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超
(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區北坊小學)
新課程改革中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
◆楊 超
(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區北坊小學)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人人參與學習的全過程,既能發掘個人內在潛能,又能培養集體、團體的合作精神。在學習過程中要注重構建合理的合作學習小組、建立多樣的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形成合理的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機制。
小組合作學習 合理分組 合作形式 合理評價
小組合作學習更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主動參與的意識,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在研究性學習中,合作小組基本由興趣相同的學生自愿組成,研究課題的確定、研究方案的制訂、研究途徑與手段的選擇,以及研究結果的呈現方式,都由小組成員共同討論與決定。
1.合理分組。小組合作學習的首要條件就是合理分組。教師需要對班級里的學生進行詳細的了解,將學生按照成績、性格、性別等因素進行分組,力求做到各小組實力基本相等,然后將小組成員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標號,安排一名能力強的學生擔任組長,再安排一名副組長(副組長實行輪換制),利用班級的小組考核表在各小組之間形成競爭,建立一個完善的小組考核制度并嚴格遵照執行,及時進行獎勤罰懶,對學生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2.營造寬松的英語合作氛圍。英語教材集知識、趣味、實踐于一體,有利于創造英語情景。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營造英語氛圍,設計生活語境,如購物、問路、看病等內容,讓學生在小組中自行扮演其中的角色,身臨其境地學習英語,把嚴肅的課堂變為生動活潑的交際場所,從而形成學習高潮。
3.突出小組合作學習的重、難點。明確了學習目標之后,我們還需要認真考慮這次小組合作學習的重、難點。那么,哪些內容有必要開展小組交流、討論呢?一是有關課文的重點、難點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學生自主地探究,解決學習的重點和難點。二是可以捕捉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展開小組合作學習。
1.復習導入。例如,在教學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It’s warm today時,首先,我運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學生耳熟能詳的“漁舟唱晚”的音樂,讓學生感受到天氣預報員播報天氣預報的氛圍,引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聯想有關天氣的形容詞:warm、hot、cool、cold等,并調動起學生播報天氣預報的欲望。其次是實物教學,直觀形象,牢牢地吸引了學生,我引導各組對衣物名詞做了復習,效果良好。我把前面描述天氣的形容詞和衣物名詞進行合理的綜合,自然引到了重點新知識“Can I wear my shirt?Yes,you can.It’s warm./No,you can’t. It’s cool.”并把這些句型引入到Let’s talk的對話和實際生活中,將語言進行層層拓展,讓學生進行實際語言的運用練習。
2.預習探究。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又是自身發展的主體。課堂學習的探究中必須有充分的學生活動。教師要多為學生設計參與的內容和機會,把更多的時間和機會留給學生。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學習,獨立思考,勇于嘗試,大膽質疑,敢于自我評價,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和創造精神。例如,在學習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It’s warm today中的第一部分 Let’s talk時,我明確了重點內容,預設預習內容,找出主要句型,讓學生在小組內預習,然后熟讀。
小組預習過程為:每個人自學找出疑難,在小組內討論,分別朗讀、指正,把新的詞匯展示在黑板上。小組學習初步匯報,指正重點難點,注意強調個別重點單詞的發音。
3.展示新知。課堂教學的信息交流可分為個體、小組、集體交流,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幾種類型,英語課堂教學要做到多種交流形式的有機統一,融匯個體、小組和集體的語言操練,提高語言訓練的強度,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我根據實際,分別采取個人展示、小組展示、學生當“小老師”的展示等方式,將學生評價和小組競賽貫穿其中,以小組為主體,引領其以各種形式展示預習成果。我注重聽、說、讀、寫各項練習,并體現各個環節互相銜接。我引導學生時時刻刻處于積極狀態,對其他組學生的展示給予恰當的評價,并采取鼓勵、表揚的態度,以培養學生說的欲望。讀是英語學習的重點,我運用跟讀、領讀、指讀、分角色讀等多種方法進行訓練,并合理利用黑板,讓學生有書寫的展示。
4.拓展練習。英語課是語言實踐課,只有通過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才能學好英語。課堂教學要精講多練。課堂上大部分時間要用于語言操練,語言訓練應多樣化,訓練應突出重點。
學習是分層遞進的,語言訓練也要分層指導,讓優、中、后各層次及個性各異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
5.課堂評價。“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堂評價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關鍵。課堂上應處處體現評價,包括學生之間的互評和教師的評價,并運用于小組合作中,體現小組考核制度,及時獎勤罰懶,可以對學生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課代表每天記錄當天的優勝小組名單,每月有一次總結評論,學期末有一個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