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余懷集外佚文輯考

2016-02-26 13:46:36張明強
學術論壇 2016年8期

張明強

余懷集外佚文輯考

張明強

余懷一生著述富贍,在詩、詞、文、小說領域皆有建樹,因其秉持遺民氣節,詩文著作不受清人重視,文集不傳,至為可惜。近年來,朱志遠、李軍、杜華平、李金堂等人輯錄出版余懷佚文,特別是《甲申集》(外十一種)和《余懷全集》輯錄大量佚文,成果顯著,但仍有散篇未被發現,今新輯得序1首,傳1首,《靈巖九頌》一卷(包括序1首,頌9首,后記1首),總13篇。這些作品涉及余懷的遺民情結和佛教思想,是重要的史料,茲分別加以考釋,為余懷研究提供新材料,以便出版新的余懷文集整理本時補入。

余懷;佚文;弘儲;靈巖九頌;遺民

余懷(1616-1696),字澹心,一作淡心,號廣霞、曼翁、鬘持老人。福建莆田人,寓居南京、蘇州等地。明末清初著名文學家,以遺民氣節為后世稱,其“高風亮節,可比顧亭林、黃梨洲、王船山諸公”①康爵《小引》,原載《莆田日報》(1936年8月11日)之《余澹心先生逝世二百四十周年紀念特刊》,后收錄于《關于余澹心》,《莆陽掌故叢書》抄本。。余氏著述富贍,然因其遺民情懷,詩文詞不為《四庫全書》所收,生平事跡幾為湮沒,已刻未刻著作散佚嚴重。晚清以來有考其著作者,如咸豐年間蔣光煦《東湖叢記》卷五《余澹心著作》[1](P265-269),民國二十五年,康爵在《莆田日報》編輯《余澹心先生逝世二百四十周年紀念特刊》,載錄思梅《余廣霞先生著述考》②該文后收錄于《關于余澹心》,《莆陽掌故叢書》抄本。,其后黃裳《金陵五記》附和后記、蔣維錟《余懷著作考略》,方寶川、陳旭東《余懷及其著述》《甲申集》(外十一種)之《前言》《余懷全集》之李金堂《前言》等③黃裳《金陵五記》,金陵書畫社1982年;蔣維錟《余懷著作考略》,《中華文史論叢》1986年第3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方寶川、陳旭東《余懷及其著述》,《余懷集》卷首,《福建叢書》第三輯,廣陵書社2005年(該文又載《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2期,文字略有不同);杜華平、戴訓超點校《甲申集》(外十一種)卷首《前言》,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李金堂編校《余懷全集》卷首《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另外朱志遠《余懷研究》(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碩士論文)第四章第一節《著作考》、李軍《余懷文學考論》(南京師范大學2010年碩士論文)附錄一、景維佳《余懷的交游、創作與心態》(西北師范大學2013年碩士論文)第一章第三節《余懷的著述》亦詳考其著作。對余懷著作進行深入的考索。

學者無不感慨余懷作品散失零落,傳于今者有詩集、詞集,惟文集不見傳本,民國以來,輯其佚文者不乏其人,佚名之《余澹心尺牘、詩、文輯佚》、朱志遠《余懷研究》第四章第二節《輯佚考》、李軍《余懷文學考論》附錄一《余懷文學活動系年、文獻輯存》、杜華平編《余懷文錄》、李金堂編校《余懷全集》之《文集》等④佚名《余澹心尺牘、詩、文輯佚》,載《關于余澹心》,《莆陽掌故叢書》抄本;朱志遠《余懷研究》,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碩士論文;李軍《余懷文學考論》,南京師范大學2010年碩士論文;杜華平《余懷文錄》,載《甲申集》(外十一種);李金堂《余懷全集》之《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網羅散逸文章,試圖重現余懷文集規模,輯佚工作取得顯著成果。但余懷交游廣泛,仍有部分文章未被發現,今新輯得序1首,傳1首,《靈巖九頌》一卷(包括序1首,頌9首,后記1首),總13篇。前揭《余澹心尺牘、詩、文輯佚》有《寄云溪枯木寒泉圖》,未見余懷整理本收錄,故錄出以存。這些作品涉及余懷的遺民情結和佛教思想,是重要的史料,茲分別加以考釋,以便出版新的余懷文集整理本時補入。

一、《訟過錄序》

余嘗讀史,觀古今忠孝節義,有是有非,不可一概而論也。曹節、王甫殺李固,固子燮仕漢,以剛直稱。安祿山殺李憕,憕子源絕唐祿弗仕。司馬懿殺諸葛誕,誕子靚終身不向西坐。司馬昭殺嵇康,康子紹死蕩陰之難。自我論之,臣無懟君之理,仇無反面之事。燮之出仕是,源之絕祿非也,靚之不向西是,紹之死蕩陰非也。雖曰同歸于忠孝,其于死生出處之際,蓋亦不可不慎哉!

