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懷宏
(臺州市公安局椒江區分局,浙江臺州 318000)
新形勢下加強寄遞行業安全管理的實踐與思考
——以臺州市椒江區為例
□朱懷宏
(臺州市公安局椒江區分局,浙江臺州 318000)
近年來,全國各地相繼發生利用寄遞渠道實施違法犯罪或寄遞危險品致人死傷的情況,嚴重影響社會治安穩定。椒江公安分局審時度勢,堅持把寄遞行業安全管理作為破解治安邊緣行業管理難題的突破口和著力點,通過建立實名寄遞信息平臺,嚴管嚴控重點對象和重點物品,落實工作制度等措施,強勢推進收寄驗視、實名收寄、過機安檢“三個百分百”制度的落實,工作經驗被省公安廳作為四家試點模式之一。寄遞行業安全管理仍然存在思想認識、監管力量、法律支撐不到位等困難和問題。新的治安形勢下,強化寄遞行業安全管理,必須對行業安全再審視,對主體責任再推動,對管控成效再體現,對工作合力再落實。
寄遞行業;安全管理;實踐探索;椒江區公安分局
近年來,快遞服務已經滲透到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拉動需求、服務流通、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2015年,椒江區快遞業的收件量為4231.1萬件,派件量為1371.12萬件,收派件量均占臺州市的14%以上,快遞業務量近年來保持在50%-80%的增速,呈現高速發展態勢。在高速發展的背后,通過物流寄遞行業從事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的情況時有發生,有些地區“奪命快件、快遞販毒、快遞槍爆”等治安問題客觀存在,給公共安全和社會穩定構成威脅。筆者結合椒江區加強寄遞行業安全管理工作的探索實踐,分析當前寄遞行業安全管理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就加強和規范寄遞行業安全管理提出拙見,以供參考。
加強寄遞行業安全管理,既是“平安創建”的需求,更是最大的民生。公安機關作為維護社會治安穩定的主力軍,重任在肩,責無旁貸。對于加強寄遞行業安全管理的重要意義,應當從以下幾方面理解。
(一)加強寄遞行業安全管理是推進“平安創建”的迫切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發展的基本前提。當前,臺州市正在加快推進“一都三城”建設,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書寫臺州“十三五”發展新篇章的重要時期,更需要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當前,寄遞行業由于開箱驗視、實名登記等環節存在漏管失控,槍支彈藥、管制刀具、毒品等違禁物品通過寄遞流向社會,造成重大安全隱患。據統計,近年來新疆發生的恐怖案件中,90%的涉案槍支彈藥、管制刀具是通過寄遞渠道傳遞。試想,這些槍支彈藥、管制刀具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必將嚴重威脅公共安全。為此,加強寄遞行業安全管理,就是要強勢推進寄遞行業“三個百分百”制度的落實,嚴防不法分子利用寄遞物流渠道運輸危險物品,為社會治安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二)加強寄遞行業安全管理是構建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重要環節。在社會治安防控“五張網”建設當中,其中一張網就是加強重點行業和特殊人員治安防控網建設,而完善郵件、快件寄遞安全管理制度又是重點行業和特殊人員治安防控網建設的重要環節。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同志在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大連會議”上指出,我國正處于公共安全事件易發多發期,其中面臨的一方面突出問題就是流通領域。今年,原浙江省委副書記王輝忠同志在全省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湖州會議”上也提出,要大力推進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1836”工程建設,其中的“8”就是通過補齊寄遞物流企業主體責任在內的八個方面短板,提升八個方面能力。為此,加強寄遞行業安全管理,就是要解決影響社會安定的突出問題,推動建設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為保障人民安居樂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三)加強寄遞行業安全管理是推進“四項建設”的重要舉措。