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雪峰
(國網鹽城供電公司,江蘇 鹽城 224000)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 研究與探索·探討與創新
淺談如何加強電網運行風險管理
梅雪峰
(國網鹽城供電公司,江蘇 鹽城 224000)
近年來,伴隨著電網設備結構愈加龐大復雜, 電網的普及和覆蓋率越來越高,對電網運行實施風險管理顯得非常重要。電網運行風險管理是電網發展與供電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協調推進背景下的管理科學,包含電網運行風險的辨識、分析及組織應對,以及策劃、組織、領導、協調與管控等方面的具體工作。本文通過分析電網運行風險的主要來源、分類和各自特點,介紹了當前電網風險預警的現狀方式、存在困難,并給出相應的解決提升措施,以供參考。
電網;風險辨識;預警管控
隨著國民經濟與社會的不斷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居民及電力客戶對供電可靠性,供電質量及電力服務的需求越來越高,社會對電力行業監管的力度也越來越大。加強電網運行風險的辨識與評估,落實各項保證電網安全運行的預控措施,是確保電力安全生產的必要條件,關系到電力企業的切身利益與社會聲譽,對構建供用電雙方的和諧關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近年來,特別是“十二五”期間,國家也持續加大投入,各地電網企業以提升供電可靠性為中心,積極推進輸、配網建設,電網的網架結構、配置能力、科技裝備、整體功能全面提升,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有了質的飛躍,可靠電能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保障。
1.1 電網設備結構存在的運行風險
電網設備結構建設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從早期的電源布點到最終堅強網架結構的形成是一個發展的過程,必然存在變電站單電源饋供、單太主變運行,變電站多級串供、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化裝置配置不完善、電網一般事故N-1及同塔雙回線路N-2導致其他輸變電設備重載過載等電網運行薄弱環節,使電網運行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風險。
1.2 因電網檢修方式存在的運行風險
隨著電網規模的日益擴大,電網結構的日趨復雜,電力設備的數目也隨之急劇增加。因此,電力設備的計劃檢修成為電力企業的一項重點工程任務,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一是應加強現有電網結構的各類基建、技改工程建設需要,現有運行的電網設備需要停電配合安裝、調試、輸電線路“陪?!笨缭降模欢歉黝惒煌妷旱燃壍陌l、輸、變、配電設備根據設備特點和工作狀況安排的周期性計劃檢修、非計劃性的臨時停電消缺;三是因為市政、交通建設、用戶業擴工程建設等,需要電網輸變電設備停電改造或陪停,如因鐵路穿越、房地產開發等需要現有運行線路桿塔升高或遷移改造的。當前,因為設備停運造成的風險是電網運行風險最主要的來源,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管控。
1.3 氣象因素導致的電網運行風險
電網的安全運行與氣象環境密切相關,短期甚至中長期的氣象變化必然給電網運行帶來一定的運行風險。此類風險因地域因素存在不同的特點,而以沿海地區為例,主要存在下列運行風險:如因夏季臺風、龍卷風造成的線路故障跳閘、因梅雨季節的強降水造成地勢低洼的變電站水淹、雷季因雷擊造成輸變電設備故障停運等。因此,氣象信息的可靠性、安全性與電網的安全運營及電力設備的安全運行密切相關,電網公司以及供電企業需要加強與氣象部門的日常聯動,做好風險管理和應急準備。
2.1 電網風險辨識難度加深
近年來,隨著電力系統的運行規模不斷擴大,對電能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當前,電網企業不僅要對110千伏及以上主干網架開展運行風險辨識,也越來越重視35千伏及以下配電網的運行風險分析。所以,傳統的依賴人工檢修等臨時方式開展的電網運行風險分析,已越來越不能滿足現實需要。而采用計算機輔助決策的電網風險分析評估軟件已逐步得到應用,但尚未成熟規范。
2.2 風險管控機制不夠健全