天啟丑、寅之際,刑余盜魁柄,群奸諂附,屠戮忠良,毒流宇內。當是時,忠毅李公以年少冠惠文,擊奸不中,慘死詔獄。余嘗過澄江,拜睢陽祠廟,登君山,望江流滾滾,慨然想見公之風烈,恨未從公游也。猶幸得識公子膚公,膚公者,所謂李氏之燮、諸葛氏之靚也。遭時不偶,挫廉逃名,匿跡韜光,儉德避難,自九齡拜疏以來,荏苒歲月,五十之年,倏焉以至矣。觀其《十訟文》,蓋仁人孝子之言,《南陔》、《白華》之義也。思深哉!其虞舜孺慕之德乎?其孔子寡過之學乎?其伯玉知非之旨乎?昔馬融害李固而作《忠經》,楊雄臣王莽而作《法言》,其人可誅,其書可燒也。善乎唐子西之言曰:“袁宏為桓溫作《九錫文》,此手安能復弄世外筆墨事。”明乎文以人重,人不以文重也。故能為《十訟文》者,即能為《十六大罪疏》者也;能為《十訟文》者,即能為李氏之燮、諸葛氏之靚者也。而惜也不遇時,而抑塞磊落其奇才以老也。嗚呼!其可嘆也已。

考古《三禮》無祝壽之文,《大易》有訟吉之爻,今膚公掞藻摛辭,不自壽而自訟,諸君子歌詩綴簡,不以頌而以規。不惟挽末俗之頹風,抑且合乎《禮》而深于《易》矣。余亦行年五十矣,諷屈正則“忍尤攘詬”之篇,舉白香山“白發青山”之句,春蘭秋菊,終古如斯;《七發》《十賚》,豈足道哉!

該序載錢肅潤評選《文瀫初編》卷五,清康熙間十峰草堂刻本,國家圖書館藏,《四庫禁毀書叢刊》據以影印[2](P171)。《文瀫初編》卷首目錄《訟過錄序》下和正文卷五《訟過錄序》篇名下皆題“余懷”。余氏應李遜之之請,為其《訟過錄》撰序。李遜之,字膚公,江陰人。著《三朝野紀》七卷①李遜之《三朝野紀》卷首《三朝野紀序》末署:“江邑遺民李遜之膚公氏漫題。”(《續修四庫全書》第438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頁)。父李應升,即文中所云“忠毅李公”者,字仲達,號次見。萬歷四十四年丙辰進士,官至御史,為魏忠賢等人迫害,卒獄中。謚“忠毅”。有《落落齋遺集》十卷行世。

文中所引唐子西之言曰:“袁宏為桓溫作《九錫文》,此手安能復弄世外筆墨事”,唐氏原文作:“然宏嘗為桓溫作《九錫文》矣,此手豈宜復弄世外事。”[3]據序文“考古《三禮》無祝壽之文,《大易》有訟吉之爻,今膚公掞藻摛辭,不自壽而自訟,諸君子歌詩綴簡,不以頌而以規”,知《訟過錄》是李遜之為自己五十壽歲而作,錢肅潤在此處有夾評云:“補出五十壽意”,可謂深契其旨。余懷自謂“余亦行年五十矣”,則此序作于康熙四年(1665)。

余懷和李遜之皆明遺民,生逢易代,所云“遭時不偶,挫廉逃名,匿跡韜光,儉德避難”,既是對李氏遭際和志節的描述,實亦以自況。故序末錢肅潤評曰:“通篇用借客形主法,而較量極有分寸。眼既明,識更廣也。于訟過處,委屈原情,無微不達,此真知膚公之心者。”[2](P171)即稱贊余文對李遜之的直諫和遺民氣節的推展。

