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元
(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大黃莊中學,河北 張家口 075400)
?
新課標背景下初中音樂教學分析與研究
李占元
(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大黃莊中學,河北 張家口 075400)
【摘要】音樂教育不僅能提高學生的音樂知識和技能,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素養,使其樹立正確的音樂審美觀念和高尚的音樂審美理想,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素質以及整體的音樂審美判斷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完善其個性,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音樂審美情趣,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本文針對初中音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改進初中音樂教育的對策和建議;最后,對研究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新課標 ;初中音樂教學
(一)關于古代中國音樂教育的發展
我國古代的音樂教育發展到春秋戰國時期,大部分音樂教育已從官學中分離出去,音樂常出現在宴享娛樂、祭祀禮儀等場所,這標志著音樂教育已經開始脫離體制化。這種脫離使得音樂教育的目的發生了質的改變,其目的從為統治階級培養治國人才變為樂器演奏、歌舞技藝等各種音樂技能的培訓。秦漢時期,音樂教育由于統治者的荒淫無道而停滯不前,到了漢代音樂教育開始興起,并設立了音樂教育機構即樂府。樂府是西漢專業從事音樂教育的機構,主要的職責是樂工訓練。
(二)關于近代中國音樂教育的發展
20 世紀初期,音樂教育在中國得到迅速的發展,它的發展與當時的社會文化背景緊密相關。中國傳統的教育觀念中,音樂教育被認為是修身養性的,對德育有著很大的輔助功能。1920 年,我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認為“人類偉大而崇高的行為,是完全發動于感情的。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偉大而高尚的行為,這是由于感情推動力的薄弱。要轉弱而為強,轉薄而為厚,有待于陶養。陶養的工具,為美的對象,陶養的作用,叫做美育?!?/p>
(三)關于中國現代音樂教育的研究
宋瑾認為:“欣賞表現性的音樂,自然會有情感反應,但是音樂審美并非就是情感反應,音樂的感性體驗主要是針對的是音樂自身,那是審美理想的感性體現,是人追求感性完善的成果。何況呈現性音樂也會引起情感反應,各類藝術都會引起情感反應。情感反應是所有藝術的審美共有的現象。”
(一)音樂課在學校的地位
針對X初中音樂教學情況設計調查問卷可知。55%以上的學生選擇了一個星期有兩節音樂,說明多數學校對于音樂教育的實施給予了時間上的保證。但是仍有 45%左右的學生回答一個星期只能上一節音樂課,有的甚至一節也沒有。調查資料顯示,基本上初三年級的學生都不能保證一個星期兩節音樂課,而且有時候一節音樂課也沒有。在對 X 初中初三年級 2 班同學的訪談中,王 XX 同學說:“由于初三年級學習負擔重,上課時間緊,音樂課程多半就讓給了“主課”教師,有的時候音樂課就變成了學生寫作業的自習課?!痹卩l鎮初中的走訪中有一位同學也有類似的表述,由此看來,無論在縣城初中還是鄉鎮初中初三年級的音樂課都不能保證課時。關于音樂器材方面,77%的學生選擇了“有一些器材但是不多”,說明音樂器材仍然比較缺乏。在回答“音樂課有領導來聽課嗎?”時,沒有學生回答“經常有”,30.4%的學生選擇了“有時有”,40.7%的學生選擇了“基本沒有,28.9%的學生則選擇了“從來沒有”??梢婋m然初一年級和初二年級的音樂課一個星期可以達到兩節,但是校領導對音樂課的重視程度還是遠遠不夠的。
(二)學生對音樂課程的態度
關于“與其他課相比,你認為音樂課很重要嗎?”這一問題,有調查顯示有 14.5% 的學生認為“很重要”,52.5%的學生認為“比較重要”,30.6%的學生認為“不太重要”,只有 2.4%的學生認為“不重要”。以上這些數據表明,絕大多數的學生在接觸到音樂課程以后,能夠體驗到音樂課帶給他們的快樂。大多數的學生意識到音樂教育的重要性,認識到自身的發展與音樂課程的實施有較大關聯性??梢?,絕大多數學生對音樂課程的態度是肯定的,這種看法在訪談的過程中也得到了證實。
(一)部分學校領導不僅不重視音樂教育,甚至持歧視的態度
學校的管理是否合理到位,直接影響著音樂課程實施能否順利進行。因為學校沒有任何考核評估,對于有些教學松散,態度不認真的音樂教師,缺乏與之相對應的強有力的監督管理措施,一些教師任由自己的意愿進行教學,使得音樂課更加隨便,讓學生對音樂課形成不好的印象。
(二)部分教師的個人素質和專業素質不高
有一部分教師為求輕松,給自己的工作減壓,為將教學難度降低擅自刪除音樂教材中的規定內容,隨心所欲的講課。由于沒有認真的備課,沒有清晰合理的條理規劃,更談不上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了。
(三)部分學校音樂課程實施的硬件設備缺乏
教學設施包括硬件設施和所需的配套資源等,在調查中發現只有少部分的學校配備有專用的音樂教室在我調查的六所學校中,只有兩所縣城學校有專門配備的音樂教室,但是這些音樂教室只有在特殊的場合才予以使用,且音樂器材早已陳舊不堪,平常的音樂課都是在自己的班級中進行;我走訪的三所鄉鎮中學,學校整體的硬件設施很差,只有一些掛圖和音像資料,對于視頻資料的使用還有困難。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應試教育的弊端不斷暴露出來,于是,素質教育應運而生。在應試教育的政策下,升學率的高低作為衡量學校的標準,一些學校為了在這樣教育形勢下生存,不得不將考試分數和升學率看成衡量一切學校工作的標尺。教育的現代化想要真正的實現,素質教育徹底取代應試教育,必須首先從觀念上改變人們對音樂教育的認識,將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上;其次是從根本上改革與應試教育相關的考試制度。
參考文獻
[1]徐艷.淺談初中音樂教師的專業素養[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6.
[2]宋莉.中國音樂教育的近代化問題研究[J].浙江師范大學,2006.
[3]侯欣愛.發揮音樂教育功能提高素質教育水平[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