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俊
(陜煤物資集團紅檸鐵路供應站,陜西 神木 719319)
煤礦一線機電設備管理優化研究
馬俊
(陜煤物資集團紅檸鐵路供應站,陜西 神木 719319)
本文應用現場管理思想和點檢體制,結合全員維修的設備管理方法,針對礦井生產實際完成了機電設備一線管理優化設計,包括礦井生產一線現場6S管理、員工合理化建議活動等,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礦井一線機電設備專業維護與自主維護結合的機電設備管理體系,提出了相應的機電設備管理順利運行的保障措施。文章以陜北某礦為例,對礦井機電設備一線管理優化措施的提出和順利實施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煤礦;生產一線;機電設備;全面生產管理
近年來我國煤礦企業在機電設備的使用、維修及管理方面出現一些問題,設備影響率居高不下,給生產帶來了巨大的損失,暴露出煤礦企業機電設備管理水平并未隨著設備機械化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煤礦企業機電設備和設施占企業固定資產總額的比重已經達到了60%左右,由此產生的設備購置費、維修管理費用、零配件費等占企業生產成本的40%以上。而且,在礦井安全事故中,機電事故占到20%~30%。以陜北某礦為例,僅2015年就發生了3起安全事故,造成3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2000多萬元。因此,提升煤礦一線的機電設備管理水平,控制使用和維修成本,提高可靠性,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對于煤礦企業至關重要。
陜北某礦現有各類機電設備1624臺,設備使用率93.8%,設備固定資產占有量達38301萬元。該礦自2014年正式投產以來,在生產一線機電設備的管理方面做到了合理規劃、精心選購、及時安裝、科學管理、適時更新,使一線機電設備達到了最佳使用狀態,充分發揮了設備的使用效能。
1.1 礦井機電設備管理機構
該礦一線機電設備主要采用國內較為先進的設備及國外進口設備,其生產流程如下:采煤機割煤→刮板輸送機→工作面運輸巷皮帶→膠帶大巷皮帶→主井提升機→地面煤倉。煤炭運輸方式為單線運輸方式,以上各生產環節緊密相扣,任何一個節點出現故障都會導致整個生產系統停滯。因此,機電設備的正常運轉是保障礦井生產安全順利進行的關鍵,這便對一線機電設備的日常管理和維護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該礦一線機電管理從上到下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層是機電管理部,第二層是區隊,第三層是班組,從而使機電設備管理工作從組織層面上得到了落實。在整個機電設備管理中,機電管理部的管理是對整個礦井的機電設備進行統籌安排和監督管理。區隊的管理主要包括所使用機電設備的使用管理、日常維護、質量標準化檢查等。
在上述三層管理機構中,班組作為生產的最前沿,其對機電設備管理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機電檢修班組需要對機電設備進行日常維護、檢修和保養,并對其運行情況進行動態監測和信息反饋,以保證設備運行狀態良好,進而保證煤炭開采工作按照程序進行。因此,區隊機電檢修班組在一線機電設備的維護和管理工作中的意義重大,他們提供一線機電設備日常運行時參數、故障狀態、現場使用情況、環境參數等設備管理的原始數據資料,從而為一線機電設備管理制度的修訂和完善、機電設備的改造升級、生產技術改進和提升提供最基礎的依據,也為全員參與維修的管理優化措施提供了堅實的組織基礎。
1.2 機電設備管理制度
該礦相繼制定了《一線機電設備管理制度》、《礦井供電管理制度》、《礦井主要運輸設備管理制度》、《礦井主要采掘設備管理制度》等十多種機電設備管理制度,以此明確責任主體,規范員工操作程序、實現機電設備的動態管理。另外,該礦嚴格執行機電設備“三級”維護保養制度和機電設備動態檢查制度,同時創新管理方法,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不斷提高設備的技術含量,增強設備的安全保障力,充分發揮設備效能。
通過現場調研分析,發現該礦在一線機電設備管理中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如下。
一是班組層面對一線機電設備維護保養的重視度不足。主要原因是區隊生產班組將機電設備當做生產過程中的一個附屬環節,并沒有將其獨立對待。這從根本認識上就沒有把機電與生產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因而在生產組織和機電設備管理兩者認識的理念上產生誤區和偏差。
