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佳 譚春萍
院前急救護士職業(yè)壓力調查分析
梁 佳 譚春萍
目的:了解云南省急救中心從事院前急救護理工作護士的職業(yè)壓力情況,找到主要壓力來源并探討其中原因及解決方法,從而更好地促進護士身心健康,提高護理服務質量,為管理者提供解決問題有效依據。方法:采用一般資料調查表和中國護士壓力源量表,通過隨機問卷調查方法對云南省急救中心院前急救護士進行問卷調查收集資料并分析。結果:50名調查對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壓力,其中處于中重度壓力的44名(88%),壓力主要來自護理專業(yè)及工作方面、時間分配及工作量方面以及家庭方面。結論:院前急救護士的壓力普遍偏大,應該引起足夠重視,只有關心護士、愛護護士,切實通過各方面努力減輕護士的工作壓力,才能使院前護士身心健康的投入工作,提高護理服務質量。
院前急救;護士工作壓力;職業(yè)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及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院前急救工作業(yè)務量快速增長,伴隨飛速發(fā)展的院前急救而來的是院前急救人員工作負荷加重和工作壓力的增長。由于院前急救工作隨機性強夜班頻繁,患者病情危重,工作環(huán)境復雜等因素,院前急救護士承受著很大的壓力。過大的壓力不僅對護士生理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而且影響其工作的效率和質量[1],為了促進護士的身心健康,提高護理工作質量故做此調查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2016年4月3~18日,隨機對云南省急救中心除值班護士外的52名院前急救護士進行調查。共發(fā)放問卷52份,回收52份,通過初步篩查如:項目填寫是否完整,有無重復選擇等,確認有效問卷50份,有效回收率96.15%。男10名,女40名。年齡20~30歲23名,30~35歲17名,35~40歲10名;未婚13名,已婚37名。有子女29名,無子女21名。均為大專及以上學歷,大專26名,本科24名。正式在編22名,合同人員28名。
1.2 方法 在中心業(yè)務培訓會議現(xiàn)場發(fā)放調查表,采用無記名方式,現(xiàn)場發(fā)放,統(tǒng)一指導填寫,現(xiàn)場統(tǒng)一回收,調查內容分為兩大部分:一是調查對象的一般資料,如年齡,性別,學歷,婚姻狀況,有無子女,就職形式等;二是護士壓力源調查量表。以李小妹等[2]的中國護士壓力源量表為依據,該量表是由美國、泰國及中國的護理專家依據國外最常用的護士工作壓力源量表根據中國的國情設計而成的,共分為5個維度:(1)護理專業(yè)及工作方面。包括護理工作的社會地位太低、繼續(xù)深造的機會少、工資及其他的福利待遇低、晉升的機會少、經常倒班、工作中的獨立性少、工作分工不明確等。(2)時間分配及工作量方面。包括工作量太大、沒有時間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非護理性的工作太多等。(3)工作環(huán)境及儀器設備方面。包括工作環(huán)境差、工作中所需的儀器設備不足等。(4)護理方面。包括擔心工作中出現(xiàn)差錯事故、護士工作未被患者及家屬承認、護理的患者病情過重、患者的家屬不禮貌、患者的要求太高或太過分、患者不禮貌、患者不合作、所學的知識不能滿足患者及家屬的心理需要、缺乏患者教育的有關知識、擔心護理操作會引起患者的疼痛、護理的患者突然死亡。(5)管理及人際關系方面。包括缺乏其他衛(wèi)生工作人員的理解和尊重、護理管理者的理解與支持不夠、護理管理者的批評過多、醫(yī)師對護理工作過分挑剔、同事之間缺乏理解與支持、與護理管理者發(fā)生沖突、與醫(yī)師發(fā)生沖突、同事之間缺乏友好合作的氣氛、來自家庭的壓力等。因為院前急救工作與院內的差異,如:云南省急救中心為獨立型急救中心,沒有自己的醫(yī)院和病區(qū);每個出診單元只配備1名醫(yī)師、1名護士、1名駕駛員和2名擔架員,對每一趟出診,護士只需記錄患者的一般情況,主要病情及處置情況;所以將35個條目做了增減:刪除了上班護士數(shù)量少;病區(qū)擁擠;無用書面材料太多等條目,新增1條來自家庭的壓力,發(fā)出的壓力源量表由32個條目組成。采用1~4級評分法,分數(shù)越高則壓力越大。
調查結果顯示,50名調查對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壓力,其中輕度壓力6名,中度壓力34名,重度壓力10名。在單項得分中,得分最高的前5項見表1。


題目 得分排序經常倒班3.78±0.481工資及其他的福利待遇低3.65±0.592工作量太大3.26±0.893護理工作的社會地位太低3.18±0.804來自家庭的壓力3.10±0.155
本調查結果顯示,云南省急救中心從事院前急救工作的護士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壓力,院前急救是急診醫(yī)學的延伸和發(fā)展,由于院前急救社會性強,時間緊急,急救環(huán)境條件差,體力強度大等特點,院前急救護士往往承受比院內急救護士更大的壓力。隨著人們對健康的全新認識和改變,對護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護理人員的壓力也與日俱增,護士壓力的高低與她們的身體健康、工作滿意度及護士所提供的護理質量息息相關[3]。基于以上原因,院前急救護士的職業(yè)壓力問題不容忽視,尋求緩解壓力的方法更是值得探討。
調查結果還表明,院前急救護士壓力程度最大的是:經常倒班,屬于第一個維度護理專業(yè)及工作方面,其原因是護士配置不足,這也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每4 d院前護士就要上一個夜班,一個白班,每個白班10 h,夜班上14 h,經常都是通宵達旦,夜間重患者也很多,不但精神高度緊張還得完成急救護理操作、爬樓搬運患者等,極消耗體力且經常不能按時下班,休息體力還沒完全恢復又開始新一輪班,長期的倒班導致身體不適,抵抗力下降和職業(yè)倦怠。建議管理者增加護士配置,減輕夜班工作強度,合理排班,減少夜班頻率;護理工作的特點決定了一線護士必須通過“倒班”工作制才能滿足患者的需要,所以上夜班的護士應盡量在上班前及下夜班后補覺,上夜班時盡量清淡飲食等以減輕夜班對身體的傷害。壓力排名第二的是:工資與福利待遇低,也屬于第一個維度方面,其原因是院前急救護士要獨立完成所有護理操作,具備較強的專業(yè)能力,院前疾病病種復雜多樣,職業(yè)風險高但由于急救收費低等原因,收入與付出不對等,院前護士隊伍30~40歲占54%,多是家庭經濟支柱,工資待遇不能滿足護士心理預期;建議優(yōu)化分配機制,爭取獎勵及補貼,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院前護士待遇。