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慧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外國語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中國媒體對非洲報道新聞圖片解讀
——以2015年China Daily的一張新聞圖片為例
王小慧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外國語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以Kress 和van Leeuwen 提出的視覺語法為理論基礎,結合系統功能語法的三大元功能和韓禮德的社會符號學理論,通過對China Daily刊登的關于非洲報道的新聞圖片進行解讀,即多模態話語分析,分析圖像向量、接觸、距離、視角、信息值、顯著性和框架等方面表現出來的再現意義、互動意義和構圖意義,從中揭示出中國的意識形態意義,即通過對非洲報道的新聞圖片來提升中國的軟實力,去感染、說服他人,以消除中國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使他人信服中國和平崛起的理念,并自愿認同、接納、支持中國的崛起。
視覺語法;多模態話語分析;圖像解讀;意識形態;國家形象;和平崛起
在全球化進程中,新技術的出現帶來了新的意義表達方式,不再單一地用線性的語言來表達意義,而是使用多種模態,如圖像、顏色、聲音、印刷體式等(韋琴紅:5)。在視覺閱讀的時代,圖像都是“動機性”的,屬于意識形態的范疇。世界上的任何語言,不管是書面語還是口頭語,都可以反映出一種特定的意識形態(Fairclough:1989)。 Kress(1985:30)表示,意識形態的重要性可以從語篇中讀出來。同樣地,圖像作為另外一種符號,同樣具有意義潛勢,可以表達意識形態意義。圖像作為媒體話語,可以反映出報道者的意識形態。不管是精英階層還是普通民眾,他們的知識、態度和意識形態主要來自于媒體話語(van Dijk:1998)。視覺語法下對圖像的分析有利于綜合理解語篇,所以,視覺語法下的新聞圖片分析有助于綜合理解新聞語篇,挖掘圖像更深層次的意義,可以提高對新聞語篇的多元識讀能力和賞析批評能力。本文在視覺語法這一理論基礎上針對中國對非洲報道的新聞圖片進行解讀,可以從中揭示出中國的意識形態意義,揭示中國通過該圖像所表達的社會含義,從而讓非洲,讓世界更加理解中國,接納中國。
Halliday(1978)認為,表達文化這種意義系統的符號,除了語言之外,還有圖像、聲音、色彩等。據此,Kress 和van Leeuwen認為,像語言這種社會符號通過其語法來產生意義一樣,其他社會符號,如圖像、聲音、色彩等也具有這種意義潛勢,在此基礎上,Kress 和van Leeuwen提出了視覺語法。提出視覺語法之后,Kress 和van Leeuwen又以Halliday的元功能思想為切入點,豐富了視覺語法這一理論。Kress和van Leeuwen的視覺語法以社會符號學為基礎,將系統功能語法的概念創造性地運用于視覺分析,并創造出系統性的理論分析框架。Kress和van Leeuwen (1996/2006)在《閱讀圖像》(Reading Images) 中表示,像系統功能語法中語言的三大元功能一樣,圖像這種非語言符號也可以體現三種意義:再現意義、互動意義和構圖意義。圖像的再現意義對應功能語法中的概念功能,表征圖像中人物、地點和事件的概念關系或交際關系(Kress &van Leeuwen 1996:119)。圖像的互動意義對應功能語法中的人際功能,可以構建觀看者和圖像中的世界之間的特定關系,這種互動意義主要通過接觸、社會距離和態度三個方面來表現(Kress &van Leeuwen 2006:149)。圖像的構圖意義對應功能語法中的語篇功能,表明圖像中的表征成分和互動成分整合成一個有意義整體的方式。圖像的構圖意義是通過信息值、顯著性和框架三個相互關聯的方面來實現的(Kress &van Leeuwen 2006:177)。
