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康杰 胡志超 游兆延 張延化 王建楠
摘要:在花生摘果機摘果過程中,由于劇烈的振動,經常會引起摘果機零部件毀壞及機器的故障。為研究是否發生共振,首先利用三維繪圖軟件Inventor對摘果機機架進行參數化實體建模,接著通過接口將模型導入ANSYS軟件中進行模態分析,得到機架前6階的振動頻率分別為24.783、29.496、34.483、42.197、64.033、72.378 Hz,并得到相對應的各階振型云圖,分析出了其固有頻率及振型對應的機架變形情況,為后續的減振分析和機架優化提供了理論依據。
關鍵詞:花生摘果機;機架;實體建模;模態分析;固有頻率
中圖分類號: S225.7+3文獻標志碼:
文章編號:1002-1302(2016)08-0407-03
花生作為我國最大的油料作物之一,為減輕農民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研制了半喂入花生摘果機,可實現收獲過程中最重要的摘果作業,對實現花生機械化收獲有重大的現實意義[1]。但是工作過程中整機的劇烈振動,會導致機器零部件的斷裂和機器故障,從而降低了工作效率,嚴重制約了摘果機的廣泛推廣。機架作為主要承載部件,不僅承載著動力部件和各種傳動鏈、夾持鏈、摘果輥等工作部件,而且會受到外界不同的激勵,當激振力頻率和機架的某階固有頻率接近時,機架就會產生劇烈的振動[2-3]。
模態分析是研究結構動力特性一種近代方法,通過模態分析可以得到系統固有頻率和振型,從而有效地指導工程設計[4]。本研究利用三維建模軟件Inventor建立摘果機機架的三維模型,然后導入ANSYS軟件對機架進行自由模態分析,了解其結構特性,得到了前6階固有頻率和振型,并輸出各階頻率的位移云圖,得到其對應的振動變形情況,為摘果機機架的設計和優化提供理論基礎。
1模態分析理論
振動模態是彈性結構固有的、整體的特性,包括結構固有頻率和振型分析[5]。通過模態分析,可以分析出結構的振動特性,從而有效地避免機構由于共振引起的強振[6]。通常,高階振型對結構動態特性的影響不明顯,選取低階振型進行分析[7-8]。
在模態分析時,假定結構的自由振動是多自由度且無阻尼時,它的動力學微分方程可以表示如下:
2建立機架模型
半喂入花生摘果機的機架尺寸:長×寬×高為200 mm×88 mm×115 mm。整機主要由3個部分組成:動力部件汽油機,采用雅馬哈MZ175R,其額定功率為3.3 KW,轉速為1 800 r/min;摘果輥的主要尺寸為長度1 200 mm,滾筒直徑 1525 mm,工作轉速371 r/min,每個摘果輥上配有6個葉片,兩摘果輥相向、同速轉動,完成摘果過程;夾持鏈采用齒輪鏈,由電機通過帶傳動和齒輪傳動提供動力,夾持輸送速度為 1.025 m/s。
2.1機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由于ANSYS軟件三維建模功能較薄弱[12],而一個模型的建立直接影響著模態分析結果的精確性,利用三維軟件Inventor 對整機機架進行實體建模,在相接觸的地方設置其為焊接點。為了在分析時劃分網格方便,提高計算效率,略去一些對模態分析影響不大的輪廓線、小圓孔、倒圓角等細節[13]。建立的摘果機機架模型如圖1所示。
通過Inventor 和ANSYS 的無縫接口,將三維模型直接導入到ANSYS 軟件中進行仿真試驗[14],添加材料屬性,選擇Q235結構鋼,它的主要力學力學性能為:屈服極限為 235 MPa,泊松比為0.3,質量密度為7 850 kg/m3,彈性模量為210 GPa。導入后的模型如圖2所示。
考慮到摘果機在工作時4個角鋼和地面相接觸,為近似模擬它的工作狀態,應設定4個角鋼為固定約束。其他各零部件的接觸選擇默認設定bonded,由于是對機架靜力學模態分析,所以預應力為零。
