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松江,楊一帆
(湖南農業大學,湖南 長沙 410128)
大數據時代食品監管模式創新性研究
吳松江,楊一帆
(湖南農業大學,湖南 長沙 410128)
以大數據為時代背景,通過研究食品監管制度,創造性地提出企業定制監管模式。大數據是一種對海量數據處理分析的技術手段,將大數據的手段運用到食品監管中,建立企業數據庫、數據共享平臺和數據公開平臺,對食品企業數據進行收集與挖掘,為企業定制個性化的監管模式,有針對性地進行監管,優化監管資源的配置,提升監管效能。
食品監管;大數據;企業定制
食品安全是關系到民計民生的重大問題,近年來我國進入了食品安全問題的高發時期,“毒牛奶”“毒膠囊”“毒生姜”等各類危害人體健康的問題食品層出不窮,縱觀整個世界的發展史,不難發現,發達國家大都經歷了食品安全問題的高發期,這是一個普遍的世界性難題。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食品的要求也從“食品數量的安全”轉向“食品質量的安全”,人民對食品質量安全提高要求的同時,對食品安全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食品監管的主體—政府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更好地發揮監管效用,為人們的生命健康安全保駕護航。
進入21世紀以來,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使人類對數據的處理與分析能力得到極大的提升,世界范圍內對大數據的研究與應用不斷加深,牛津大學教授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在其著作《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和思維的改變》中闡述了大數據的基本概念和特點,大數據給人們在思維、商業和管理領域帶來變革,維克托也因此被譽為“大數據商業應用第一人”,并斷言史無前例的大數據時代已經到臨。
學術界對大數據的定義與界定并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大數據科學家John Rause提出一個簡單的定義:大數據指任何超過了一臺計算機處理能力的數據[1]。維基百科對大數據的定義是指所涉及的資料規模巨大到無法透過目前主流軟件工具,在合理時間內達到擷取、管理、處理并整理為幫助企業經營決策更積極目的的資訊[2]。總的來說,大數據就是指以統計學為基礎,運用信息技術作為工具,對海量的數據進行收集、處理、分析和運用,并對決策提供有價值的科學指導的一種技術手段。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中央政府建立衛生部門管轄食品衛生,1965年頒布了第一部食品衛生管理法規《食品衛生管理試行條例》。隨后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先后頒布了食品安全相關主要法律11部、主要法規16部和相關行政法規及管理辦法共計達到78部。監管模式經歷了從“分段監管”到“統一監管”再到“分級分類監管”的3個階段性過程。
市場經濟體制確立以后,我國食品監管模式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2004年國務院為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按照“分段監管為主、品種監管為輔”的方式,分別由不同的部門監管種植養殖、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等不同的環節。2013年,為改變食品監管領域“九龍治水”的局面,國務院決定設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統一管理食品生產流通的各個環節,由各級食藥局對本區域內食品進行統一的抽樣檢查,再送往各個食品檢驗中心實驗室進行檢驗,根據檢驗結果進行處罰與整改。“分級分類監管”模式是目前比較先進的一種監管模式,在東南沿海的部分發達地區和其他幾個省市推行,并未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分類監管是指對企業依據質量保證能力實行分級,根據企業情況將其分為AA、A、B、C 4個信用等級,以風險為導向,對不同企業采取不同的監管方案,對高風險企業進行加嚴監管,對低風險企業進行信用監管。這能有效控制企業風險,優化配置監管資源,使監管手段從“經驗分析和定性分析”向“指標管理和定量監控”轉變[3]。
大數據時代,數據對個人或家庭而言意味著良機,對廠商而言數據意味著商機,對國家而言數據意味著發展契機[4]。基于對企業數據的采集和監控,依據風險管理原理,通過現代智能化計算機的海量數據分析能力和數據挖掘技術,根據每一家企業的實際情況,為企業“私人定制”監管模式,讓監管更加精細化,監管效率達到最大化。
3.1建立食品企業數據庫
數據永遠是大數據應用的核心,收集數據是基礎,全方位采集食品企業信息、產品信息,為保證信息來源真實有效,數據的采集可利用先進的物聯網技術,通過智能感知、識別技術和普適計算等通信感知技術,實時采集需要監控、連接、互動的物體的各種信息,建立統一的食品企業數據庫,將食品的種植、生產、經營、銷售各個環節的信息納入數據庫中,建立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監控系統,隨時監控食品安全,關注食品流向。為消費者充分了解產品信息提供便利,為食品可追溯系統提供數據支持,也為問題食品召回制度提供依據。
3.2企業實驗室數據共享平臺
有一定規模的食品企業為自身發展需要,也應監管部門的要求,普遍建立了自己的實驗室,對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進行自檢。但也由于部分涉及商業機密或為企業自身利益考慮,并未與監管部門取得連通。若將企業實驗室數據共享,可以減輕監管部門工作負擔,解決監管機構人員不足、監管資源缺乏、監管對象繁多的問題[5]。為解決企業顧慮,在對數據保密的基礎上,可以對數據進行技術處理,將原始數據通過科學化運算處理后,剔除商業機密部分后,通過實驗室數據共享平臺,將生產環節中企業的檢驗檢測數據有機地整合到統一的食品企業數據庫,共享檢驗檢測信息,企業實驗室自檢數據對監管機構有極大的參考作用,根據自檢數據有針對性地對食品企業進行精準監管,指在解決食品企業食品安全問題,對沒有問題的商品采取少查或不查的監管方式,避免無用的重復抽查,減輕監管機構抽檢工作任務,提升監管效能。
