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江
(四川省通江縣興隆鄉中心小學 四川 巴中 636756)
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余 江
(四川省通江縣興隆鄉中心小學 四川 巴中 636756)
小學數學是幫助小學生啟蒙的重要課程,對小學生今后的學習有著不可磨滅的深刻影響。但是如今的教學現狀讓學生陷入了呆板沉悶的學習氛圍中,只注重知識點的講解,沒有將注意力分散到培養學生興趣和能力這兩方面,學生缺少實踐,課堂知識與現實脫節,這些對于學生培養能力都是很大的阻礙。而體驗式學習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實踐,在教學內容中感受生活,在教學活動中享受學習。此外,它還能培養學生分析和想像的能力,能夠幫助學生高效地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
體驗式學習;小學數學教學;應用分析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日益深入,素質教育被提上了教學活動的日程,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數學作為基礎科目,應該積極響應國家提出的口號,全面革新教學方法與目標,創造新型課堂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體驗式學習能夠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奧妙與魅力,引導他們深入探究主動學習。體驗式學習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夠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老師加強引導而不是主導,是值得被推薦應用的新型方法。
體驗式學習是學生挖掘學習樂趣的一個途徑,它可以引導學生主動地去發現、提出、探討問題,讓學生擁有想要學習的潛意識,從而養成主動思考、動手實踐的習慣[1]。小學生對世界的認知還處于懵懂的階段,需要一步步去摸索,體驗式學習就是順應了他們這個心理特點,通過一些有趣的教學活動讓他們了解到數學的趣味,體驗解決數學問題的成就感和興奮感。同時呢,它還可以引導學生多層面地思考,掌握不同的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達到擴散思維的作用,還能感受到數學的奇妙和豐富,從而產生想要更深入學習研究的想法。體驗式學習也可以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綜合素質的提高也是大有幫助。
教師可以利用情境讓學生真正理解體驗式學習的作用,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既可以讓他們了解課堂內容,也可以刺激他們的感官,從而主動去尋找答案[2]。情境教學主要是將故事元素加入題目當中,讓題目變得有趣起來,學生看起來不會那么枯燥,一看到就像打退堂鼓,會有想要解答的想法,豐富題目內容可以讓他們忽視掉題目的本質,不會只想著要完成學習任務,而是當成一種娛樂的方式。例如下面這道題:動物園里有四只熊貓,猴子的數量是熊貓的三倍,請問熊貓和猴子一共有多少只?又或者老師可以唱或是播放這首兒歌:“門前大橋下,游過一群鴨,快來快來數一數,二四六七八……”,然后問同學們里面一共有幾個數字,從一到十的話缺了哪些數字。通過這種類似游戲的方式學生聽課也會更集中注意力,課堂氛圍也變得活躍起來。學生在提高學習興趣的同時,也可以體驗到生活場景,達到教會學生常識的目的。
數學存在于現實,所以教師應該更多的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生活方面的實際問題。研究式教學就是讓學生體驗研究過程,發掘出數學的魅力,從而愛上數學,愛上學習[3]。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可以感受到生活、體驗生活,從而提高運用數學的能力。要實現這些目的需要教師在課堂上注重引導,例如在講運算法則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玩一個某綜藝節目發明的小游戲,名字叫《九九乘法表》:兩個學生為一組,一位開始喊九九乘法表啊,另一位就隨便喊出一至九以內的兩個數字,比如說二八,另一位同學就要立刻回答十六,游戲玩到后面可以加快速度,速度越快就越容易出錯,回答錯誤的同學大家可以提一個小要求,讓他表演唱歌之類的都可以。通過這個游戲學生可以很快速地掌握九九乘法表,比傳統的死記硬背更有效,也更趣味化,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掌握知識。
實踐證明操作能力與思維開發存在關聯,而探究式教學就是要強化學生的數學思維,所以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動手操作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4]。幾何圖形的學習就是很好的時間機會,在學習長方形的時候,老師可以發一張長方形的紙給每位同學,然后要求他們不斷對折知道無法繼續下去,然后再慢慢展開,問他們這是什么圖形,他們折疊以后一共有多少個這樣的圖形,然后引出今天的課堂主題。動手操作可以給他們思考的機會,對于發散思維和操作能力都大有助益。
小學教學由于科目少,一般同一科目會安排兩節課連著上,兩節課時的內容對小學生來說太難消化了,可能會記不住那么多內容。教師可以采用討論式教學法,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選出一個小組長,分組來總結一下當天的課堂內容和主要的知識點,然后讓各位小組長統一小組的意見投票給他們認為總結得最完整的小組,票數最高的小組可以少做一道家庭練習題作為獎勵。在討論教學法的實行過程中,老師要秉持公正的態度,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同學,盡量給大家表現的機會。除了教學內容的探討,學生之間也可以互相分享好的學習方法,讓大家互相學習借鑒,共同進步,提高整個班級的學習能力。老師也要將知識點歸納整理,給學生傳授一些適合他們的方法,找到數學知識的規律。
綜上所述,體驗式學習是比較重視實踐的,它將動手操作、游戲教學、討論總結和情景教學等方法融入到教學活動中,讓學生發現數學與生活的微妙關系,掌握比較抽象的數學理論。老師要靈活利用體驗式學習進行教學,培養學生思考聯想和動手操作的能力,為他們今后的學習生活奠定基礎,為社會培養更多的綜合型人才,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教師在使用這種教學方法時,應該結合教學實際,豐富教學活動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
[1]施蘇玲.因為體驗,所以有效――小學數學體驗式學習的探索[J].考試周刊,2013,26(56):415-416.
[2]毛愛華.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J].中國校外教育 ,2015,19(11):26-27.
[3]楊春雷.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中實施“體驗式教學”的研究與思考[J].2014,08(23):159-160.
[4]葉茂興.為數學學習插上“體驗”的翅膀——小學數學課堂構建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探索 [J].學周刊 ,2014,36(16):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