根據模態分析理論可知,在對機架進行模態分析時,低階振動對機器結構的影響較大,決定了它的動態特性,所以結合摘果機工作的實際情況,取前6階的模態進行分析,設定模態數為1~200,其他選擇默認選項。
3結果分析
對摘果機進行模態分析,其結果主要包括2個部分:前6階振動頻率圖和對應的振型云圖。圖4為摘果機機架模態分析的前6階模態的固有頻率柱狀圖,右邊顯示其對應數值。
架前后方向振動方向一致,最大變形量發生在機架上端。
根據圖10變形量可知,最大變形量為12.67 mm。由動態圖可以看出,振動方向是機架兩側在寬度方向的扭動,但前后振動的方向相反,最大變形量發生在機架上端。
4結論
通過建立半喂入花生摘果機架的有限元模型,將模型在ANSYS中進行模態分析,得到了機架的前6階固有振動頻率和振型云圖,通過分析各階云圖和動態圖形變化,得出各階頻率對應的振動趨勢。
在得到固有頻率后,結合發動機的工作頻率和其他工作
[FK(W14][TPCKJ10.tif][FK)]
部件的工作頻率可知,除了發動機其他工作部件的頻率遠低于1階固有頻率,不會引起機器的共振,而發動機的工作頻率30 Hz與二階頻率29.9 Hz相近,說明發動機工作時會引起機架的共振。
通過模態分析,為機架的后續改進提供了理論基礎。在機架設計過程中,可采用高強度的材料,在易變性的結構處,采用筋結構對其進行加固,均可提高機架的剛度,為保證整機工作過程中穩定性、可靠性、高效性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胡志超,王海鷗,彭寶良,等. 半喂入花生摘果裝置優化設計與試驗[J]. 農業機械學報,2012,43(增刊1):131-136.
[2]孫康,王軍鋒. 刮板式花生脫殼機機架的模態分析[J]. 農機化研究,2013(6):66-69.
[3]司景萍,韓璐,任慶霜,等. 基于ANSYS的自卸車副機架結構模態分析[J]. 內蒙古工業大學學報,2011,30(3):328-333.
[4]郭昌進,楊喜,王金麗,等.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甘蔗葉粉碎機機架模態分析[J]. 農機化研究,2014(8):23-26.
[5]劉九慶,羅龍,任長清,等. 移動嚙合式青飼料顆粒機設計及機架模態分析[J]. 農機化研究,2014(6):65-69.
[6]權龍哲,佟金,曾百功,等. 玉米根茬收獲系統的有限元模態分析與試驗[J]. 農業工程學報,2011,27(11):15-20.
[7]劉選偉,金亮,王景立,等.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深松機機架模態分析[J]. 農機化研究,2015(5):29-32.
[8]傅志方,華宏星. 模態分析理論與應用[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0.
[9]徐良,王艷曉. 基于NASTRAN的玉米播種機機架振動有限元模態分析[J]. 農業工程,2012,5(2):59-62.[ZK)]
[10]申秀敏,刁金冬,李進,等. 轎車車身頂棚的有限元模態分析[J]. 車輛與動力技術,2011(2):42-45.
[11]王艷曉,徐良,梅益. 山地小型玉米播種機機架有限元模態分析[J]. 農機化研究,2013(6):70-72,116.
[12]徐兆華,崔志琴,張騰. 基于ANSYS的6300柴油機曲軸的模態分析[J]. 煤礦機械,2012(2):102-103.
[13]李耀明,孫朋朋,龐靖,等. 聯合收獲機底盤機架有限元模態分析與試驗[J]. 農業工程學報,2013,29(3):38-46.
[14]凌桂龍,李戰芬. ANSYS 14.0從入門到精通[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