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文,王紅梅,孫 瑛,何 馨
?
.護理園地.
軍隊醫院聘用制護理人員職業高原真實體驗的質性研究
李東文,王紅梅,孫瑛,何馨
軍隊醫院;聘用制;護理人員;職業高原;質性研究
職業高原是指個人職業生涯中的某個階段,在此階段中獲得進一步晉升的可能性很小的一種狀態[1]。護士職業高原是護士職業發展中暫時或永久的停頓現象,處于職業高原的護士認為自己不管多努力,都難以提高自己的護理技術水平及職位,出現對專業新技能追求的疲倦[2]。當前,由于軍隊醫院編制體制改革,使得軍隊醫院護理人員以聘用人員為主,加之工作壓力大、風險高、發展前景有限等原因,使得軍隊醫院聘用制護理人員職業高原期過早到來。本研究采用質性研究中的現象學研究方法,深入探究軍隊醫院聘用制護理人員職業高原現狀和內心體驗,以期為完善軍隊醫院護理人才隊伍建設提供相關的決策依據。
1.1研究對象2014年8~12月,采用目的抽樣法選取成都軍區6所軍隊醫院(駐地分別在云南、貴州、成都三地)的32名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采用目的抽樣法,每所醫院選取5~6名護士。入選標準:(1)聘用制護理人員;(2)大專及以上學歷;(3)年齡≥30歲,護師及以上職稱;(4)善于表達自己的感受,自愿參與本研究。其中男性2名,女性30名;年齡30~49(39.25±5.42)歲;從事護理工作6~25年;學歷:碩士3名,本科14名,大專15名;職稱:護師15名,主管護師12名,副主任護師5名。按受訪順序對研究對象編號N1~N32。
1.2研究方法
1.2.1資料收集采用半結構深入訪談法,對研究對象進行面對面一對一訪談。訪談提綱由研究小組成員在全面文獻檢索的基礎上反復討論形成,列出5個開放式問題:(1)您經歷過職業高原嗎?(2)您對自身職業高原有怎樣的認識?(3)您認為是哪些原因造成了職業高原?(4)職業高原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怎樣的影響?(5)您覺得有哪些措施可以應對職業高原?在訪談中,研究者除對受訪者進行訪談提綱的詳細解釋說明外,不對其施加任何誘導或干預,對受訪者的任何回答不做評判。每名研究對象訪談時間控制在30~40 min,以錄音筆的形式記錄訪談內容。
1.2.2資料分析采用Colaizzi分析法及質性研究分析軟件QSR Nvivo8.0中文版對資料進行分析,Nvivo軟件編碼主要分為自由節點和樹狀節點兩種。具體步驟如下:(1)仔細閱讀錄音轉錄后的文本,深入理解訪談對象所提供的信息;(2)逐段逐句地分析轉錄文本,摘錄出有意義的陳述并標記為自由節點;(3)進一步歸納和提煉意義,尋找意義的共同概念或特性,形成主題、主題群,并建立樹狀節點,將主題聯系到護理人員職業高原形成完整的敘述;(4)陳述構成該現象的本質結構,并將各個主題和主題群出現的頻次記錄下來,形成量化數據,進行描述分析;(5)將研究結果返回受訪者,驗證內容效度。
2.1研究對象職業高原分析
2.1.1主題群1:內容高原多數受訪者提到的第一個突出問題就是:看不到個人成長機會或進步發展的空間,從而導致她們對護理工作產生厭倦情緒。這與Bardwick[3]所定義的內容高原一致。Bardwick認為,內容高原是指:當員工掌握了與他(她)的工作相關的所有技能和信息之后,缺乏進一步發展知識與技能的挑戰,而出現的一種個體職業發展上的停滯狀態[3]。如受訪者N13:“醫院的管理者很少重視護理工作,也很少提供針對護士能力發展的培訓。即使能夠參加自學考試,也經常受到工作時間和精力的制約。”受訪者N17:“醫院現在可以公派留學了,但派出去的都是醫生,醫院選拔培養的兩批研究型人才培養對象沒有一個護士,這讓我和我的同事感到護士不光社會地位低,在醫院也沒有地位。所有這些都讓我們厭倦,我想這是我們遇到的最大的瓶頸。”薪酬與晉升是多數受訪者談到的第二個重要問題,受訪者N22:“每天的工作量與得到的回報不成比例,特別是與地方護士相比,同工不同酬,并且在軍隊醫院,我們聘用護士的職稱晉升也是個大問題。想到這些,就會讓我們進退兩難,想前進卻看不到方向和希望。”
2.1.2主題群2:個人高原處于職業高原期的受訪者提到,他們遇到的另一個主要問題是來自工作和家庭的沖突,也就是Bardwick所定義的個人高原[3]。個人高原主要是指因個體生活上的靜止,而導致個體職業發展上的停滯。7名女性受訪者認為很難處理工作和家庭的平衡。受訪者N9是工作12年的主管護師:“我才35歲,我想我已經遇到了職業高原。醫院對護士的要求越來越高,各種考核、加班不斷,沒有過多的精力照顧家人和孩子,家人經常埋怨,我感到自己身心疲憊。”受訪者N11:“我經常在休息的時候被叫來加班,家人對此很不理解,并且工作三班倒,孩子也照顧不到,不知道該怎么辦。工作那么久了,辭職又不甘心。”多數受訪者認為,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是衡量事業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如果不能很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的關系,成功的感覺就會減弱,從而導致個人職業高原。