強化無煙煤的完全燃燒。后拱布置不合理造成對前段煤層預熱不足,導致煤層燃燒不穩定,煤層燃燒不完全。
(4)鏈條爐排設計不合理。鏈條爐排所采用的迷宮式側密封結構復雜且強度差,與邊夾板的間隙大,造成大量漏風,在爐排和爐墻連接處經常出現跑紅火現象,側密封和邊夾板容易被燒壞變形,造成爐排卡死后拱起,掉爐排片現象頻繁,嚴重影響鍋爐穩定運行。空氣預熱器腐蝕穿孔,換熱效果不好,進入爐膛的風基本為冷風,也造成燃燒的不穩定。
(5)鍋爐輔機維護保養不當。水膜除塵年久失修,噴淋裝置多處無法噴水,除塵器筒壁未能形成水膜;一套三塔式鈉離子交換器沒有正常再生清洗,已失效,相當于進鍋爐的水是沒有處理的地表水,而鍋爐給水的硬度大約在6~7 mmol/l,沒有處理的水進鍋爐產生大量的水垢;鍋爐尾部沒有安裝省煤器等節能裝置,尾部熱量白白流失,造成鍋爐熱效率低。
(1)改造給煤裝置,由原來的斗式給煤改造為分層給煤系統。分層燃燒裝置技術集布煤器、疏煤器于一體,內置水箱保護裝置、煤閘板調控裝置、防阻塞裝置、變速傳動裝置、分層分粒裝置、自動噴淋裝置,構成一個完整的給煤裝置,安裝于鍋爐爐排前上方(取代原加煤斗)。
燃煤在節煤裝置儲倉內經煤量調節閘板調控,通過轉動的疏煤器疏松煤塊,散播在滾筒布煤器上,由布煤器將燃煤通過分層分粒裝置均勻分送到運行的爐排上,形成大塊煤在下部,中塊煤在中部,小塊煤在上部的均勻平整、松散透氣的煤層,這樣燃燒減少了通風阻力,增加了單位面積的通風量,燃煤氧化反應增強、燃燒速度加快,燃燒更充分、更均勻,使鍋爐出力提高。
(2)建立燃料煤入庫管理制度。在采購方面,對原煤的產地、熱值進行管理,在產地上盡量選擇龍巖等大型礦,熱值選用大于25 116 kJ/kg(6000大卡/公斤)的無煙煤。對灰份及硫含量提出要求,幫助企業建立了燃料煤熱值化驗室,建立相關的煤入庫管理制度。
(3)改造后拱。加長后拱25 cm,使后拱與前拱的間距縮短了25 cm(縮短喉口的大小:喉口的間距由原來的120 cm縮短為95 cm)。
這樣剛進入爐膛的煤層及時受到后拱輻射熱的加熱,在爐排運行到末端時,可燃物基本燃盡,從爐渣可燃物含量化驗分析,爐渣可燃物含量全部小于5%。
(4)爐排側密封及邊夾板改造。將原來的迷宮式側密封結構改為新型的接觸式側密封結構,并改進邊夾板,改造后的側密封和邊夾板雖結構簡單,但強度大,不易損壞,爐排兩側的漏風減少了,減少了爐排和爐墻之間的跑紅火現象,爐排故障率明顯下降。
(5)在鍋爐尾部增加了省煤器。有效的回收了尾部的熱能,排煙溫度由原來的232℃下降到150℃以下,鍋爐的給水溫度提高了10℃。
(6)進行酸洗除垢。水垢成分分析:碳酸鹽垢30%,硫酸鹽垢70%。酸洗后,鍋筒水側表面、下降管、集箱水垢基本清除干凈,水冷壁管內壁有部分沒有清洗干凈,除垢率大于90%,鍋爐受熱面傳熱效果大大增強,提高鍋爐的熱效率。
(7)整修鍋爐輔機。整修三塔式鈉離子交換器,更換交換樹脂,對樹脂進行預處理,調試到軟化水符合鍋爐進水標準;整修水膜除塵器,更換噴淋裝置,調試使之能正常運行。更換了空氣預熱器,使進入爐膛的空氣溫度明顯提高。
(8)完善鍋爐房運行安全管理制度,對司爐人員和水處理人員進行針對性的培訓,強調重視鍋爐輔機管理,幫助完善鍋爐運行記錄,廠方管理人員及司爐人員感覺受益良多。
通過對鍋爐的節能評估分析和技術改造,鍋爐對煤種的適應性明顯提高,可燃用揮發分較低的貧煤;燃燒工況穩定,爐膛在微負壓情況下運行,火床平整,基本杜絕了火口和溝流現象,爐膛溫度有較大幅度的提高,爐排卡死和拱起的情況少了,鍋爐故障率明顯降低,鍋爐出力已經恢復到了額定的出力,鍋爐熱效率顯著提升,由原來的65.3%,提高到80.3%,提高了15%。
從鍋爐技術改造后的測試情況看,鍋爐改造前后測試結果:改造后鍋爐出力由9.9~10.6 T/h變為15~15.6 T/h;排煙溫度由原來的232℃變為≤150℃;爐渣含碳量由原來的≥26.23%變為≤5%;鍋爐熱效率由原來的65.3%變為80.3%。
按該單位生產情況:日運行16小時,一年運行300天以上計算,年產蒸汽量約:72 000噸,技術改造后每年可節約煤2 500噸,每噸煤市場價大約為800元,年節能經濟效益200萬元。該鍋爐的節能評估分析和技術改造總費用僅為38萬元人民幣,經濟效益明顯。
經對鏈條鍋爐進行熱效率測試,鏈條鍋爐的熱效率大部分在60%~70%之間,通過節能技術改造提升熱效率的空間很大,同時經濟效益非常顯著。對鍋爐進行技術改造,一定要根據鍋爐運行的實際情況,在認真做好節能評估分析的基礎上,針對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節能改進措施,同時考慮引入鍋爐節能新技術、新工藝,才能使節能技術改造效率最大化。加強鍋爐的運行管理,關注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早發現解決,使鍋爐運行達到最佳狀況。
TK229.6
A
1671-0711(2016)10(上)-00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