3.3數據挖掘與風險分析
數據挖掘是一個從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聲的、模糊的且隨機的實際數據中提取隱含在其中但具有潛在實用信息和知識的過程[6]。基于云計算的數據挖掘平臺能對食品企業數據庫中海量的數據進行計算,找出隱藏在數據中的關系或模型。深度挖掘食品企業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將食品監管的重心由事后監管提前到事前,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起到防患于未然的監管效果。通過科學的計算模型協助監管,能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利用計算機的高速運算功能,完成人工無法承擔的工作量,將大數據的優勢充分發揮到食品監管工作中,提高監管效率,更好地保障消費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3.4“企業定制”監管模式
依托大數據平臺和物聯網、云計算等先進的信息處理技術,為食品的精準化監管提供可能,“企業定制”監管模式是在“分級分類”監管模式基礎之上,將企業進一步細分化,根據每一家企業的實際情況,為企業個性化定制監管模式。制定科學合理的標準化參考數據,將數據庫中采集到的數據與標準數據進行對比,為企業的產品質量安全保障能力打分,將生產加工過程分階段分模塊進行對比分析,出具企業食品安全報告書;再根據企業具體情況,制定抽檢頻次頻率、抽查重點、抽查環節等。“企業定制”監管模式能提高監管的精度與準度,達到更好的監管效果。生產數據由一線源源不斷地傳送到食品企業數據庫,再由大數據分析平臺自動進行統計分析,形成分析圖表和報告書并給出建議,復雜繁瑣的計算過程全由計算機完成,智能化自動生成結果,并不會增加監管人員的工作強度,反而簡化了工作流程,減輕了工作負擔,提升了監管效率。
3.5數據公開平臺
在注重政務公開的今天,將食品監管信息向公眾公開顯得尤為重要,通過數據公開平臺,將食品生產企業的信用狀況、食品供應鏈的狀況以及食品的檢測狀況向社會公開,讓消費者充分了解到食品生產企業不同產品的質量狀況,為消費提供指引,將抽檢合格與不合格的產品向公眾發布,讓不合格產品和違規企業無法在市場上立足。有了食品數據公開平臺,可以整合消費者在食品方面的種種問題,使人們養成有食品問題,先查看食品數據公開平臺的習慣。有了食品安全監管數據的公開透明,也為民眾監督提供了途徑,既可以通過公開平臺直接舉報不良商家,也可以通過公開平臺監督政府監管工作,為政府工作獻計獻策。
大數據是時代的背景與發展方向,作為一種前沿技術,已經在某些商業領域得到有效運用,是一項具有跨時代意義的新型技術處理手段,將其拓展到食品監管領域,是社會發展的大勢所趨。我國的食品監管制度經歷了從機構眾多、企業統一管理,到機構合并、企業分類管理的變遷,起到了節約監管成本、提升監管效率的作用,面對如今復雜的食品問題情況,眾多的食品企業和有限的食品監管資源,將企業定制監管模式運用到食品監管中也是進一步提升監管效率的必然要求。大數據平臺建立起來后,既能方便政府監管,又能方便民眾監管政府和企業,合力共同保障食品安全。
[1]Sudhir Kumar Sharma. Big Data:The genext frontier for innov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ve Research in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2016(5):13062-13064.
[2]王 菁.食品生產企業質量安全分類監管研究[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13.
[3]朱建平,章貴軍,劉曉葳.大數據時代下數據分析理念的辨析[J].統計研究,2014(2):10-17.
[4]方湖柳,李圣軍.大數據時代食品安全智能化監管機制[J].師范大學學報,2014(11):99-104.
[5]丁 巖,楊慶平,錢煜明.基于云計算的數據挖掘平臺構建及其關鍵技術研究[J].中興通訊技術,2013(2):53-60.
Innovative Research on Food Regulatory Model in the Era of Big Data
Wu Songjiang, Yang Yifan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
With big data as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through the study of food regulatory system, the creative enterprise custom regulatory model. Is a large data analysis of massive data processing technology, the big data means to the food supervis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enterprise database, data sharing platform and data open platform, collecting and mining of food enterprise data for the enterprise customization supervision mode, targeted supervision, optimizing supervision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mprove the efciency of supervision.
Food regulation; Big data; Enterprise customization
F203
10.16736/j.cnki.cn41-1434/ts.2016.18.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