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紅
(山東省昌邑市圍子街道宋莊初中)
初中數學新課導入技巧
◆朱永紅
(山東省昌邑市圍子街道宋莊初中)
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大環境中,通過對《全日制數學課程標準》的解讀,吸收專家的理論研究,結合教育教學實踐的體會,以數學課導入為切入點,提出了以舊引新、開門見山、聯系生活、數學故事等導入方法。
數學新課 導入技巧 課程標準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起步階段。教師授課導入得好,不僅能吸引學生,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燃起學生智慧的火花。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教學伊始的導入藝術。
所謂課堂導入,是指教師在新課或教學內容開始之前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的行為,是教學過程中的開始環節,也是創設良好課堂教學情境的重要一環。良好的課堂導入,可以鋪設橋梁,銜接舊知識與新知識,以舊知識帶動理解新知識。有效的新課導入可以揭示課題,體現教學意圖。
1.導入必須服務于既定的教學目標。新課導入一定要根據既定的教學目標來精心設計,并服務于教學目標。
2.導入必須服從于教學內容。新課導入必須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來進行的設計。
3.導入必須符合于學生的實際。《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學內容的好壞,要通過學生的學習情況來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宜采用形象直觀、趣味性強的導入方式。
4.導入必須簡潔、緊湊。教學中有許多老師,尤其是剛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只圖表現氣氛熱烈,把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都引到看熱鬧上去,一堂課下來,費時不少,收效甚微。導入是新課中的一個過渡環節,要簡潔、短小精煉。
新課導入的方法多種多樣,筆者就自身教學過程中的實踐,將常用的幾種導入方式進行說明。
(一)以舊引新導入
數學知識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表現出極強的系統性。舊知識是新知識的基礎,新知識又是舊知識的發展和延伸。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導入時找準新舊知識的連接點,使學生感到新知識不新,難又不十分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有理數的加法法則”的導入,先讓學生計算:
①4+2=
②(+4)+(+2)=
再提出計算:
③(+4)+(-2)=
④(-4)+(+2)=
⑤(-4)+(-2)=
并提問:②③④⑤題與①題比較的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學生比較后回答:五題都是加法運算,②③④⑤題的加數含有符號;①②兩題實際上是相同的。進而引出:像②③④⑤這樣的加法就是今天要學習的“有理數的加法”,它和小學的加法運算有著密切聯系。這樣從新舊知識間的聯系引入,不僅可以較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需要,喚起學習的內驅動力,也為在新的學習中調動學生通過比較、分析、發展思維和表達能力的培養打下了基礎。
(二)開門見山導入
開門見山的直接導入是最基本最常見的一種導入方式,上課一開始,教師就直接揭示課題,將有關內容直接呈現給學生,要求教師語言精煉、簡短、生動、明確、富有鼓動性,使學生產生一種需要感、緊迫感,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例如,在教學“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第一課時)時,可以在復習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般式等基本知識后,直接提出問題:“對于形如ax2+bx+c=0(a≠0)的方程,如何求解?”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特殊情形“AX2=B的解法”,然后導出新課題:“直接開平方法”。
(三)聯系生活導入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是人類生活的工具;數學是人類用于交流的語言;數學能賦予人創造性;數學是一種人類文化。”用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或為學生所喜聞樂見的學習材料,把學生熟悉、感興趣的實例作為認識的背景材料,導入課題,不僅使學生感到親切、自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盡快喚起學生的認知行為,促成學生主動思考。
如在“用正多邊形拼地板”的教學導入。我先讓學生分組去收集生活中可以見到的地磚和墻磚的圖案,介紹生活中的一個例子:一天,小新到他爸爸開的瓷磚廠里參觀,他走到樣品展覽區,發現各種不同形狀的地板磚由三角形、正六邊形、四邊形鋪成的樣板。 小新心想,怎么不見由正五邊形,正八邊形等其他形狀的地板拼成的樣板呢?學完本節課,你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了。這樣的引入,讓學生從生活中的事例入題,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想弄清楚到底是什么道理,帶著這樣的疑問進行學習,達到設問、設疑的目的。
(四)數學故事導入
華裔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崔琦先生說過:“喜歡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導入新課時講點與新課有關的數學歷史或故事或利用多媒體播放數學家的事跡,可引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甚至可給學生樹立數學學習的榜樣,增強探究精神和學習數學的毅力。
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學時,先以下面的數學故事導入。我國民間流傳著這樣的一首打油詩:
李白提壺去買酒,
遇店加一倍,見花喝一斗,
三遇店與花,喝光壺中酒。
試問壺中原有多少酒?
學生對此會產生很大的興趣,都躍躍欲試這樣的引入,既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又有利于學生從小學的學習模式向初中的學習模式進行轉化。
在實際教學中,導入的類型和方法很多。不同的年級、不同的內容有不同的導入方法。即使是同一個內容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導入。導入的方法并不是孤立的,各種方法一般都在交叉使用。現代教育家斯賓塞說:“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讓一切的教育帶有樂趣。”正確的新課引導要做到真正的“啟”而且還能“發”,以求創建和諧的教學情景,以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