本文選取China Daily中關于非洲的報道圖片來做分析,主要是因為China Daily, 作為中國的一種媒體,是中國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是國內外高端人士首選的中國英文媒體,是唯一有效進入國際主流社會、國外媒體轉載率最高的中國報紙,也是國內承辦大型國際會議會刊最多的媒體。其報道內容是受政府和國內主流社會思想影響的。本文選用的圖片是2015年12月3日刊登在China Daily上的,該報道的題目是Xi in South Africa to strengthen bilateral ties, boost China-Africa cooperation,圖片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南非總統Jacob Zuma的合影。
(http://www.chinadaily.com.cn/world/XiattendsParisclimate conference/2015-12/03/content_22612171.htm)
(一)圖像的再現意義
圖像的再現意義對應功能語法中的概念功能,表征圖像中人物、地點和事件的概念關系或交際關系(Kress & van Leeuwen 1996:119)。根據圖像中是否有向量這一特點,Kress和van Leeuwen將圖像分為敘事性圖像和概念性圖像兩大類。敘事性圖像中包含向量,分為行動過程,反應過程,心理和言語過程三大過程。概念性圖像中沒有向量這一特點,分為分類過程,分析過程和符號化過程。按照Kress 和 van Leeuwen 的區分,該圖像屬于敘事性的,而且是敘事圖像中的反應過程。實行“看”這個動作的表征參與者是反應者,反應者的目光所指向的對象是現象。圖象中兩位國家領導人是反應者,他們的目光的延伸是兩個明顯的向量,目光指向的對象是觀眾,所以該反應過程是及物的。圖像中兩位國家領導人分別通過一個向量與觀看者連接,表示他們與觀看者在相互做某件事情。他們眼神直接對著觀看者,面帶微笑,似乎要與觀眾分享什么高興的事。
(二)圖像的互動意義
圖像的互動意義對應功能語法中的人際功能,可以構建觀看者和圖像中的世界之間的特定關系,這種互動意義主要通過接觸、社會距離和態度三個方面來表現(Kress & van Leeuwen 2006:149)。在接觸方面,圖像可以表示“索取行為”或者“提供行為”(Kress & van Leeuwen 2006:148)。當圖像表示“索取行為”時,圖像中的表征參與者直視觀看者,表征對象與觀看者接觸,圖像希望觀看者做出某種行為或者與觀看者建立某種聯系(Kress & van Leeuwen 2006:118)。當圖像表示“提供行為”時,表征參與者沒有直視觀看者,兩者之間沒有接觸,表征參與者只是客觀地提供給觀看者一些信息,或者呈現思考的狀態(Kress & van Leeuwen 2006:119)。圖像中的兩位國家領導人直視觀看者,建立了與觀看者的“接觸”關系,因此,這幅圖像是“索取”類圖像,索取的是觀眾的認同,認同他們合作的決心和此刻的開心喜悅。在社會距離方面,不同的距離可以表示表征參與者與觀看者之間不同的關系,在這里,“距離”可以通過表征參與者的框架大小來構建與觀看者之間的關系。Kress 和van Leeuwen (2006:124)提出了三種社會距離:近鏡頭,中鏡頭和長鏡頭。近鏡頭只顯示表征參與者的頭和肩部,構建一種親密關系;中鏡頭顯示表征參與者的膝蓋以上部位,構建一種社會關系;長鏡頭展示表征參與者的整個身體,正好占滿框架或者更遠,構建一種公共關系。圖像中兩位國家領導人正面對著觀眾,近距離地呈現在觀眾面前,表達了他們與觀眾之間的一種親密關系,從社會距離上實現了他們與觀眾的交流。在態度方面,態度即視角,不同的視角表示不同的態度。Kress 和van Leeuwen (2006:149)表示,正面的水平角度表明觀看者屬于圖像世界的一部分;傾斜的水平角度則暗示觀看者不屬于圖像世界;垂直角度上的仰視表明觀看者的較高地位;平視表明觀看者與表征參與者之間的平等地位;俯視表明觀看者的較低地位。該圖像是從水平的角度拍攝的,它與觀眾處于同一水平線,融入到與觀眾一樣的社會生活中,與觀眾建立起了一種平等的社會關系,表明觀眾也屬于圖像中的世界,可以和他們一起平等互動,暗示呼吁廣大觀眾和他們一起參與到中非合作事業中來。
(三)圖像的構圖意義