公安部黨委提出的公安工作“四項建設”當中,第一項內容就是基礎信息化。當前,隨著社會信息化快速發展,社會已進入云計算、大數據時代,信息化已滲透到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各項公安工作已越來越離不開信息化手段。大力推動基礎工作與信息化有機融合,昭示著現代警務發展方向,已成為新形勢下公安基礎工作的鮮明特征,成為提升公安機關核心戰斗力的關鍵所在。據統計,椒江轄區日均寄遞量達7000余件(除協議用戶外),數據總量非常大,大部分數據對公安機關提升治安治理能力有著重要作用。為此,加強寄遞行業安全管理,就是要積極順應信息化發展大勢,把采集獲取寄遞信息作為基礎工作的重要內容,把信息研判運用作為日常打防管控的有效手段,不斷提升情報主導、準確預警、精確打擊、主動防控水平。
2015年以來,椒江區公安分局(以下簡稱“分局”)黨委把全力推進寄遞行業安全管理工作作為破解治安邊緣行業管理難題的突破口和著力點,切實扭轉公安機關對寄遞行業“不愿管”“不能管”“不會管”的思想認識,并在臺州市公安局、郵政局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落實“平臺搭建、科技支撐、管理創新”等工作舉措,全力推進寄遞行業的安全管理工作。
(一)依托一個平臺,實現寄遞業務流程全程信息化管理。
1.嚴格實名登記制度。自主研發集第二代居民身份證識別、寄遞物品單號查詢、收寄地址登記、電話號碼錄入等功能為一體的系統平臺,以及蘋果、安卓系統手機終端APP,在65家寄遞企業網點配套安裝二代證讀卡器、高拍儀等設備,對各類寄遞信息實現移動采集和實時錄入,確保寄遞物品來源可追溯、責任能倒查、違法受追究。2015年12月22日全市寄遞行業安全管理現場會以來,共采集錄入實名登記信息79759條。
2.推進信息資源整合。預留臺州寄遞實名動態信息系統對外接口,加強與其他公安業務系統的對接,實現“一站式”訪問和“互通式”共享。
3.服務警務實戰需要。將臺州寄遞實名動態信息系統內從事寄遞行業的人員、物品信息,及時向全國逃犯庫、浙江公安信息資源服務平臺(省云搜)、臺州公安情報平臺等主流平臺傳輸碰撞,確保及時預警、落地查控在逃人員、重點管控人員。
(二)抓住兩個環節,全面落實收寄驗視安全檢查。重點抓住收寄驗視當中“人”與“物”的兩個關鍵環節,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1.落實主體責任。多次會同臺州市郵政局、寄遞行業協會主動走訪了轄區內各寄遞企業,與企業主開展了交流溝通,傳達上級的有關要求,使寄遞企業負責人樹立安全與發展并重的理念,認識到嚴格落實寄遞行業“三個百分百”制度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強化寄遞企業主責任主體意識;建立從業人員實名檔案,對轄區1200余名寄遞從業人員一律開展背景審查,從中發現31名違法犯罪前科人員。依托市民安防直通車,進企業開展常態化的教育培訓。目前已對轄區內圓通、中通、匯通、申通、韻達等“四通一達”企業從業人員開展了集中教育培訓。
2.落實驗視措施。推行開包驗視小卡片舉措,要求快遞員對開包檢查后的郵件、快件,在包內放置一張驗視小卡片,公安、郵政部門在日常檢查過程中以此作為開包驗視的憑證。嚴格落實省、市黨委政府對寄遞企業配備X光機的補貼政策,推動轄區寄遞企業分批分步落實X光機配備。目前,轄區“四通一達”企業已配備6臺X光機。加強對郵件、快件收寄、分揀、運輸、投遞等營業場所、處理場所的安全監管,將寄遞網點的視頻監控納入社會視頻資源管理平臺,實現對寄遞營業場所、處理場所的“無死角”“全天候”“全程式”監控。
3.落實獎懲制度。加強對寄遞企業“三個百分百”制度落實情況的檢查力度和密度,對拒不配合或未落實開包驗視的寄遞企業和個人,用足用好現行法律法規堅決予以查處。2015年,分局對轄區3家未落實開包驗視制度且存在消防安全隱患的寄遞企業,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作出限期整改并處罰款5000元的處罰決定。同時,及時將暗訪檢查中存在問題的企業抄告郵政主管部門,督促郵政部門對12家寄遞企業停業整頓。
(三)建立三項制度,促進寄遞企業長效化、規范化管理。
1.建立部門共管制度。加強與郵政等相關部門的配合協作,建立管理培訓、聯合執法、應急處置等工作機制,共同推進寄遞行業安全管理工作。2016年以來,會同郵政、工商部門開展聯合執法檢查6次,暗訪2次,發現需要整改的安全隱患26起。參與完善應急處置工作預案,加強同郵政以及政府各單位、部門之間的應急演練,提升突發事件快速反應和處置能力。2015年10月19日,省郵政局在椒江區臺州亞加速遞有限公司開展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建立警協共治制度。加強與臺州市快遞行業協會緊密配合,建立以企業形象、參與行業自律情況、制度建設、安全設施設備配備、安全生產管理執行、服務質量管理等內容為主體的積分制度,加強對寄遞企業日常管理,有效填補管理上的盲區。
