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江蘇開放大學淮安區學院江蘇省淮安工業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淮安 223200)
?
探析新形勢下區域職業學校校園文化
王波
(江蘇開放大學淮安區學院江蘇省淮安工業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淮安 223200)
摘要:校園文化的建設是一個長期而且艱巨的任務,我們對區域職業學校的校園文化進行分析,區位原因導致縣域區域職業學校存在其獨特的校園文化問題,本文中列出現在存在的縣域職業中學中文化問題,并且有針對性的進行剖析,給出一定的解決方案,希望對于縣域區域職業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縣域區域職業學校;校園文化
1區域職業學校中校園文化現狀
1.1學校基礎設施、設備不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把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指示精神付諸行動,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職業教育工作的親切關懷和殷切期望。
在國家發展職業教育的背景下,國家加大了對職業教育的投入。但是針對區、縣一級區域職業學校依然存在著設施、設備不足的情況。以我校為例,學校下屬于區政府,根據學校每年招生情況,省政府按照人頭給學校下撥資金。隨著社會發展,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重視,越來越多的父母為孩子選擇了普通高中就讀。學生生源的減少造成學校收入的減少,收入的減少直接導致投資的減少,校園設備、設施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選擇,從而學校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惡性的循環。
1.2教師工作積極性不高、專業老師缺乏。教師工作是一個神圣的職業,但是既然是職業就必定存在薪酬問題。薪酬激勵是調動員工積極性的最好的方式,而現實是在區、縣區域職業學校教師的收入不高,以蘇北的淮安市為例,區域職業學校中二教師基礎工資只有2400,收入還不如生產一線的工人的工資。同時因為績效考核實行方案差距不大,積極做事的教師的績效與不做事的教師的績效可能沒有差距,最終導致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不足。
除此之外,隨著職業教育的發展,社會需求的變化,專業的增加,職業教育出現了新的問題,專業課教師嚴重不足。一方面因為專業的增加,新教師的引進沒有跟上專業發展的需要;另外一方面一些熱門專業的教師不愿意去縣城發展。比如汽修專業,這些年絕大多數區域職業學校都在大力發展汽修,生源增加,導致學校汽修專業教師不足。而更多的汽修專業本科畢業生不愿意回縣城發展,同樣的英語專業招聘研究生每年都爆滿。
1.3學生的整體素質不高,德育工作開展難度大。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了走出縣城,去大城市工作。這也隨之帶來了新的問題“留守兒童”,年輕人走了出去,把孩子留給了老人。從而造成了孩子缺少管教,比較自我,觀念淡薄,性格孤僻等問題。直接帶來了一系列的教育問題,給學校的德育工作的開展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1.4學校精神文化建設不足。對于區、縣一級的區域職業學校,校風、校訓缺乏特色。這樣看來,學校對于精神文化的建設嚴重的不足,南開大學的校訓可以享譽全國,為啥我們的學校的校訓都不可以在校園內得到推廣,樹立好的校風、校訓可以幫助教師更好的開展德育工作。
1.5管理制度不完善。每個學校都有學生守則,但是學生守則有多少班主任用到了現實的管理管理來;又有多少學生了解學生守則的內容了。對于學生的管理中更多的班主任情緒化比較重,易引發學生的對立情緒。
1.6學生目標性不強。選擇區域職業學校的學生更多的是因為普通高中無法入學,或家庭情況的原因。他們的最終的目的也是希望有更好的就業,而區、縣級區域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的選擇不理想。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由于沒有目標性,所以學習興趣不濃厚,甚至專業技能課程都不愿意去學習。
2針對現狀提出方案
2.1專業建設有針對性。對于學校投入不足的問題,在專業建設方面,需要努力申辦特色專業與示范性專業,吸引更多的優質生源,獲得政府的資金上支持。同時可以選擇性的投入,對于新興專業,可以加大投入人力與物力,比如汽修行業,而對于已經沒落的電子行業,應該減少資金投入。最終也需要依賴政府的大力扶持,更好的發展職業教育,讓職業教育的觀念深入人心。
2.2加強師德建設的同時改革績效考核制度。對于專業教師缺乏的專業可以聘請外校或者社會上的一些專業性教師。此外需要加強教師師德建設,開始教師師德課程,聘請一些德育專家進行專業講座,讓教師從思想上愿意主動工作。
績效考核方面,需進一步改革績效考核方案,做到不讓工作的老師吃虧。更重要的是拉開差距,沒有做事的與做事情的績效差距拉大。
2.3多與家長溝通,開展心理與德育講座。讓家長走進校園,對于“留守兒童”較多及學生性格問題,需要班主任及時與家長溝通、交流,發現孩子身上的問題。在平時的班主任會上開展心里健康與德育工作講座,糾正學生身上的不良習慣。針對絕大多數家長在外務工,家長進校園難度較大的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建立微信群與QQ群,及時在群里反映學生的各種情況。
2.4明確特色的校風、校訓,并且推廣。對于精神建設,首先要明確有特色的校風與校訓,根據當地特色,并且在學校里面推廣,讓每個老師,每個學生都可以熟記。另外班風的建設也很重要,有針對性的建立特色班級,并且予以授牌活動,比如多數學校每月進行“五星班級”考核。
2.5完善制度化。管理需要的是完善的制度,同樣校園文化的建設也是需要完善其制度。對于校園文化中最簡單的制度就是校紀校規,一般都在學生守則上體現出來,因此我們需要對新進校的學生組織學習學生守則,在日后的學生管理中,明確的依靠學生守則來處罰學生,讓學生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2.6明確專業方向。初中畢業生進入區域職業學校,學生的心理不成熟,對于專業的選擇也不夠明確。因此學校需要引導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與專業方向,讓學生知道,我學的是什么,我應該做什么。
結語:區、縣級職業校園文化有它的獨特的區位原因,因此需要政府、學校與老師的共同努力。對于區位原因特有的問題,有針對性的進行解決,努力為學生們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參考文獻:
[1]吳江.基于校園文化的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大連醫科大學為例.2013.
[2]余平.論現代校園文化建設內.統計與管理,2015年1期.
[3]王為芳.淺談學校圖書館與校園文化建設.神州(中旬刊),2014年2期.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04-0281-01
基金項目:江蘇開放大學、江蘇城市職業學院“十二五”規劃課題(14SEW-Q-054)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