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春蓮
(山東省煙臺市棲霞市唐家泊中學)
淺談美術欣賞在美術教學中的作用
◆邢春蓮
(山東省煙臺市棲霞市唐家泊中學)
藝術教育是任何其他學科都不能替代的,美術欣賞作為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是普通美術教育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使學生能夠認識美、理解美、感受美。
認識美 發現美 培養想象力 創造力
我國近代美學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說:“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于教育,以陶冶感性為目的者也。”美術欣賞課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對美術藝術的興趣,也能提高學生對美術作品的鑒賞能力,也是提高學生美術素質切實有效的措施。
在美術教學中進行美術欣賞教育,能讓學生學習我國優秀的民族美術遺產和優秀美術作品,讓學生初步了解中外美術的發展史以及著名的畫家、作品等,優秀的美術作品豐富了學生的視覺、感知,擴大了美術視野,發展了思維能力,使其達到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趣的目的。如在欣賞作品時,我先向學生介紹作品的創作背景、畫種、畫法、風格,從而在他們的知識領域又增添了許多美術方面的知識,他們的興趣自然而然地就提高了,比如,在《步輦圖》中學生看到了唐太宗的帝王風度,以及漢藏民族的團結。梵高的《向日葵》,學生明白了作者眼中的向日葵是光和熱的象征,是他內心情感的寫照。《溪山行旅圖》讓學生領略其作品的崇高之美,博大之懷,深厚之實,肅穆之境,領略作品中巧妙的大小對比,動靜對比,墨色的千變萬化,領略大自然的瑰奇壯麗。《父親》讓孩子們感到了人物的飽經滄桑,以及樂觀和堅韌的精神世界。美術欣賞課可以啟迪學生的智慧、陶冶愛國主義情操、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達到德育教育的作用。
美術欣賞教學能使學生在認識、教育和審美等方面得到相互聯系、相互促進,從而提高學生的美術感受力和表現力;培養他們的美術興趣和愛好,養成欣賞作品的好習慣。美術欣賞課不能一味的領著學生欣賞,正確的方法是讓學生邊賞邊悟,這種體會和感想是在欣賞過程中的一種創造活動,要挖掘作品中最美、最感人的地方,并作深刻的體會分析,才能培養認識美,發現美的能力,才能完成美術欣賞的任務。中學美術教材中的欣賞部分,有大量的中國歷代以來各種代表性的美術作品及圖片資料,如彩陶、青銅器、秦兵馬俑、壁畫、帛畫等,這些欣賞在很大程度上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著作品表現出來的永恒的美,在欣賞中認識美、領略美,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的表現出了較高的審美趣味與感受。育人之效果在欣賞、提問當中使學生達到明辨是非、知善惡、辯美丑,從而使學生達到人格完善的目的。學生認識美、發現美的能力提高了。
黑格爾在他的《美學》中指出“最杰出的藝術本身就是想象”,教師要深刻的認識這一點的重要性,教師在美術活動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獲得豐富美術常識,提高他們的美術審美、感知和鑒賞力。欣賞教學把多種題材、體裁、形式、風格的古今中外優秀作品綜合到一起,培養學生對美術作品進行分析、結合、理解的能力,獲得了豐富美術常識,也提高了他們的美術審美、感知、表現和鑒賞力。例如,在分析《步輦圖》中老師先提出畫中人物的表情、神態生動嗎?它反映了怎樣的時代審美特征和暴露了怎樣的階級局限性?學生在熱烈的討論和師生互動中進行總結,并獲得滿意的結論,在以后的作品欣賞中,學生就可以觸類旁通、有的放矢達的自己欣賞一幅作品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開拓他們的思維,開闊他們的視野,使學生不斷接受美的熏陶和教育。這樣,學生所上的美術欣賞課就不再是枯燥的、一味聽的欣賞課,他們從中學到一些趣味性的知識,同時也培養了他們欣賞美、發現美的好習慣。
在美術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裝備是教學的必然要求,并逐漸成為主流教學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我運用大量的課件和視頻,向學生展示古今中外的優秀美術作品,這樣的效果是非常的直觀和實用,這是光看課本圖片所不能比擬的,經過這學期的美術欣賞課,以多媒體教學手段為主要美術教學手段運用后,對于教師和學生,雙方都覺得運用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方法比較好,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也大大提高,改變了被動接受知識的態度,把過去只能“看得見,摸不著”的單調傳統教學形式,變成了現在能和學生互動的“有聲有色,有動有靜”的教學模式,同時激發了學生對美術課的學習興趣,發展了思維,開拓了視野,老師也取了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審美能力等得到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
總之,美術欣賞作為美術課的一個主要內容,美術欣賞使美術在素質教育中得到真正的發揮,使其能對學生的智慧和心靈產生綜合的影響,它最終使學生的素質得以全面發展,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但在進行美術欣賞教學時也應注意以下問題:第一,教師自身要提高對欣賞課的認識,對作品有全面的了解。做好備課,以便確保教學效果;第二,欣賞有重點,一些作品應以技法和特殊為主,比如風景作品和靜物畫。在欣賞藝術特色時也要教會學生領會作品主題,重點應放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上;第三,欣賞的內容切勿過于高出學生水平,教師應以少講為主,給學生欣賞能接受的直觀的內容,比如作品的用色和構圖等;第四,給學生欣賞的時間不可太長,內容也不能太濫,否則會讓學生感覺厭倦;第五,欣賞作品后需要檢查和總結,可通過提問、談話等方法實施。通過復習鞏固,提高學生記憶。
[1]曹冰.淺談美術欣賞在美術教學中的作用[J].現代教育科學,2007,(02):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