3.建立警企共贏工作制度。積極順應行業快速發展的大趨勢,在推進行業管理的同時,充分考慮寄遞企業運行成本(如暫緩收寄驗視芯片、手持設備等裝備的投入),爭取為寄遞企業謀福利、得實惠,促進長效管理機制形成,達到公安機關、寄遞企業共贏的目的。公安機關通過加強對寄遞行業的管理,有效防止危爆物品通過寄遞渠道進出,確保主城區“不惹事、不出事”;寄遞企業通過加強安全管理,落實“三個百分百”制度,做到信息完整,全程監控,有效防止危險化學品、爆炸物品流入寄遞渠道,確保企業經營有序,生產安全。
寄遞行業安全管理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它不是公安機關一家的事情,需要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共同予以推進。當前,整個寄遞行業安全管理仍然存在諸多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思想認識與當前寄遞行業發展形勢不相適應。2015年廣西柳州“9.30”連環爆炸案發生后,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把加強寄遞行業安全管理提到全新的高度來認識,促進各項工作的落實,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相關職能部門思想認識還不夠到位。從公安機關自身看,部分民警認為寄遞物流管理是郵政、運輸部門的事,公安機關對寄遞物流行業開包驗視、實名登記等工作既無行政監管權,又無管理處罰權,從而對上級公安機關交代或者指派的寄遞行業安全管理工作推三阻四、心存抵觸;從寄遞企業看,大部分企業認為在寄遞行業推行收寄驗視+實名收寄+過機安檢“三個百分百”制度,勢必會影響企業工作效率,減少企業利潤,從而在落實力度上有打折扣現象;從其他職能部門看,部分單位片面地認為寄遞行業安全管理工作是郵政、公安部門的事情,對需要配合跟進的工作支持力度不夠,工作合力未有效形成。
(二)監管力量與當前寄遞行業發展形勢不相適應。經排查,椒江區現有寄遞企業84家,從業人員1200余名。雖然分局在全區大部分寄遞企業推廣使用了臺州寄遞實名動態信息系統,大大提升了寄遞行業安全管理工作效能,但對照寄遞行業快速發展帶來的繁重任務,仍顯力量不足。首先,公安機關尤其是基層派出所在自身工作任務越來越繁重的情況下,還要對寄遞企業“三個百分百”制度落實情況開展常態化檢查,任務重壓力大;其次,臺州市郵政管理局僅有11名工作人員,面對全市近300家企業網點,近1萬名從業人員和數以億計的快件,監管力量捉襟見肘;此外,由于寄遞行業準入門檻較低,規模擴張非常之快。寄遞企業除EMS和順豐兩家企業直營外,其他均采取加盟店的模式經營。2016年,分局排摸出轄區新登記注冊的寄遞企業十余家。
(三)法律支撐與當前寄遞行業發展形勢不相適應。一是日常管理缺乏支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等規定,公安機關只有因國家安全或追查刑事犯罪需要,依法行使職權時,才可以要求郵政企業、快遞企業提供相關用戶使用郵政服務、快遞服務的信息。除此之外,郵政企業、快遞企業及其從業人員不得向任何單位或個人泄露用戶使用郵政服務、快遞服務信息。二是處罰依據不足。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公安機關僅能對郵寄遞行業寄遞違禁物品進行監督和檢查,只有在出現嚴重威脅公民人身安全、公私財產安全或者公共安全的情況下,才能對郵寄遞企業進行處罰;三是處罰剛性不夠。對郵寄遞行業未采取開包驗視、實名登記等行為,公安機關無行政監管職權,目前只能按照《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進行管理,效果不明顯。
(一)對行業安全的再審視。公共安全,一頭連著千家萬戶,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發展,是平安建設的“晴雨表”。公安機關作為平安建設的主力軍,在維護公共安全方面是責任重大。省公安廳徐加愛廳長多次在各類重要會議上強調,對車站、加油站、寄遞物流、罐裝煤氣等配合協同管理的工作,公安機關也要主動與相關職能部門溝通協調,形成合力,推動落實。切實防止因為前端安全防控措施不落實而后端以重大案件、安全事故的形式爆發出來。分局針對民警在加強寄遞行業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不愿管”“不能管”“不會管”情況,認真審視自身工作職責,主動擔當,創新履職,寄遞行業安全管理工作經驗已被省公安廳作為四家試點模式之一。公安機關要密切與相關職能部門的溝通協作,共同推進行業安全管理工作,筑牢社會治安安全屏障。
