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詠針 呂秀蘭 林巧玲
※五官科護理
精細護理在氬激光視網膜光凝治療眼底病變患者中的應用
王詠針 呂秀蘭 林巧玲
目的:探討精細護理在氬激光視網膜光凝治療眼底病變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5年3月~2016年6月氬激光視網膜光凝治療眼底病患者448例(591眼)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等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精細護理,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視力以及治療后生活質量變化情況。結果: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視力明顯優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GQOLI-74量表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得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采用氬激光視網膜光凝治療眼底病的患者在圍手術期實施全程精細護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及生活質量,是一種科學的護理方式。
精細護理;氬激光視網膜光凝;眼底病變
氬激光是目前治療眼底病變應用廣泛且較為有效的一種治療手段,它是通過激光所產生的熱效應,使病變處的組織得以凝固,病變血管被破壞或者封閉,從而減少新生血管所需要的營養,消除或者阻止新生血管產生[1]。本研究對部分行氬激光視網膜光凝術治療眼底病的患者在圍手術期給予精細護理,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氬激光視網膜光凝治療眼底病變患者448例(591眼)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等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224例(298眼),男116例,女108例;年齡17~78歲,平均(41.57±3.72)歲;治療原因:干性裂孔14眼,術后補打20眼,視網膜靜脈栓塞80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158眼,中心性漿液性視網膜病變10眼,其余16眼。觀察組224例(293眼),男118例,女106例;年齡18~79歲,平均(41.63±3.67)歲;治療原因:干性裂孔14眼,術后補打19眼,視網膜靜脈栓塞81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155眼,中心性漿液性視網膜病變9眼,其余15眼。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治療原因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年齡≥18歲。(2)符合氬激光視網膜光凝治療手術指征。(3)發病前最佳矯正視力≥1.0。(4)患者自愿參加,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的為符合納入標準的對象。排除標準:(1)妊娠或哺乳期婦女。(2)合并有心、肝、腎、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或精神病患者。(3)既往有青光眼、白內障等嚴重影響視力疾病者。(4)未同意參與本次研究或同意卻未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實施常規護理。護理人員積極與患者溝通,主動關心患者,了解其心理狀態,針對患者緊張和焦慮情緒給予適當的安慰和疏導[2]。給其講解激光治療的意義及配合方法,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療。遵照醫囑,術前協助患者完成各項檢查。準備治療所需的器械和藥品,并進行散瞳。協助醫師為患者安裝三面鏡,囑患者不可擠眼,以免將三面鏡擠出,術畢收納三面鏡等物品。
1.3.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精細護理,具體內容如下:(1)術前通過翻閱病歷以及與患者溝通等方式詳細了解患者病情,對患者全身狀況進行評估。(2)治療前為患者點表麻藥物,根據患者身高為其調整座椅和裂隙燈高度,以使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盡量舒適而放松[3]。(3)激光治療過程中借助固視燈引導患者保持適宜眼位,囑患者不可隨意改變體位或轉動眼球,以免誤傷眼部其他組織,如有不適或需改變體位,可舉手示意。對于配合欠佳的患者應在其身后幫助固定頭部。(4)術畢對三面鏡進行消毒后妥善收納,為患者清潔殘余眼膏以及分泌物,將患者扶出治療室,安排其在座位上休息,觀察患者無不適反應后方可離開。(5)術后在患者離開醫院前要做好健康教育,囑患者注意休息,按醫囑滴眼液。糖尿病患者要積極控制血糖,2周后復查。(6)術后10 d進行電話回訪,并與患者約定復查時間。
1.4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于術前及術后2周行視力檢查,并進行比較。采用GQOLI-74量表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價,內容包括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以及物質生活4個維度20個因子74個條目,滿分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高,但本研究未將物質生活納入統計。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及術后2周視力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及術后2周視力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表2)


組別例數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對照組22455.81±1.9669.36±4.2867.15±4.81觀察組22458.48±2.0571.44±3.9569.58±3.72統計量14.0901)5.3451)5.9812)P值<0.001<0.001<0.05
注:1)為t值,2)t’值
近年來隨著激光光凝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在臨床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多種眼底病通過激光光凝治療,可有效改善視力,預防并發癥發生[4-5]。但是激光光凝治療對于普通患者而言仍然比較陌生,術前容易出現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術中不知該如何配合,術畢不了解注意事項[6-7]。
