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婧,胡翔華,李繼文,李現
(河北農業大學理工學院,河北 滄州 061100)
?
基礎化學課程改革與實踐辦法
紀曉婧,胡翔華,李繼文,李現
(河北農業大學理工學院,河北 滄州 061100)

胡翔華(1987-),女,漢,河北石家莊藁城,助理實驗師,碩士,河北農業大學,化學。
李繼文(1983-),男,漢,湖北麻城,助教,碩士,河北農業大學理工學院,工業催化。
李現(1982-),男,漢,陜西渭南,工程師,碩士,河北農業大學理工學院,石油化工。
摘要:通過對基礎化學課程的教學存在的問題研究,結合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的理工專業特點,從整改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式及考核內容等方面對基礎化學課程教學進行改革。基礎化學課程的改革,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加強對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基礎化學;開放型科研;考核
基礎化學實驗課程是河北農業大學的省級精品課程。目前我校基礎化學實驗對化工專業、食品專業、海漁專業在校學生開設。化學實驗是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教學環節。開設基礎化學實驗課程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化學基本操作技能的訓練,使學生充分掌握基本實驗操作原理。由于學習基礎化學實驗的專業較多,學習側重點有所差別,原有課程不能滿足各專業學生的學習的需要。針對目前的情況,我校基礎化學實驗課程必須也要進行改革。以實驗課程為載體,以培養創新能力為核心,將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及考核進行改革,建立適合專業特點的靈活型課程體系。
1基礎化學實驗課改具體措施
1.1改革教學內容
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于專業特色不突出,課程內容固定單調。開設的實驗內容只是讓學生練習一些的化學基本操作,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及科學創新能力。
筆者將實驗課程體系打破原來課程的模塊分類,改為按教學層次分為基礎性實驗、拓展實驗和研究兩部分。實驗課程設置既要保證基礎性實驗(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及分析化學的基本操作練習和的分析練習),又要增加和強化拓展性實驗(簡單的合成實驗及驗證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并且在基礎實驗上根據專業的特點適當開展研究與創新型實驗(科研型實驗)。基礎化學的理論知識交叉應用在其他課程中,體現化學的學科發展多學科綜合性、交叉性。
在基礎化學實驗課程教學內容改革中,將基礎實驗與綜合設計型實驗相結合,由淺入深、 循序漸進,從整體上呈現出化學實驗的特征。優選的基礎實驗在操作上呈現由易到難的遞進,學生從中學習掌握化學儀器的基本操作。綜合設計型實驗是由原有經典實驗內容結合組成的,鍛煉學生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基礎實驗(必選,每個實驗均為4學時):①常用儀器的認知清洗整理,粗食鹽的提純②工業乙醇的蒸餾與分餾量③HCl、NaOH標準溶液配制及比較滴定④膽礬中銅的測定⑤鑒別反應⑥醋酸電離度、平衡常數的測定。綜合與設計型實驗( 自選,每個實驗均為6學時 )①硫酸亞鐵銨的制備、純度及含量分析②薄層色譜法分離菠菜葉色素③乙酰苯胺的制備及熔點測定④油料作物中油脂的提取及油脂的性質。
1.2建設開放型科研實驗室
高等院校肩負著培養高級專業人才和發展科學技術兩項重大任務。傳統的教學方法是講授,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夠。開放式實驗教學是教育改革的重大成果。許多高等學校在實驗教學改革中采用此方法, 并取得寶貴的經驗。高校實驗室是高校教育、科研的技術支撐體系, 是創新活力的源頭。筆者在對基礎化學教學方法改革探究中,建立開放型科研實驗室,通過進行科研實驗,完成對學生基礎化學實驗操作深入培養。可按擬定研究題目分為若干實驗小組,由教師提供研究課題相關的文獻。教師通過網絡平臺與學生互動,學生通過研究課題,提出自己的的問題和研究假設進行討論,通過基礎化學實驗課程的學習,有目的性的研究實驗原理及學習操作內容,完善課題設計。
1.3基礎化學考核方式的改革
實驗課程在最終課程考核中所占分值遠小于理論課程,使學生在思想上對實驗課程重視不夠,所以有必要對基礎化學考核改革。首先,應提高實驗課程的分值比例。其次為了客觀真實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可采用過程性考核與結果性考核相結合、平時考核與期末考核相結合 、理論考核與操作考核相結合的方式。不僅考核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要從學生技能提高、學生學習的態度、對知識的應用性理解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等方面加以考核。基礎化學實驗沒有最終考核試卷,可將開放性實驗內容成作為最終考核實驗。實驗內容考核包括:預習報告、出勤情況、實驗操作、實驗報告。
基礎化學課程的整體改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是需要老師、學生多方參與,實驗員及管理者等多方配合的過程。基礎化學課程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的改革探索,不僅重視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更重要的還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及創新能力。今后,我們將在教學實踐中繼續探索,結合專業的特點,對基礎化學的課程進行改革,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努力為社會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甘孟瑜,曾政權.工科大學化學課程97級試點班教學改革探討。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49-51。
[2]方能虎,陳虹錦,李世雄,等.基礎化學教學體系的改革和探索。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3,22 (3):21-22。
[3]劉云,陳玉祥.我國化學研究生教育現狀的分析與評價。科學管理研究,1995(13)。
[4]王金發, 等開放式實驗教學的探討全國高等學校實驗教學改革文集, 遼寧大學出版社, 1998: 66- 69.
[5]徐學軍.高校實驗教學要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經濟師,2004(4):106-107。
[6]江雪清,李小平,王超英.“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化學教育,2014(04):34.
[7]朱媛媛,潘獻曉,曹國慶等。高職院校基礎化學課程分層教學改革研究。科技教育,2013(35):191-192。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02-0298-01
作者簡介:紀曉婧(1988-),女,漢,河北滄州,助教,碩士,河北農業大學理工學院,有機、高分子合成、計算機模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