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鳳
(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西安 710300)
《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改革實踐
郭永鳳
(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西安 710300)
摘要:《機械制圖》是機械工科類學生都必須學習的一門基礎制圖課程,為了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實踐能力,改變以往教學中存在的弊端,現利用多媒體課件和改變上課形式提高學生的上課理解能力,課堂上師生互動思考,改變以往學生空間思維能力差、動手作圖能力低下的現象,通過課堂的改革使同學增加對制圖課程的興趣。
關鍵詞: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改革
1引言
機械制圖是所有的高等院校工科類學生必須學習的一門課程,該課程主要介紹作圖的時所必須遵守的規則,機械制圖是工程師利用圖紙來表達自己對機械零件的設計生產要求,是工程界的語言,這門課程是主要是培養學生的三維空間想象能力以及基本的作圖能力,不僅能夠讀懂圖還必須能夠畫出圖。
機械制圖所介紹的知識為學生后期的學習專業課和做課程設計都是必備的基礎知識,對學生的后期發展影響巨大,雖然現在主要使用電腦CAD三維作圖軟件,但是傳統的機械作圖是所有制圖的基礎。為了使學生更能適應以后的工作,靈活的運用自己的知識,針對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弊端進行改正,提升教學課程的整體水平,將來更好地培養出更多的工科類人才。
2機械制圖課程存在的問題
由于在招生時各省學生的學習程度不同,有的學生程度稍好一些,有的學生學習程度稍微差一些,老師在上課時不能夠兼顧所有的學生,只能按照學校規定的統一的標準進行授課,并且在招生過程中,學生人數過多,學校的實驗教學設備過于老舊,嚴重影響了學校的教學質量,在學校設備嚴重缺乏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能夠單純的靠自己的想象,不能動手很難理解,并且課堂上機械制圖包含的理論知識較強,學生只是呆板的看著屏幕,有時甚至出現瞌睡、逃課、早退的現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枯燥、沒有興趣,考試能混過關,學生出勤率低,最終學生的自身專業技能低,最終難以適應社會的發展。
3機械制圖教學內容的改革
傳統作圖與現在作圖手段比較。在進行機械制圖的教學內容改革時必須明確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根據21世紀機械制圖的教學目標進行確定,機械制圖是工科類學生最初學習的一門專業基礎課,零件圖紙是工程設計師和生產工人信息傳遞的橋梁,是工程界技術交流的載體,每一個從事機械類行業的技術工人都必須熟練掌握有關的基礎知識。機械制圖是學生邁向社會工程讀圖和作圖的基礎。
傳統的作圖和今天的作圖手段略有不同,傳統的作圖方法主要是手工作圖,這對于作圖者的技術要求極高,不僅要細心認真,還要記住標題欄尺寸、各種線的格式以及各類符號,有時候畫好一張圖需要一周甚至半個月,而今天,各類作圖軟件的開發,使得作圖效率有很大的提高,雖然學生的記憶壓力有所減少,但是機械制圖仍然是軟件做圖的基礎,隨著計算機作圖軟件的發展,在教學內容上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
4機械制圖教學內容改革
4.1計算機制圖的改革。在教學改革過程中一定要加深對計算機作圖的教學,教師在進行授課時應當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在學生牢牢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選擇一種計算機作圖軟件,把相關的操作說明傳授給學生,多留些時間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一些零件圖形,加重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教師多給學生布置一定量的課下作業,并及時督促學生完成,直至完全用計算機來繪制機械圖。
4.2教學內容的調整。現在計算機已經非常普及并且各類作圖軟件已經做的非常完善,但我們還是不能放棄手工繪圖,計算機繪圖軟件是在收工繪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圖板和丁字尺的發展和延伸,只有更好的熟記收工繪圖的各項規則和知識才能夠更好的學習計算機繪圖,所以在教學上可以對兩部分知識穿插來學習,或者進行適當的刪減。在掌握這些基本的知識外就能很快的用計算機作圖,在教學中應時刻記住手工作圖是基礎,計算機作圖是提高,一旦基礎不牢固,計算機作圖也很難完成。
4.3加強學生的練習。教學中一定要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老師教的再多如果學生課下不練習最終還是不能掌握知識,大量的習題是學習制圖的最佳捷徑,在練習冊的配備方面,學校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改革練習冊,編寫的習題集要與教材內容相配套,同時對課后習題的合理選擇安排學生完成,使理論的學習與制圖的學習同步,學一部分,練一部分,真正做到理論知識和動手操作能力訓練并重,并每節布置相應的作業并且老師及時的督促學生按時完成上交。
4.4教學方式和手段的改革。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使用多媒體動畫來模擬復雜機械的運動軌跡,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興趣,由于課堂上大部分都是學生利用理性思維進行思考,所以適當的插入動畫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較深的知識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或者在課件中插入網頁,及時的向學生傳播最新的機械知識,教學更趨向多元化。
5結束語
通過本次的機械制圖課程改革,對大多數的學生對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為了使得更多院校的學生取得良好的成績,應當堅持課程教育的改革。主要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變革。通過對機械制圖課程教育的改革進行研究,得出目前在課程上的改革正是順應了教育界的發展趨勢。在課程改革中使用多媒體技術解決對于授課中出現的問題,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和理解能力,對于課程中出現的偏難的、偏深的知識適當的根據國家教育大綱進行刪選,或者自己院校組織老師編撰符合自己學生的教材,適當的進行課程教學的改革,這樣既能體現教學的科學性,保證核心的內容符合國家要求,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涂小華,王翠芳,朱建新.基于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高職《機械制圖》課程教學研究[J].江西化工,2011(3).
[2]將新建.機械制圖教學靈魂剖析[J].現代企業教育,2007(7).
[3]方小菊,陳繼清.高職院校機械制圖與CAD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4).
[4]李雨桐,閆成新.《工程制圖》教學實踐中綜合培養學生工程表達能力的探討[J].裝備制造技術,2012(10).
中圖分類號:G4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12-026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