二、《謝翱別傳》

謝遺民翱,字皋羽,閩長溪人也。宋咸淳初,試進士不中,慨然以古文作者自豪。撰《宋祖鐃歌鼓吹曲》《上吹曲》②《上吹曲》,謝翱《晞發集》卷一載《宋騎吹曲》,《晞發集》卷九附錄各傳皆云“《騎吹曲》”,見《宋集珍本叢刊》第91冊影印萬歷四十六年刊本。則《上吹曲》當為《騎吹曲》。,上太常樂工習之。及元兵取宋,宋丞相文天祥亡走江上,逾海至閩,檄州郡大舉勤王之師。君傾家貲,率鄉兵數百人,布衣杖策,長揖轅門,遂參軍事。丞相轉戰閩廣,至潮陽被執,君逃匿民間,踉蹌而行,抵勾越,依王監簿以居,日以賦詠飲酒相娛樂,人不知其為丞相客也。

洎聞丞相死,麻衣繩履,彷徨山澤間,所向輒大哭。過姑蘇,望夫差之臺,竟夕哭。上會稽,探禹穴,窺祐、思諸陵,北向哭。乘舟渡鄞,登蛟門、候潮山,感夫子乘桴之嘆,則又哭。游浦陽仙華巖,酒酣,望天末慟哭。過宋故宮,悲嘆伏地哭。晚登子陵西臺,設丞相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畢,號而慟者三,復再拜,起,有云從西南來,渰浥浡郁,氣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擊石,作楚歌招之曰:“魂朝往兮何極?暮來歸兮關水黑。化為朱鳥兮有咮焉食?”歌闋,竹石俱碎,失聲哭。嗚呼!何其情之悲也。所知淪沒,碧血濺空,山川池榭,云嵐草木,與所別處,乃其時適相類,則徘徊顧盼,悲不自已。夫鳥獸喪其群匹,越月逾時,則必巡過其故鄉,翔回焉,嗚號焉,躑躅焉,然后乃能去之。若君者,章皇草澤,惡夫淚之無從也。

君托興遠游,自命晞發,其為歌詩,淋漓□□,□懷故君亡國,一篇之中三致意焉。性愛子陵臺下白云原,唐玄英處士舊隱,有終焉之志。作《許劍錄》,與方鳳、吳思齊輩相友善。元至元中,寓杭,遺人劉氏女以女,買屋西湖。及病革,語其妻曰:“我死,必以骨歸方鳳,葬我許劍之地。”卒年四十七。鳳聞訃,哭以往,果葬君如其言。復為建許劍亭于墓右,其徒吳貴祠之月泉書院云。

此傳見《文瀫初編》卷十五[2](P532-533),該書卷首目錄《謝翱別傳》下和正文卷十五《謝翱別傳》下俱題“余懷”。謝翱(1249-1295),字皋羽,號晞發子,先世居福建浦城,遷居福建長溪(今福安縣),至翱又遷回浦城。有《晞發集》十卷。謝氏乃宋遺民,其人其文皆為后世推重。如元代方鳳《謝君皋羽行狀》、鄧牧《謝皋父傳》、任士林《謝處士傳》、明代胡翰《謝翱傳》、宋濂《謝翱傳》、吳謙《謝君皋羽壙志》等[4](P136-145)都對其品行節氣頌贊不已。“王監簿”即王英孫,“為宋戚少保、端明殿學士克謙之子,仕將作監主簿,別號修竹,長于詩文,有集行世。時方延致四方游士,賦詠相娛,先生依焉”[5],英孫,字才翁,會稽(今紹興)人,與謝翱友善,為宋遺民。“玄英處士”指唐代詩人方干,字雄飛,睦州清溪人,卒后,門人私謚“玄英先生”,故稱。

余懷于明亡后始終以遺民自居,雖窮困潦倒不改初衷。作為遺民,與其他群體一樣需要身份認同,余氏借寫《謝翱別傳》抒發其遺民之思,從謝氏的經歷中獲取精神力量,維系遺民的價值。給宋遺民立傳與撰著野史、編輯遺民詩一樣,是一種自我身份的確認。該傳雖是據任士林、胡翰等傳綴緝而成,但已融入深沉的身世之感,“所向輒大哭”“何其情之悲也”和“懷故君亡國”云云,無不凝聚著余氏的故明之感和遺民之痛。對此,遠游子有精當評論:“余讀謝遺民詩,涕岑岑下也。曰:‘嗟乎!義士,一貧布衣耳。灑百斛之血淚,聲聞千秋。’其自言曰:‘阮步兵死,空山無哭聲。’又其詩曰:‘愿君此心無所移,此樹終有花開時。’悲夫!悲夫!雖欲勿哭,安得而勿哭。余亦善哭者,與遺民哭音荅響,長無絕矣。”[2](P533)