2.1.3主題群3:結構高原結構高原是因組織結構的不合理,而使員工職業發展受到限制形成的職業高原。多達19個受訪者認為不斷進步是事業成功的一部分,而他們的身份(聘用人員)對其事業成功有限制。受訪者在其30多歲的時候就已經到了職業生涯的最高點,很多人不知道接下來的職業生涯中,應該怎么做才能有更大的發展。在受訪者中,這是一個突出且普遍的現象。受訪者N21:“在職業生涯的道路中,我們很多同事都看不到機會在哪里,醫院也從來沒有在這方面給我們提供過指導。我經常考慮要不要重新在地方醫院找一份工作。”受訪者N3:“我是一名聘用護士,當護士長曾經是我的最高目標。當我實現了這個目標,我對于將來的職業前景依然感到很不安,要面對來自高學歷年輕護士的威脅,他們起點高,發展后勁強。”同樣地,還有3位高級職稱護理人員,盡管從資歷、職稱和工作經驗上都有著明顯的優勢,但由于軍隊醫院體制改革的不確定性,對于未來的職業發展依然感到迷茫。
3.1軍隊醫院聘用制護理人員職業高原狀況在本研究的32名受訪者中,21名已經經歷過或目前正在經歷職業高原狀態。他們都經歷了Bardwick提出的3種不同類型的職業高原狀態——結構高原、內容高原和個人高原[3]。受訪者所經歷的職業高原類型與她們人生和事業所處的階段有關,也與其個人對事業和成功的定義有關。結構高原與對成功的客觀定義有關,如事業停滯不前;而個人高原和內容高原與對成功的主觀定義有關,如不能很好地處理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或者缺少個人成長和發展的空間,與Heslin[4]的觀點一致。
3.2應對策略分析
3.2.1加強聘用制護理人員的職業生涯規劃管理職業規劃是個人結合組織需求,制定所要從事的工作目標、確定實現目標手段的不斷發展過程[5]。對護理人員來說,當職業高原現象出現時,護士會感到護理工作前景暗淡,對工作失去熱情,不再追求進步和發展。本研究顯示,大多數聘用制護理人員認為,醫院能夠幫助其渡過職業高原期,他們希望醫院能定期組織職業生涯規劃相關的培訓,明確職業目標,同時提供必要的心理社會支持以應對職業高原期。因此,醫院管理部門應重視聘用制護理人員的職業生涯規劃管理,為他們的職業發展提供更多的培訓和發展空間。本調查結果顯示,很多受訪者在30歲出頭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了科室的業務骨干,但他們仍然有強烈興趣獲得職業支持訓練。此外,本研究也發現,一些高級職稱護理人員的經歷和體驗能夠幫助年輕護士渡過職業高原。受訪者N6:“目前醫院對于新入職護士的培訓和關注較多,對于我們這些工作5年以上的護士關注很少。我覺得醫院應該經常組織一些培訓或者內部工作人員之間的交流,我認為同事之間的經驗分享交流是很重要的,由熱愛這份工作并且在這個崗位上做得很好的人現場宣教,更能激發我們的工作熱情和斗志。”
3.2.2重視聘用制護理人員的職業心理需求本研究表明,薪酬待遇低、職稱晉升困難、缺少進一步學習的機會、缺乏個人成長的空間等,都會促使護理人員職業高原期提前到來。大多數的受訪者雖然在團隊中達到了較高水平,但他們仍然高度重視工作中的變化,追求有挑戰性的工作,重視個人的進步和專業的發展。當這些沒有在職業中展現的時候,他們就會感到失望、不滿意、甚至對工作感到厭倦。這是一個需要醫院管理者認真思考的問題。因此,建議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醫院管理者可考慮薪酬改革,努力提高聘用制護理人員的福利待遇,使其感到付出與獲得相平衡,激發其工作熱情。同時,積極為護理骨干人員提供外出學習交流和深造的機會,并將此作為一種獎勵。
[1]鐘玉杰,王敏,周艷.護理人員職業高原現象及其相關因素的研究進展[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9,26(6B):21-22.
[2]李新華,高燕紅.護理人員“職業高原”現象分析及應對策略[J].護理學報,2006,12(13):61-63.
[3]Baruch Y.Career development in organizations and beyond: balancing traditional and contemporary viewpoints[J].Human ResourceManagement Review,2006,16(11):125-138.
[4]Heslin P.Conceptualising and evaluating career success[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5,26(13):113-136.
[5]周榮慧,郭秀花.護士職業倦怠研究的現狀與展望[J].中華護理管理,2007,7(2):57-59.
R 473.82
A
1004-0188(2016)03-0311-02
10.3969/j.issn.1004-0188.2016.03.030
610083成都,成都軍區總醫院護理部
王紅梅,E-mail:418929116@qq.com
(2015-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