壓力排名第三的是:工作量太大,屬于第二維度工作量及時間分配問題,其原因是院前急救資源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出診任務繁重;護士除完成出診搶救任務外,還要管理物品藥品、開具收費票據、醫(yī)保刷卡票據、清理救護車車內衛(wèi)生等,超負荷的工作讓護士身心疲憊。建議增加急救投入,適當給予補休。排名第四的是:護理工作社會地位太低,屬于第一維度方面;其原因是:這也是歷史性和社會性問題,長期以來,社會對護士的認知一直都是醫(yī)囑的被動執(zhí)行者,很少有機會真正參與醫(yī)療決策,患者和家屬認為醫(yī)師是治病的關鍵,忽視了護士在疾病康復過程中的付出,加之多數(shù)管理者重醫(yī)輕護,護士深造機會少等。建議:多為護士提供深造機會,幫助護士更新知識,滿足護士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需要,給予護士更多的尊重和關愛。院前護士也要不斷地學習,不斷提高業(yè)務水平和素質修養(yǎng),積極參加院前急救護理以外的工作如社會公眾急救知識培訓等以提升自我認同及內心滿足感。排名第五的是:來自家庭的壓力如沒有時間照顧子女等,有研究顯示護士職業(yè)壓力來自家庭方面的占85%[4],原因與院前護士頻繁夜班,無節(jié)假日休息,院前護士年輕,孩子太小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時間等,建議:合理分配時間,充分利用公休時間陪伴家人等。
除上述分析外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應對壓力的能力,學習做好壓力管理,通過運動、冥想、聽音樂,傾訴等方法釋放自己的壓力,定期減壓訓練;調整心態(tài),充分認識護理工作的重要性,用心體會救死扶傷給我們帶來的滿足。積極的應對方式能夠改變個體主觀認識,提高護士處理問題的能力,增加個體成就感[5]。除排名前五位的壓力源外,其他壓力來源也應重視。
總之,院前急救是急、危重患者緊急救治的窗口,院前護士不但要求有過硬的專業(yè)還要有健康的身體和心理素質[6]。急救護士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只有關心護士、愛護護士,切實通過各方面努力減輕護士的工作壓力,才能使院前護士身心健康的投入工作,提高護理服務質量。
[1] 胡云婕.院前急救護士工作壓力與離職傾向的相關研究[J].中華災害救援醫(yī)學,2016,4(2):74-77.
[2] 李小妹,劉彥君.護士工作壓力源及工作疲饋感的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0,35(11):645-649.
[3] 施惠碧.護理工作壓力對護士健康的影響及對策[J].醫(yī)學文選,2002,28(4):236-237.
[4] 包家明.中國護士職業(yè)壓力調查分析[J].護理與康復,2002,1(1):29-31.
[5] 王書會,孫梅花,高慧萍,等.護士工作壓力應對方式與職業(yè)倦怠的關系[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9):16-18.
[6] 劉國鮮.急診科護士如何提高工作壓力的應對能力[J].中外健康文摘,2011,8(14):379-380.
(本文編輯 馮曉倩)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occupational stress of nurses for pre-hospital emergency nursing
LIANG Jia,TAN Chun-ping
(The Emergency Center of Yunnan Province,Kunming 650031)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occupational stress of nurses working in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 in Yunnan Emergency Center and to find the main sources of stress and explore the causes and solutions, so as to better promote the health of nurse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services and provide effective solutions for managers.Methods:By using General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 and Chinese Nurse Job Stressors Questionnaire,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the random questionnaire researches of nurses for pre-hospital emergency nursing in Yunnan Emergency Center and analyzed later.Results:All of the 50 surveyed nurses had varying degrees of stress, including 44 (88%) under moderate and severe stress. The stress was mainly from the nursing profession, work, time allocation, workload and the family.Conclusion:The pressure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nurses is generally too large. It is necessary to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them. By caring for the nurses and reducing their work pressure through efforts from all aspects can let the pre-hospital emergency nurses dive into the work with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thu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
Pre-hospital emergency;Working pressure of nurses;Occupation
650031 昆明市 云南省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科
梁佳:女,本科,主管護師
2016-08-31)
10.3969/j.issn.1672-9676.2016.2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