三、《靈巖九頌》一卷

靈巖九頌自序

昔宣州慶閑禪師示寂,太守欲留全身,僧利儼曰:“遺言令化。”阇維之日,云起風作,煙焰所至四十里,草木沙礫之間皆得舍利。蘇子由欲作記而疑其事,方病痁,有訶者曰:“閑師事復何疑哉?疑即病矣。”夢中作銘,醒復疏之。湛堂準禪師阇維,得舍利,晶圓光潔,睛齒數珠不壞,其徒大慧杲禪師走荊南,謁張無盡求塔銘,無盡曰:“聞準老眼睛不壞,是否?”師曰:“是。”無盡曰:“我不問這眼睛。”師曰:“問甚么眼睛?”無盡曰:“問金剛眼睛。”師曰:“若問金剛眼睛,在相公筆頭上。”無盡曰:“若如此,老夫為他點出光明,令他照天照地去也。”遂著銘。夫子由之疑,疑其神奇也。疑則病,病則夢,夢中作銘,疑情終未盡也。即無盡之問金剛眼睛,亦豈真能點出光明,令他照天照地也哉!余既無子由之疑,又不敢自謂筆頭上有金剛眼睛,但以今日茶毗之怪特神奇,證和尚平生之真實平淡。記而頌之,使天下有眼睛之人信受不疑,各各點出光明,即和尚之光明,照天照地照古照今照徹三千大千世界也。嗚呼!豈不偉哉。

江左余懷纂

靈巖九頌

天闕山樵余懷制

靈巖法堂頌

靈巖退翁和尚,臨濟嫡孫,天山真子。百提方印,十坐道場。透三玄三要之綱宗,續六度六塵之慧命。云門氣宇如王,鉗錘莫二;風穴壁立千仞,棒喝凜然。慈悲利物,直須救取貓兒;究竟涅槃,無端跳出師子。本是瀟湘釣客,允稱天下宗師。作靈巖法堂頌第一。

巍峨寶座,獨踞靈峰。滹沱真脈,楊岐正宗。眾流截斷,為六不容。赫矣鴻范,皇哉大雄。

忠孝頌

仲尼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經。此和尚之學也;洪覺范曰:孝以事師,忠以事佛。此和尚之心也;嚴君平曰:與臣言依于忠,與子言依于孝。此和尚之教也。儒耶佛耶,曰忠曰孝。作忠孝頌第二。

稽首南岳,日面月面。陟彼白瑯,報慈報善。滅沒海鷗,回翔峰雁。皎日秋霜,斯言可踐。

文字語言頌

教外別傳,不立語言文字,此達磨西來之旨也。然文章如日星之麗天,語言如雷霆之震世,圣賢佛祖,賴以傳心,豈可廢乎?昔歐陽永叔、李泰伯正效昌黎辟佛而明教,嵩禪師《正宗》一記聳動朝廷,懾服卿宰,則文字語言之效也。今和尚文章絕古今,言語妙天下,辟彼須彌,高不可逾;等之法海,深不可測。秀媚精進,追覺范于石門;敏捷光明,踵慧颙于南院。作文字語言頌第三。

文統道統,誰其荷之。有言無言,誰其識之。鼎也拄頤,赤頭白髭。惟吳靈巖,一字之師。

圣燈頌

和尚以九月二十七日申時沐浴更衣,端坐而逝,山中之人見紅燈數十百對,排列輝煌,向南而行。包孝廉朗威親見之,為余說及茶毗之夕,復現明燈彌天蔽野。嗚呼!此峨眉圣燈,文殊之所示現也。作圣燈頌第四。

三定七支,含輝匿曜。放大光明,九幽普照。惟日月鐙①鐙,此處同“燈”。,洞燭塔廟。清現兜羅,凌云一笑。

舍利頌

迦文茶毗,獲金剛舍利。此后西天諸祖如脅尊者、迦毗摩羅、婆舍斯多、不如蜜多,東土禪師如巖頭奯、泉大道、蘭布裩、明教嵩、真凈文、五祖演,并阇維而得舍利,百代叢林,傳為法寶。我和尚憫茲焰宅,拯彼欲流,現大神通,入火光三昧。十九日,茶毗于紫金光聚中,得細大舍利無算。作舍利頌第五。

熊熊寶焰,灼灼珠精。龍成五采,鳳舞王庭。雹飛宿海,花散香城。金剛不壞,至道所凝。

聲光頌

昔清嚴禪師臨終大吼,其聲如雷。西天東土,放光者不乏其人。我和尚茶毗之日,有綠光一線出頂門,五彩星光旋繞須臾,香薪燼,煙焰息,從空發光,光中起大聲,如雷車砰訇,達于九天,中有白光,作滿月輪,金光堆涌,五色交變。最后大聲再震,舍利群飛,粲若星殞,緇白聚觀,嘆未曾有。作聲光頌第六。