本研究我們在術前除常規協助患者進行各項準備之外,積極主動與患者溝通,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和基本狀況,向患者講解激光治療的相關知識及配合要點,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8-9]。在溝通過程中及時對患者的不良情緒給予疏導和安慰,向其講解激光治療的安全性,必要時請激光治療成功的患者介紹經驗,緩解患者的緊張和恐懼感,取得患者和家屬的信任。但是,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時也應向其說明激光治療作為一種破壞性治療,也存在一定風險,其發生率與患者的配合密切相關,這一方面可以促進患者配合;另一方面,一旦發生意外,也可以有效降低醫療糾紛的發生。氬激光視網膜光凝治療需在暗室中進行,且根據光凝范圍的不同所需時間不同,作為護理人員應陪同患者進入治療室,對于年齡較大的患者可由一名家屬陪同,有利于患者身心放松,避免因過于緊張而出現意外[10-11]。此外采取舒適的體位是患者配合治療的基礎,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身高調整座椅和裂隙燈高度,確保患者治療過程中的舒適性。在放置三面鏡前應告知患者使用三面鏡時眼部會有壓迫感,不可以將頭向后移動[12];當激光對眼底進行射擊時會出現強烈的閃光感,甚至是眩暈感,不必對此感到緊張,如果有不適可以暫停治療,稍事休息,待癥狀緩解后再行繼續治療[13]。提前為患者點表面麻醉藥,在本研究中我們所使用鹽酸丙美卡因眼液,起效時間15 s,維持時間14 min,因此點藥時間不可過早。放置三面鏡時囑患者先注視天花板,輕輕扒開下眼瞼,將鏡子放入下穹隆,然后輕扒上瞼,囑患者向前平視,將鏡子完全放入穹隆動作要輕柔,避免損傷角膜。眼底病的發生多有其原發疾病,比如高度近視、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癥等,如不對原發疾病進行治療氬激光視網膜光凝后有可能出現復發或者其他并發癥,因此在激光治療之后,護理人員應給予患者必要的健康指導,比如積極治療原發病、正確的點眼藥水發放,避免頭部劇烈顛簸震蕩等[14-15]。囑患者術后2周進行復查,但是患者的依從性有限,觀察組護理人員在術后10 d左右與患者電話溝通,提醒患者復查時間[16]。
通過實施精細護理,患者得到了更為全面的護理,可以更好地配合治療,患者術后視力恢復明顯優于常規護理的患者,軀體功能得到更好的改善;此外在對患者進行精細護理的過程中更為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況,針對患者出現的不良情緒及時予以干預,因此患者的心理狀態更佳。隨著軀體功能和心理功能的提高,患者的社會功能也隨之提高??傊?,對采用氬激光視網膜光凝治療眼底病的患者在圍手術期實施精細護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及生活質量,是一種科學的護理方式。
[1] 祁 紅.激光光凝手術在各類眼底疾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甘肅醫藥,2014,33(5):335-337.
[2] 張玉萍.激光光凝療法治療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臨床療效和護理效果觀察[J].中華眼科醫學雜志(電子版),2014(5):286-289.
[3] 任鳳杰,關 玲.循證護理配合激光光凝治療視網膜靜脈阻塞的臨床觀察[J].河北醫藥,2015,37(3):471-472.
[4] 王竹君,陶相宜.老年患者眼底激光光凝治療的護理干預[J].江蘇醫藥,2014,40(5):618-619.
[5] 張 萍,黃曉云.熒光素鈉眼底血管造影的護理配合及并發癥的處理[J].江蘇醫藥,2016,42(7):860-862.
[6] 施 銀.眼底激光光凝術的護理[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14):267-267,269.
[7] 戴艷萍.31例眼底病變病人行激光治療的圍術期護理[J].全科護理,2013,11(28):2628-2629.
[8] 胡力生,周麗仙.激光光凝術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后的臨床護理[J].全科護理,2014,12(11):995-996.
[9] 吳貞鳳.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激光術圍手術期護理[J].醫藥前沿,2016,6(17):222-223.
[10]郭雪瓊.自我護理對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廣東醫學,2014(16):2646-2648.
[11]展素梅.氬激光視網膜光凝治療眼底病變的全程護理[J].婚育與健康,2014(11):68-68,70.
[12]張超玲.氬激光治療增殖型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臨床護理[J].中國臨床護理,2013,5(4):340-341.
[13]張春燕.氬激光治療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60例療效觀察及護理[J].中國傷殘醫學,2011,19(3):130-131.
[14]趙 敏.眼底病激光光凝術的護理干預[J].中國醫藥指南,2013(22):716-717.
[15]代美虹,唐 麗,李 艷,等.氬激光治療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術前與術后護理[J].當代護士,2014(2):74-74,75.
[16]董 愉,柳月紅,許雪靜,等.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并眼底病變患者的檢查護理與職業防護[J].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2016,10(1):122-124.
(本文編輯 肖向莉)
Application of fine nursing in perioperative patients with fundus lesions treated by argon laser photocoagulation
WANG Yong-zhen,LV Xiu-lan,LIN Qiao-ling
(Fanyu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 of Guangzhou,Guangzhou 5114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fine nursing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fundus lesions that received argon laser photocoagulation.Methods:A total of 448 patients with retinal photocoagulation treated with argon laser retinal photocoagul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June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ed fine care. The visual acuity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After treatment, the visual acuity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he scores of physical function, psychological function and social function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It is a scientific nursing way to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ocular fundus disease treated by argon laser retinal photocoagulation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Fine nursing;Argon laser photocoagulation;Fundus lesions
511400 廣州市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中心醫院
王詠針:女,本科,主管護師
2016-09-05)
10.3969/j.issn.1672-9676.2016.23.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