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天
(河北省省直機關第八幼兒園)
淺談幼兒園音樂教學的開展
◆王旭天
(河北省省直機關第八幼兒園)
音樂教學是幼兒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教師要善于創新教學方法,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推動幼兒音樂教學的開展,培養幼兒的音樂感受能力和表現能力,使幼兒獲得健康、全面發展。
幼兒 音樂教學 滲透
音樂教育是幼兒素質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在幼兒教育情感發展、智能發展及社會發展方面均起著重要作用。據有關音樂方面的研究表明,音樂能力與幼兒年齡是同步發展的,發展最佳的時期是3~5歲。這種音樂能力一般包括音樂感受能力、音樂理解能力、音樂表現能力、音樂創造能力。那么,我們幼兒教師如何抓住這個關鍵期,充分培養幼兒的音樂能力呢?
要培養幼兒的音樂能力,首先要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因此,每一節課的導入至關重要。幼兒教師要積極利用各種形式導入新課,提高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和積極性。
1.利用故事導入課題。孩子們最喜歡的就是聽故事,根據幼兒的這一心理特點,幼兒教師可以將歌曲內容變成故事講給幼兒聽,幼兒便對歌曲內容、意義有了較深的了解,進而對這節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利用情境表演導入課題。情境表演就是教師在室內設置一定的情境,由教師或幼兒表演情節,情境表演可使幼兒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如在教歌表演《我為老人做些啥》時,我將小椅子擺成兩豎排成車形,招手讓幼兒趕快入座,我當司機把車開,“到站”后,做剎車動作。這時,我讓預先安排好的當老奶奶的幼兒上場。啟發幼兒說出該怎么做,這時的興致達到高潮,我便趁機導入課題。“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歌表演《我為老人做些啥》。”
3.利用體態語言導入課題。體態語言就是利用身體的姿勢或手勢代替語言來表達某事或某物。這樣可使幼兒產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感覺。例如,我在教歌表演《手指歌》時,我張開雙手抖動著從上方落下來,讓幼兒猜出我做的什么動作。(雨滴)我用一手在上一手在下成傘狀,讓幼兒猜出我做的什么動作(小傘)。然后導入課題,“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歌表演《手指歌》。”
4.利用直觀教具導入課題。直觀教具能激起幼兒躍躍欲試的情緒。例如,我在教打擊樂《大中國》時,我拿出演奏用的小鈴、圓舞板、鈴鼓、大鼓等,讓幼兒說出這些樂器的名字,并親自試試如何演奏,然后導入課題,“我們今學習演奏這首《大中國》。”
1.先讓幼兒欣賞歌曲。欣賞歌曲是學習歌曲的基礎,在欣賞過程中,幼兒不僅受到了樂樂藝術的感染和熏陶,而且對整個樂曲的結構、節奏有一個整體感知。
2.教師有表情地朗誦歌詞。為讓幼兒聽清楚每一句歌詞,在教唱之前,我總是先把歌詞朗誦一邊。我在教歌曲《小鳥落落》時,幼兒把“小鳥小鳥落落”唱成了“小鳥,小鳥喔喔”,其中有一個小朋友叫小琦,我幫助她糾正了多次,他還是“喔喔”。由此看來,唱歌之前的朗誦歌詞還是相當重要的。
3.啟發幼兒為歌曲創編動作。美妙動聽的樂曲,可以激發起幼兒的創作欲望,再加上教師的啟發誘導,幼兒會想出一些奇妙無比的動作。例如,我在教唱歌《太陽,您真勤勞》時,我都一時想不起該如何為歌曲編動作,因為這首歌曲比較柔和、抒情,唱的是對勤勞的太陽公公的敬佩之情以及太陽給予我們光明和溫暖的感激之情。于是,我讓幼兒聽這音樂,充分發揮想象力編動作,沒想到,我班的劉尉竟然編出一個意想不到的舞蹈。開頭是這樣的,她一腿屈膝半蹲、一腿跪地,雙手上舉,仰頭向上,然后起身,雙手波浪翻滾動作……它表演的貼切、投入,贏得了全班小朋友熱烈的掌聲。接著,一個一個地跟著她學起來。由此看來,當幼兒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發揮時,奇跡就會油然而生。
4.教師彈琴,幼兒表演唱。邊彈邊唱邊教這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過程,教師應掌握熟練的彈唱技巧,眼睛注視著全班幼兒,表情應富有感染力,能帶動起全班幼兒學習積極性。在我教唱的每一手歌曲中,都讓幼兒編上喜歡的動作。這樣的演唱,幼兒學得快,記得牢。
1.將音樂教學滲透在美術教學中。音樂與美術都屬于藝術教育。二者教學內容不同,但好的音樂作品和美術作品,都可使人的思想得到陶冶、神經得到升華。況且二者相互滲透,優美的音樂可使人想象到美的景物。反之,一幅好的美術作品,也會使人頓生音樂之感,甚至放聲大唱。因而,在美術教學中,我經常利用音樂加以誘導,使其想象力得到充分發揮。例如,我在繪畫《愛心彩虹》時,我先放音樂讓幼兒欣賞,讓幼兒說出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然后在教師的引導下,畫出對老人的關愛與體貼之情。
2.將音樂教學滲透在健康教學中。在做健康游戲時,讓幼兒機械的做動作,會使幼兒感到枯燥無味,如果放上優美的音樂會提高幼兒的興奮性,上課效果更佳。如健康課上準備動作,放上音樂,讓幼兒輕松愉快的活動一下全身各個關節。游戲過程中適當放些音樂,會增強游戲的娛樂性,鍛煉的效果倍增。最后,讓幼兒在輕輕、悠悠的樂曲聲中做整理的動作結束,幼兒會對這節課回憶無窮。
3.將音樂教學滲透在科學教學之中。科學中的數學教育具有抽象性、邏輯性、辯證性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單純的說教,會使幼兒感到枯燥無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用上一些直觀形象的教具來吸引幼兒學習。如果有時將音樂與數學教學相結合會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9的組成》時,我利用《數數歌》編成了歌詞教起來。在的過程中,歌曲中的數字可隨意調換,讓孩子在音樂聲中愉快、輕松地學到了知識。
總之,幼兒音樂教學的順利開展,提高了幼兒音樂素養,使幼兒在德智體美等各方面獲得了全面發展,有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
[1]秦光蘭.幼兒園園本課程開發的理論與實踐.
[2]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