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
(魯東大學,山東 煙臺 264000)
?
淺析如何加強大學生的網絡道德素質
林偉
(魯東大學,山東 煙臺 264000)
目前,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和網絡已經普及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其中大學生作為網絡使用的廣泛群體受到的影響尤為空前,其學習、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等產生了重大的改變。但網絡是把雙刃劍,對大學生也會產生消極的影響,其中大學生的網絡道德素質就存在嚴重的失衡問題。因此,如何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和使用網絡,提高大學生的網絡素質成為了當今社會所關注的熱點。
大學生;網絡素質;現狀分析
網絡道德素質指大學生在網絡環境下應具備的思想品質和符合道德規范的素質形態。要求大學生在網絡環境下要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僅要遵守正確的道德規范,還要注重網絡的公平正義、保證網絡活動健康有序的進行。
1.1道德情感冷漠
網絡能為人們提供超越地域、時空的交流方式。這種方式的出現,為大學生提供了釋放成長壓力的途徑。然而網絡世界具有虛擬性,每個人的言行舉止不能直觀的呈現,而是成為了符號化、數字化的存在。日常的溝通由面對面的交流變成了數字化之間的交流。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社會正常運行的關鍵,人際間情感的關聯需要通過人與人之間的社會交往來保持和實現。在網絡交流中,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固然沒有間斷,但網絡已經轉變了人們之間的交流方式,用數字化符號代替了話語和動作。一些大學生由于沉迷網絡,在現實生活中減少了與人們之間交往的意愿。遇到難以克服的困難和挫折往往訴諸網絡,尋找自我安慰,尋找自信。其結果是逐漸與現實脫離,與老師同學,與家人朋友的人際交往逐漸減少,導致人際關系的疏離,失去了對現實生活中積極參與的意識,人情冷漠,甚至發展到實現情感的麻木甚至道德感的缺失。
1.2價值取向紊亂
網絡具有開放性,能提供豐富的網絡信息資源,但其中既有健康、積極的信息,又有虛假信息、色情暴力、異端邪說等不良信息。大學生是最容易沉溺于網絡的群體,原因在于這一群體長期在校園的保護下,缺少社會經驗和人生經歷,三觀也還不成熟,加之好奇心的驅使,很容易就受到網絡的負面影響,造成價值觀的紊亂。此外網絡世界是多元化的,網絡文化包涵了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所具有的獨特的文化形態,但不同的國家和地區都有其自身的文化評價標準。這就導致了人們在進行網上交往時容易造成文化和道德價值觀上的沖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西方發達國家在維護自身政治經濟利益的基礎上,壟斷了互聯網上的絕大多數信息資源。這對我國的思想文化形成巨大沖擊,部分大學生面對外國文化的沖擊逐漸淡化了中國傳統的文化價值觀念,其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變得不穩定,導致個體行為陷入沖突和迷惘的困境。
1.3法制觀念淡薄
法制觀念,作為社會公民所必須具備的意識,在規范網絡行為方面具有極強的作用。網絡社會具有極大的包容性,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難以在現實生活中融合的意識形態,都可以在虛擬的網絡環境中實現融合。正因為網絡虛擬性這個特點,進行網絡活動的大學生可以完全隱匿,其中不合理的網絡行為將直接導致網絡秩序的混亂和網絡道德的泯滅。部分大學生認為現實生活中法律法規約束太多,“自由的生活”難以實現,生活學習上的壓力難以釋放,情感上的情緒難以表達。另一方面,目前的網絡法律法規還不完全成熟,難以正確的規范網絡行為,這就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契機,在網絡社會中即使犯了錯誤也會輕松的逃避責任。這就進一步導致大學生的法制觀念的淡薄,對于合法和違法的認識不清,進而放縱自身不合理的網絡行為。
2.1社會加強網絡管理
法律是化解和解決網絡問題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維護網絡素質教育環境的有力保障。政府加強法治,完善法律法規,管理網絡,用法律來規范約束網絡行為,從而增加社交網絡文明程度。依法治網是網絡文明的保障,用法律來嚴格規范網絡運行,發揮網絡的積極作用,來維護社會的穩定。依靠法律規范大學生的上網行為,不做網絡違法活動,提高其網絡素質,另一方面,加強網絡監管,形成完善成熟的網絡監管體系,從而凈化社會網絡文化環境。此外,國家要綠色文明網站建設,堅決打擊傳播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網站,應大力加強各種綠色網站的建設,豐富綠色文明網站的內容,使大學生獲取積極健康的信息,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2.2學校加強大學生的網絡素質教育
現代教育者要掌握網絡知識,加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大學生能自覺抵制不良思想和外來腐朽文化,提高信息的識別能力。關于大學生普遍存在的網絡道德弱化的問題,學校要加大教育提高大學生的網絡道德。老師應介紹適合大學生瀏覽的健康網站,應組織相關的網絡問題講座,讓大學生深刻了解沉溺網絡的危害。同時學校要組織具有民族優秀文化的信息上網,使大學生能接受健康的網絡信息。學校要加強網絡知識傳授,提高學生分辨應用網絡信息的能力。另外,針對大學生存在的網絡行為存在不合法 現象,學校要加強網絡道德和法規的宣傳,在校園里形成健康文明的網絡文化環境。
2.3大學生自身的網絡素質建設
未來的社會是網絡的社會,大學生應努力學習網絡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網絡技能,使網絡真正成為大學生學習的工具。一方面,大學生要提高對不同信息的辨析力,面對大量的網絡信息資源,要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要吸收應用網絡信息中合理有益的資源,自覺摒棄那些傳播色情暴力,異端思想等的不良信息。大學生在上網過程中要明確哪些是道德、合法的行為,哪些是不道德、非法的行為,提高自身的網絡法制觀念。來嚴格規范自身的網絡行為,提高自身的網絡素質。
網絡素質是指運用網絡的技能、道德修養以及心理素質。大學生在國家未來信息化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實現我國的信息化,使我國能在知識經濟時代增強競爭力,大學生網民將發揮重要的作用。在當今社會,我們必須要提高大學生的網絡素質,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我國的科學文化水平,促進我國知識經濟的發展。因此大學生要加強自身的網絡素質建設,學習網絡技能,增強網絡信息辨析力,約束網絡行為,做合格的網絡文明公民。
[1]尹繼佐.2002上海社會報告書[J].上海科學院出版社.2002,4:368.
[2]張再興.網絡環境下高校德育創新發展的突破點[ J].高校理論戰線,2011(2):15-23.
G641
A
1671-1602(2016)18-007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