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立新
(秦皇島市山海關區市場服務中心,河北 秦皇島 066200)
食品安全是人民最為重視與關注的問題之一,目前我國已進行了許多針對食品安全法律規制的研究,但從行政法的角度探析的卻很少,為數不多的幾項報告所講解的問題均比較片面,因此筆者針對我國的具體國情,對我國食品安全監督行政執法體制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
商務執法不僅包括含商業、經濟等行業的商務流通環節的執法檢查環節,還包括生豬屠宰執法檢查、酒類流通環節執法檢查、加油站經營許可和安全條件檢查等。商務執法作為關乎老百姓的生活、直接與老百姓交流的國家執法平臺,可保障國家法律法規的執行。
《食品衛生法》中規定,食品是提供給人類食用或飲用的成品熟食或制作食品的材料。食品安全監督行政執法、監管都是經過國家政府授權的法律機構,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需要,現已轉變成為現代行政權的重要組成部分[1]。
行政執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行政執法主要是指行較為抽象的政執法行為與較具體的行政行為的整合;而狹義上的行政執法則主要是指行政主體依法對行政相對人采取的具體的行為,這種行為可能會影響到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但行政部門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是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2]。生活中最常見的執行措施一般指的是狹義上的行政執法。
目前我國食品監管中,食品檢驗、檢測能力與技術不足,制度在透明和監督方面還存在一定的欠缺。食品檢驗與檢測所涉及的儀器均為精密的化學類的儀器,價格、成本相對較高,導致一些地方或小城鎮的食品監管部門無法承擔,造成部分地區食品檢驗、檢測能力與技術不足,嚴重影響當地的食品檢測與檢驗。同時,在當地人民的食品安全衛生上埋下了隱患。
對于地方食品安全執法部門而言,由于食品安全法實施時間不長[3],人們對食品安全法的意識還比較薄弱,特別是在我國較為偏遠的城鎮、鄉村,人民的普遍素質不高,在執法人員執法的過程中很可能遇到一些群眾抗法等行為,而地方的警力相對比較薄弱,導致地方食品監管部門執法能力上的不足。
在現在的社會中,食品商品鏈條相對復雜,一種食品中可能包含多種不同的材料,而提供材料的商家也會涉及多家。一旦出現食品安全上的問題,除依法處置銷售食品的店家或個體外,還要抓其食品安全問題的根源,找到出現問題的具體食材和環節,這不僅會大量增加工作量,而且調查起來相對麻煩。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食品逐漸走向數字化、企業化的管理模式,統一生產、統一發售使食品在發售后,一旦出現問題將會很難召回。一方面是發售的地區涉及較為廣泛,給召回帶來一定的困難;另一方面是個別黑心的商家,為一己之私賺黑心錢,故意不召回商品。這給食品召回制度實施增加了難度。
確保體制的架構和各個執法體制應該遵循的基本思想,它是整個執法體制的靈魂載體,對于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監督行政執法體制十分重要。
在保證體制完整的同時,盡量精簡體制,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我們在執法的過程中,真正要面對的是生活中的老百姓,他們的知識水平可能未達到一定的高度,在體制制定的過程中,應盡量讓體制變得精簡、易懂,可大大推進我國關于食品衛生安全法的普及。
時代在不停地發展與變化,要適應社會的變化,就應該不斷追求發展。在發展與研究的過程中一定要多多觀察現實中食品安全所存在的實際問題。一切都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實際的問題去尋找對應的解決方案,達到最佳的效果。
目前,雖然人們都十分關心食品安全問題,但由于食品安全法實施時間不長,還未建立較為完善的整套執法機制,我國社會食品安全執法部門在執法制度、執法力量等尚未及時跟進到位,工作中還面臨著一些實際困難和問題。食品安全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要為完善食品安全監督行政執法體制做不斷地努力。
參考文獻:
[1]楊維娜.食品安全監管行政執法體制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07.
[2]袁曙宏.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綱要的讀本[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3]姜明安.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