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辰
(咸陽師范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
民國旗袍紋樣在裝飾藝術下的影響分析
張凱辰
(咸陽師范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摘要:旗袍作為中國女性在重要場合穿著的服裝起源于上個世紀初期,自1921年以來,中國的旗袍受到了西方裝飾藝術的影響,不僅是配色有所不同,而且在題材選取等多個方面與傳統服飾區別也很大,本文以對裝飾藝術特點的理解和裝飾藝術性質的分析為出發點,將重點放在多種藝術影響下的民國旗袍配色特點的研究和題材特點的研究上,同時還完成了當代旗袍特點的整體分析。
關鍵詞:裝飾藝術;民國;旗袍紋樣
1裝飾藝術的概述
1.1裝飾藝術性質。上個世紀初期,在西方的一些發達國家有一種非常流行運動,它就是裝飾藝簡稱Art Deco,它的主題是以強調裝飾為主線。20世紀初期,裝飾藝術的起源發自于法國巴黎召開的國際性裝飾藝術展。由此看來,所謂的裝飾藝術運動不單單是風格式樣的運動,同時它涉及到多個方面,無論從范圍來看還是從產品包括的樣式來看藝術氣息非常濃郁。它體現的主要內容是色彩與造型上的成功及時代牲特征的顯現。
1.2裝飾藝術的特點。風格迥慬的設計:裝飾藝術的靈感來自于在古代歐洲和當代藝術,比如說亞洲的藝術起源,對當代的設計家及設計理念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上個世紀20年代初期著名的設計家Huntley與Palmer完成的具有埃及風格的設計,在大不列顛帝國展覽的由圖塔哈蒙王陵出土文物仿制品。自此,市面上便迅速掀起一陣埃及風。
高新技術與高科技材料的應用:與時代發展同步表現出來的當代工業與裝飾手法的整體結合。
幾何造型表現尤為突出:由古印度筆古埃及的文化中經常可以看到幾何的出現。幾何元素運用范圍最廣的則是上個世紀20年代在英國倫敦舉辦的奧林匹理想家居展會展。
2民國旗袍圖案受裝飾藝術影響的社會動因
2.1科技進步,工藝發展。進入到工業革命后期的時候,以現代風格為基礎并且融合了西方裝飾風格的旗袍圖案成為時代的寵兒。杭州偉成企業的成立是20世紀初期,投入資金兩萬余元,主要設備是臨時工提花機六臺。在那個時期的印刷機技術還能夠復制、將不同的色彩呈現出來,更為奇特的是可以將不同彩色肌理通過圖案的形式在材料上表現出來。因此,設計師在設計的過程中大膽發揮想象力,各種形式的圖案都可以在設計中得以應用。
2.2時尚華麗的視覺追求。一方面,能夠快速領悟發達國家文化的階層想利用新興的文化來體現其身份的不同和品質的高貴。所以對于精英階層來講時尚的風格無疑是最佳追求,可以看出那個時期的新興階級的追求都是通過人物形象和裝飾圖案表現出來的。另一方面,動蕩不止的生活給人們的物質追求帶來很大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裝飾設計的風格出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伴隨著大眾消費與城市化的快速發展,人們對裝飾風格的追求則由,奢侈風格向大眾風格過度。
2.3中西文化的相互交流。十九世紀初期,我國的文化融入了發達國家的文化理念,主要表現在交通方式、公式建筑及商業形式上,同時還體現在休閑方式、婦女地位及婚俗習慣上。主要能表現出中西文化變化的是旗袍的改良及月份牌廣告的設計。
2.4藝術設計的人才培養。留學于西方發達國家的藝術家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開始陸續回國,這些藝術家的歸來對于我國近代藝術設計的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多個城市的藝術院校都開設了與藝術相關的學科和科系。成立于1911年的浙江官立中等工業學堂開設的學科就包括了機械、染色和機織等,它是我國圖案設計教育的創始者,學校的建立及學科的開設既為人才的培養提供了條件,同時也為面料設計提供了人才,對旗袍圖案的設計起到了推動性作用。
3在裝飾藝術影響下民國旗袍圖案的基本特征
3.1題材的選擇。鋸齒形圖形和放射型圖形往往出現在西方裝飾藝術的作品里。而在紡織品設計中最重要的題材則是花卉。民國旗袍因受到裝飾藝術影響在圖案設計中最具代表性的也是花卉圖形和幾何圖形。
石器時年代里,人們看到了陶器制作上有單色幾何紋出現。不過,對于我男的傳統服裝來講幾何圖形的出現也是前所未有的。我國的傳統服飾使用頻率最高的圖案也只是動物案與幾何圖形結合和植物圖案與幾何圖形的搭配。
花卉紋樣中有大花紋樣,小花紋樣、花葉紋樣,抽象紋樣、寫意紋樣。整體特點表現出來的是自然的花卉形態,不僅簡潔而且動感性較強,同時還附帶色彩明快和較強的裝飾性。上個世紀20年代,旗袍的主要設計是花葉為主。而煙草廣告中表現出來的旗袍式樣則取材于花葉的整枝和單片花葉,表現出來的形式是平鋪排列。上個世紀30年代占流行主導的是花葉紋樣,最常見的是絲綢提花和絲綢印花,以深色和多樣顏色和搭配來裝飾花莖和花葉。表現出來的特點是大方、素雅。
3.2色彩的搭配。在西方裝飾作品中呈現出來的顏色特點是色彩明艷,常常通過金屬色和對比色來創造出華美、絢麗和強烈的藝術視覺。而在那個時期的民國旗袍藝術表現出來的特點也是對比強烈,色彩艷麗。
在我國過去的配色印象中,亮黃顏色不可能出現在民間,因為這個顏色只能皇家使用。不過民國中期后就不存在顏色的限制,亮黃色也開始出現旗袍色彩的應用上。
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著名的兩家克里姆特在藝術運動時期也是以幾何裝飾化為主題,通過符號與形式表現,顏色的應用也非常鮮明,金屬色是主要顏色。
4在裝飾藝術影響下現代旗袍紋樣的發展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民國旗袍的魅力展現來自于西方裝飾的影響,特別是四十年代初,很多現代旗袍設計的靈感都來自于那個年代的設計。目前的工藝設計圖案越來越多。不過在那個時期表現出來的旗袍美學及旗袍特征設計也得到了沿襲和發展。
歸納來講,二十世紀初期因為中西文化的結合促使紡織品紋樣的趨勢更加多樣化,因西方藝術帶來的影響,這個時期的民國旗袍紋樣將原來對美感的觀注過渡到圖案形式的發展設計上,使民國旗袍的色彩及設計風格更加獨特,現在的旗袍設計風格也形式多樣但與民國時期的旗袍紋樣比較來看,因為中西文化的結合三、四十年代的旗袍設計被看作是國內旗袍的經典時期。
中圖分類號:TS94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04-0027-01
作者簡介:張凱辰(1988-),女,陜西西安人,陜西省咸陽市咸陽師范學院,教師,研究方向:服裝與服飾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