電網運行風險管控需要供電企業,電廠、電力客戶、社會相關單位的共同努力,也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支持與關心。盡管當前電網風險預警管理體系已將上述各方納入其中,但實際執行過程中,仍存在各種實際困難,如部分電力客戶難以理解,也不認真配合落實為保障電網檢修方式下安全穩定運行而采取的負荷控制措施。
2.3 跨部門、跨專業協同不夠
電網發展從最初的規劃設計到最后施工建設,中間經歷多個流程,而由于供電企業內部發展策劃、工程建設、調度運行、生產運維等各個部門間的協同配合能力不夠,造成不必要的電網運行分析。例如,發展策劃部門在規劃設計時圖省事或節約成本,對新架設線路的路徑沒有進行更深一步的調查研究,待工程建設部門開工實施時發現上述新架線路施工需要多條已正常運行的線路“陪?!笔┕?,使電正常運行結構嚴重破壞,電網運行風險極大,甚至需要協調大量電力用戶停電,造成社會不良影響。
3.1 深化電網運行風險分析
高度重視電網運行風險的辨識與分析,應綜合考慮季節變化、區域環境、節日活動、施工危險源等因素,深入發掘電網運行風險,合理評價風險等級,及時發布風險預警。對存在重大電網風險的檢修計劃,調控中心牽頭提前召開電網風險管控協調會,保障了電網風險預控措施落實到位。
3.2 建立電網安全風險預警機制
對于正常檢修造成的風險,調度部門在每月底發布下月重大檢修計劃及對應的電網風險,每周在公司安全生產早會上通報下周電網重點風險、保供電措施及責任單位。對于因電網故障、突發性惡劣天氣引起的電網運行風險由調度值班人員通過電話、短信、微信等形式及時通知到相關責任單位,包括風險來源、危險點、預控措施及緊急事故處置應急提醒,從而建調非正常運行方式下電網運行的風險,為電網的安全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3.3 開展電網風險預警預控措施現場檢查指導,保證預控措施有效落實
供電公司安質部作為電網風險預警管理的監督與考核部門,應會同運檢部、設備運維單位對重大電網檢修方式下風險預控措施的落實情況開展現場檢查與指導,保證電網風險預控措施落到實處,避免預控措施反饋信息流于形式,做到電網風險辨識與反饋落實之間的有序銜接。
3.4 完善電網風險預警管理的技術支撐平臺,加大電網運行風險輔助分析軟件的開發力度
要完善電網風險預警的發布與執行反饋網絡流轉平臺,保障電網風險預警通知單及時傳達到位,方便責任單位及時查閱,反饋。同時不斷修改完善電網調度運行風險預警系統的統計考核功能,滿足各方面的的需要。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建立科學的組織管理體系,完善電網運行安全風險預警工作制度,構建電網風險預警聯系網絡,實現發、輸、用主體全覆蓋,最終形成管理規范、統籌高效的電網運行風險預警管理常態機制。
3.5 結合停電計劃做好電網風險分析,提前布置重大電網風險預控措施
檢修、技改及基建工程引發的停電計劃是電網風險最主要的來源,必須從源頭上認真做好管控。在月度檢修平衡分析時,應針對下個月的重大基建、技改工程,會同公司建設部、運檢部、營銷部、運維站、屬地供電公司等責任單位(部門)召開專題停電計劃平衡會和電網風險分析會,了解工程概況、施工方案及工程施工進度,論證重大停電項目必要性、施工工期合理性,制定工程停電計劃,合理安排停電期間電網運行方式,分析電網運行存在的風險,預先布置相應的預控措施,便于預控措施落實單位提前準備。
3.6 高度重視配電網安全風險管控,為“一流配電網”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配電網是聯系電力系統與廣大電力客戶的重要紐帶,電網建設不但要“強筋壯骨”,還要有通暢的“毛細血管”,在國網公司“建設國際一流企業,建設世界一流電網”發展戰略的引領下,未來必將掀起一輪配電網建設的高潮。當前,電網風險預警管理工作率先從主網發起,目前已形成一套成熟有效的電網風險預警管理機制。而配電網風險預警的管理工作起步較晚,工作聯系網絡及技術支撐平臺一直不夠完善,存在管理斷層,還不能適應配網運行管理的需求。
電網運行風險預警的管理工作是電力企業保證電力安全的一項重要手段,是“預防為主”原則的重要體現,經驗表明,正確有效的電網運行風險辨識與管控能最大程度降低和減少電網運行的潛在風險,對電網綜合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
[1]譚輝彥.淺談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J].電力安全技術,2010(4).
[2]李博, 張超君.安全風險管控系統的研究與應用[J].電力安全技術,2013(2).
[3]肖伍.加強風險管控工作的幾點思考[J].電力安全技術,2013(11).
TM732
A
1671-0711(2016)11(上)-01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