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味語文趣味考
——2016年中考語文趣味題類析
□石小兵

語文是豐富多彩的,語文的學習與考試同樣是有趣的、多元的。盤點2016年各地語文中考試卷上的一些趣味考題,同學們一起來探究:這些考題“趣”在哪里?其內容與形式和常見的考題有何不同?
例1(2016·宜昌)古人造字,源起象形,依樣畫葫,栩栩如生。請將下列古體字的序號對應填入簡體字的括號中。

A.繭() B.鳥()
C.乳() D.水()
解析:此題考查考生辨識古體字和形象思維的能力。命題旨在引導考生關注古體字,學會辨識古體字。辨識時要通過象形去猜測漢字。
【參考答案】A.③ B.① C.④ D.②
例2(2016·呼和浩特)在第一個括號中填上一個字,使每項成為一個成語;接著在第二個括號中解釋所填的字。
(1)惟妙惟()()
(2)不()()無術
(3)相形見()()
(4)不()()之客
解析:此題考查考生語文知識的積累與運用。同時也提醒考生平時要多注意積累,只有做到“厚積”,考試時才能“薄發”。
【參考答案】(1)(肖)(相似)(2)(學)(學識、學問)(3)(絀)(不足、不夠)(4)(速)(邀請)
例3(2016·北京)下面是利用漢字結構創作的一幅窗花。這幅窗花中有四個跟“口”有關的漢字。請你將這四個字填入下面的方框內,組成一個表達人生態度的四字短語。


解析:通過觀察,這幅窗花中有四個跟“口”有關的漢字,分別為“吾、唯、足、知”。然后,依據“人生態度”來組合,連起來應該是“唯吾知足”。
【參考答案】唯吾知足。
例4(2016·泰安)填寫出歇后語的后半截。
(1)泥菩薩過河——
(2)啞巴吃黃連——
(3)徐庶進曹營——
解析:歇后語是人們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它一般由兩個部分構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謎面,后半截是解釋、說明,像謎底,中間要用“——”來分隔。具體解答時,首先要充分領會前半截意思,然后根據領會的前半截意思再去猜想后半截要表達的本意。
【參考答案】(1)自身難保。(2)有苦難言(有苦說不出)。(3)一言不發。
例5(2016·成都)六本語文書中,無數經典人物令我們難忘。請仿照示例,在下面的課文人物中,任選一個,寫一段話。(不要求句式完全一致)。
王幾何(《王幾何》)
老頭子(《蘆花蕩》)
香菱(《香菱學詩》)
奧楚蔑洛夫(《變色龍》)
示例:
泥人張:一門最底層的手藝,讓人忘記你的真名;你用一團泥巴,找回了尊嚴。
解析:此題屬仿寫題考點,考查考生對課本中人物的掌握情況。同時也引導考生要重視課本,只有對課本中的經典人物有所了解,才會作出中肯的評價。仿寫時,要分析例句的句式及內容特點,確定仿寫對象,然后,仿照示例寫出對人物的評價。
【參考答案】①王幾何:一手最標準畫技,讓人給了你形象的綽號;你用幽默風趣,傳授做人的道理。②老頭子:一個最平凡的船夫,沒人記得你的名字;你以機智勇敢,成為孩子眼中的英雄。③香菱:一個普通的女子,沒人相信你能寫好詩;你用你的癡迷,寫出優美的詩篇。④奧楚蔑洛夫:一個平凡的巡警,人們有困難會尋求你的幫助;你卻因你的勢利眼,成為了天大的笑話。
例6(2016·北京)下面適合春節張貼的上聯和下聯分別是()

解析:此題考查考生對對聯知識的掌握情況。從用途上來分,對聯可分為春聯、喜聯、壽聯、挽聯、裝飾聯、行業聯、交際聯和諧趣聯等。通過辨識B、E是婚嫁聯,D、F是祝壽聯,A、C才是適合春節張貼的對聯。最后根據對聯平仄的特點,A應為上聯,C應為下聯。
【參考答案】A C
例7(2016·德州)2016年6月11日是我國第11個“文化遺產日”,今年的主題是“讓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生活”。下圖是一對母女在微信中的對話,請你發一條留言表述自己的觀點。要求:觀點明確,有說服力。

解析:此題考查考生語言表達能力。作答時,要讀懂母女在微信中的對話,母女對話的重點,即女兒不愿意跟母親學戲。圍繞“讓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生活”這個主題來表述自己的觀點,即對傳承戲曲(文化遺產)的看法。注意表述要中心突出,觀點明確,有理有據,語言通順優美。
【參考答案】示例:蓮步輕移,自成小橋流水,鳥語花香;冋眸巧笑,便是風華絕代,儀態萬方。開嗓乍唱,傾瀉一泓清泉;水袖一甩,攪動萬頃碧波。美得自信,美得高貴。那跨越百年的歷史,那古老神秘的傳承,不能因為我們的無知而斷流,不能因為我們的冷漠而消散。愛她吧,像愛你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