二是機電管理部門的管理職能沒有充分發揮。該礦機電管理部同時承擔著管理和生產兩個職能,從而造成機電設備管理人員的工作重心被動地放在了生產方面,而對機電設備的管理和監察并沒有足夠重視,加之機電人員不足,專業組和不健全,其管理作用被嚴重淡化。
三是區隊機電技術力量薄弱。該礦區隊機電設備管理技術人員業務素質較低,缺乏普遍的系統設備管理理論知識,現場經驗缺少,大多數沒有受過系統專業的教育,理論知識相對不足,而且全礦機電管理人才缺口大,尤其是年輕骨干性才少,能夠吸引人、留住人、發展人也是該礦機電設備管理工作中是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之一。
四是一線生產班組現場機電設備管理混亂。該礦生產一線現場機電設備種類繁多,各類設備管理方式不同,這給生產班組機電設備管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雖然區隊要求生產班組每個工人都應會使用和維護所管理的設備,但由于井下空氣流通、光線、溫度等作業環境差,工人往往出現疏忽和漏查的現象。另外,由于部分機電設備不配套,加之各生產環節設備管理不協調,缺乏統一管理,造成部分入庫設備配件編號缺失、標識不全、備用配件與記錄不符的情況,這無疑給設備的使用、維修和回收處理帶來不便,同時也會給生產現場的使用和更換造成影響,進而出現機電設備管理混亂。
通過對該礦一線機電設備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建議采用全員參與生產維修的設備管理模式。
3.1 一線機電設備管理模式優化方案
由于礦井生產的特殊性,在煤礦企業應用TPM進行維修管理需包含六個方面的內容,即:生產現場管理、開展全員合理化建議活動、實行點檢制度、實施設備故障管理、維修管理和設備信息管理。
一是在區隊班組實施生產一線現場6S管理。
二是在全礦范圍內開展全員合理化建議活動。
三是以各區隊為單位開展主要機電設備專業維修保養活動。
四是以班組為單位開展主要設備自主維修保養活動。
3.2 礦井一線機電設備管理優化保障措施
一是要高度重視職工技術培訓工作,不斷提高一線職工技能水平。首先是要選拔優秀的技術人員定期進行定向、專業化培訓,以提高其專業技術水平,使其盡快掌握先進設備的使用和維護基本知識;其次是采用請進來或開講堂的方式對全礦機電設備使用、管理和維修人員進行再培訓;再者是高度重視制度培訓工作,利用年度生產間隙對設備操作者進行標準化培訓,同時對各區隊機電主要負責人、材料配件管理人員等進行設備管理制度和現代化管理知識的更新培訓。
二是要穩定一線區隊機電技術隊伍。首先是人才引進,應該制定優越的政策,增強政策的吸引力,保持一線機電技術人員隊伍穩定,減少隨意調換崗位,以才能為考核基準,對業務突出的人才進行適當獎勵,以有利于其對企業和崗位的忠誠。
三是要引入競爭機制,強化績效考核。區隊班組是企業制度執行的主體單位,也是最小的核算單位。因此在班組引入競爭機制可以大大激勵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首先要使員工樹立起危機意識,樹立起差別意識,摒棄干好干壞一個樣的思想,有區別才有動力進行改進。其次是建立班組獎勵分配制度,打破平均主義,樹立多勞多得、不勞不得的分配機制。再次是實行全員競聘,建立動態考核制度,同時在班組設置一定的待崗編制,從而可以對個崗位人員起到激勵作用。
本文通過對陜北某礦機電設備管理現狀的調研分析,指出該礦一線機電設備管理存在班組層面對一線機電設備維護保養的重視不足、機電管理部門的管理職能沒有充分發揮、區隊機電技術力量薄弱、一線生產班組現場機電設備管理混亂等問題。并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分析總結,結合全員生產維修管理方法以及點檢制度、現場6S管理思想等,對礦井一線機電設備的管理進行了優化設計,建立了機電設備專業維護與自主維護相結合的設備管理體系,提出了包括人才培訓、班組競爭以及績效考核等保障措施,對礦井一線機電設備的管理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1]張國濤.濟寧礦業集團設備管理模式研究[D].山東大學,2011.
[2]任宏偉.淺議煤礦機電設備管理現狀及改進途徑[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5),94.
[3]李良,關創,曹海清.如何抓好班組管理[J].企業導報,2010(11),73.
F426.21;F273.4
A
1671-0711(2016)12(上)-00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