(二)對主體責任的再推動。寄遞企業是寄遞安全主體責任單位,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是寄遞安全第一責任人;郵政管理部門負責寄遞渠道安全監管,公安機關主要負責對寄遞行業的監督管理和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工作中,分局強勢推動郵政部門和寄遞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共同營造寄遞行業安全管理環境。部門監管責任方面,在推動建立長效機制的基礎之上,今年還配合郵政、工商部門梳理排查無證(無經營許可證和工商執照)寄遞企業27家,單證(有經營許可證但無工商執照)寄遞企業20家,并推動郵政、工商部門依法作出關停處理;寄遞企業主體責任方面,在推動落實“三個百分百”制度的基礎之上,尋求執法支撐,提請區政府把全部寄遞企業納入治安保衛重點單位管理,對未落實實名登記、開包驗視或落實不到位的寄遞企業依法予以查處。公安機關要善于運用法律手段促進主體責任落實,用好用足《反恐怖主義法》《企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和今年中辦、國辦下發的《反恐怖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健全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責任制規定》等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通過依法嚴管重罰等手段,推動企業單位真正擔起主體責任。
(三)對管控成效的再體現。公安機關加強寄遞行業安全管理,主要目標就是要按照“底數清、情況明、管得住”的要求,嚴管重點對象,嚴厲打擊利用寄遞渠道非法運輸槍支彈藥、危爆物品、管制刀具、毒品、制假販假、非法出版物等犯罪活動,絕不允許寄遞行業成為違法犯罪的主要渠道。實際工作中,分局為切實改變快遞員收到危險物品簡單拒絕的操作方式,出臺線索舉報獎勵政策,通過“微信群”加強社區民警和從業人員之間的緊密聯系,強化和提高從業人員自覺參與社會風險防控的意識和積極性,并在系統后臺設置一鍵報警功能,努力實現對現行違法犯罪分子的精準管控。但總的來看,我們對特殊人員、重點物品的管控成效還沒有完全體現,為此,公安機關要繼續抓住寄遞行業快遞收件員這一核心要素,充分利用快遞員每天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的職能優勢,想辦法把快遞員發展成為我們的治安信息員,并建立健全舉報有獎機制,為打擊犯罪、維護穩定服務。
(四)對工作合力的再落實。加強寄遞行業安全管理工作是構建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重要環節。各級領導也多次強調,加強寄遞行業安全管理工作,不僅僅是郵政部門的事,也不僅僅是公安機關的事,相關職能部門都責無旁貸。分局在加強寄遞行業安全管理工作中,主動對接相關職能部門,建立完善了部門共管、警協共治、警企共贏等長效機制,切實加強了與郵政部門、寄遞企業、行業協會等單位的溝通聯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當前的溝通聯系主要還是停留在公安機關與郵政管理部門之間,整體工作格局仍未很好地形成。為此,公安機關要在黨委政府的統一指揮協調下,主動加強與交通運輸、郵政管理、工商等部門的溝通聯系,推動形成“各負其責、相互協作、通力配合、齊抓共管”工作格局。要積極會同郵政管理部門,深化寄遞企業信息化管理,確保公安機關對寄遞活動的全程跟蹤和實時查詢,確保運寄物品來源可追溯、責任能倒查、違法受追究。公安機關要將寄遞業納入治安管理,將“三個百分百”制度落實情況檢查列為基層派出所的日常警務,通過常態化的檢查指導,規范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寄遞領域治安管理工作機制,有條件的派出所要在寄遞企業集中的園區或區域建立警務室,嚴厲查處和打擊物流寄遞業的違法犯罪。
[1]邵亞茹.加強快遞業治安管控探究[J].河北公安警察職業學院學報,2015(2).
[2]鄧歡.對加強廣州市物流和寄遞業治安管控工作的思考[J].廣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3).
[3]李吉勝.吉林:信息化為監所安全提供堅實保障[N].人民公安報,2015-11-03(3).
(責任編輯:郭建華)
D631
A
1674-3040(2016)06-0022-04
2016-11-01
朱懷宏,中共浙江省臺州市公安局黨委委員、臺州市椒江區委常委、椒江區公安分局局長,本刊臺州市公安局椒江區分局理論研究基地首席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