圖像的構圖意義對應功能語法中的語篇功能,表明圖像中的表征成分和互動成分整合成一個有意義整體的方式。圖像的構圖意義是通過信息值、顯著性和框架三個相互關聯的方面來實現的(Kress & van Leeuwen 2006:177)。信息值是指圖像通過不同成分的放置結構來提供特定信息,包括從左到右放置結構(左邊表示已知信息,右邊表示新信息)、從上到下放置結構(上面表示理想信息,下面表示現實信息)、從中心到邊緣的放置結構(中心位置表示重要信息,邊緣位置表示次要信息)。該圖像中兩位國家領導人占據整個圖像的三分之二,處于前景位置,成為視覺的關注點。兩位領導人位于圖像的正中,圖像從中間到邊緣是主導信息向受支配信息的擴散,暗示中非友好合作信息向觀眾的擴散。顯著性指的是圖像中的不同成分對觀看者的吸引程度不同,吸引程度最大的最顯著,可以通過圖像別放置的前景或背景、相對尺寸、色調值的對比、鮮明度的不同等來實現。
圖像中兩位國家領導人占據圖像前端正中位置,而且位于圖像的前景位置,色調也較亮,所以是圖像中最顯著的??蚣苤傅氖怯梅指艟€等構圖手段來使圖像中的各成分分開或者連接。對某個成分的分割越明顯,越是表明這個成分表達的信息與其他成分不相容或不想關。圖像中沒有明顯的分隔線,表明圖像中各成分屬于一個整體,彼此相容,顏色亮度也比較一致,實現了整個語篇意義上的銜接和連貫。
圖像作為媒體話語,可以反映出報道者的意識形態。不管是精英階層還是普通民眾,他們的知識、態度和意識形態主要來自于媒體話語(van Dijk:1998)。世界上的任何語言,不管是書面語還是口頭語,都可以反映出一種特定的意識形態(Fairclough:1989)。Kress(1985:30)表示,意識形態的重要性可以從語篇中讀出來。同樣地,圖像作為另外一種符號,同樣具有意義潛勢,可以表達意識形態意義。通過上面的分析可知,中國重視非洲的發展,真誠地幫助非洲發展,重視中非關系的友好發展并為之努力。中國通過媒體的報道向非洲民眾解釋了中國的意圖,表達了誠意,傳達出非洲人借助中國這支新興力量尋求自身發展的決心,展示了中國愛好和平,謀求合作友好關系發展的國家形象。
本研究選擇了China Daily 2015年對非洲報道的一張新聞圖片作為分析語料,在韓禮德的符號學和系統功能語法的基礎上,利用Kress & van Leeuwen的視覺語法分析理論,分析了該圖像的再現意義、互動意義和構圖意義,從圖片分析,而不是語篇分析的角度探討得出中國對非洲媒體的意識形態意義,即中國重視非洲的發展,真誠地幫助非洲發展,重視中非關系的友好發展并為之努力。中國通過媒體的報道向非洲民眾解釋了中國的意圖,表達了誠意,傳達出非洲人借助中國這支新興力量尋求自身發展的決心,展示了中國愛好和平,謀求合作友好關系發展的國家形象。由于在圖片的選擇和分析上存在著一定的主觀因素,而且由于論文空間有限,沒能將所有圖片分析,這是本文的不足之處。
[1]Fairclough, N. Language and Power [M]. New Y ork: Longman Inc., 1989.
[2]Halliday, M.A.K.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8.
[3]Kress, G. Ideological Structures in discourse. In Handbook of Discoures Analysis. 4 bols. , Teun A. van Dijk, (ed.) [M]. London: Academic Press, 1985,30.
[4]Kress, G. & van Leeuwen, T. R eading Images: 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 [M]. London and New Y ork: R outledge, 1996.
[5]Kress, G. & van Leeuwen, T. R eading Images: 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 [M]. London and New Y ork: R outledge, 2006.
[6]Van Dijk, T. A. News Analysis [M]. New Jersey: Lawrence, 1998.
王小慧,女,漢族,江西吉安人,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碩士,研究方向:語言學,話語分析。
H030
A
1007-0125(2016)12-02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