堅固力持,香傳薪燼。光被四洲,聲揚五印。開甘露門,布天龍陣。萬字千輪,乘時奮迅。

化琉璃頌

堯封月函和尚《記》曰:“二十一日,發土龕,四壁青珠蟻集,細如粟,中如梧桐子,至大如桃核,化成琉璃,寶色布射。其結相最殊特者,為琉璃盤腸如鐵,為琉璃菩薩垂手之像,為琉璃小玉山班班然,為琉璃積樹葉相縱橫然,復有為琉璃懸瀑。形色或為翡翠,為鶴頂紅,亦為枯木,為白云,為葡萄深紫,為碧,為緗,為黃華,為綠蒲雜色。精瑩洞徹,非金非石。”又曰:“所見有如天柱立者,或如蒼松枝,或得琉璃肺葉,如蓮華解其瓣,或為瑟瑟碧珠,或為虎形文成五采,或為云中日,或得青琉璃寶鼎。”余瞻禮贊嘆,得未曾有。作化琉璃頌第七。

夜鼓玉琴,朝翔紺馬。如雷如電,震耀盲啞。瓊島煙迷,神樓霧寫。多寶如來,從天而下。

堯封塔頌

和尚自定塔基于上堯封妙高峰頂,正面太湖,群山環拱。樹杪依稀,螺髻一尖望如點黛者,昆山玉峰也。披胸垂手,鳳舞龍飛,洵湖山之全局,為百世之祖庭。作堯封塔頌第八。

峨峨高峰,群巒環拱。洞庭始波,木葉微動。綿藐赤烏,葳蕤朱鳳。天在山中,萬年傳頌。

寶雪頌

和尚以十月二十七日酉時入塔,先一日,朔風怒號,天宇沉黑,午夜則明星滿天,霜月在地,樹石皆肅然聳立。入塔之際,風日和朗,人天歡悅,須臾,夕陽凝紫,陰云翳空,微見晶珠飄灑,迨夜則雪花如掌,萬山縞練,竹柏低垂。此雖天公之玉戲,實亦擔雪之神通也。作寶雪頌第九。

資清乘氣,結素流輝。在目皓潔,入耳希微。冰天磊磊,雪窖巍巍。非神何化,非佛何歸。

后記②題目為作者所擬。

和尚平生真實平淡,諱言神怪奇特之事。今茲示現種種,乃天龍八部,擁護宣揚,見佛圖之廣大,法眼之光明,非凡情所能測度也。余與和尚夙為東林之游,久發南詢之愿,抽毫作頌,敢告諸方。余懷后記。

余懷《靈巖九頌》一卷,《靈樹遠禪師云巖集》卷末附,清初刻本,入《嘉興藏》,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明版嘉興大藏經》和《禪宗全書》據以影印③分別見《明版嘉興大藏經》第34冊,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禪宗全書》第69冊,文殊文化有限公司1990年。。余懷作《云巖九頌》真切感人,佟彭年《靈巖退翁老和尚化琉璃贊》云:“翁友余懷作為《九頌》,年覽觀感嘆,踴躍瞻禮。”[6](P46)靈樹遠禪師,字鎣方,蘇州府長洲縣(一說吳興)人。在靈巖寺受戒,為名僧退翁弘儲法嗣。有《靈樹遠禪師云巖集》二卷,附《云巖頌古》一卷,其后附余懷對其本師弘儲的頌贊《靈巖九頌》一卷。生平見《五燈全書》卷八四《靈巖鎣方遠禪師傳》[7](P721)。

弘儲(1605-1672),字繼起,號退翁、擔雪老人。江南通州李氏子,傳三峰漢月法藏衣缽。歷住常州夫山祥符寺、臺州天臺國清寺、蘇州靈巖崇報寺、蘇州堯封寶云寺、蘇州虎丘云巖寺、秀州金粟廣慧寺、衡州南岳福嚴寺、漢陽大別山興國寺等,大暢宗風,頗有影響。康熙十一年壬子九月二十七日卒,葬于蘇州堯峰。有《南岳繼起和尚語錄》十卷行世。生平見《五燈全書》卷六九《退翁弘儲禪師傳》[7](P449-451)、《三峰藏和尚語錄》卷末附《退翁自銘塔》[8](P218)。弘儲不僅是明末清初高僧,也是有名的抗清志士,一生眷懷故國,秉遺民之操。同是遺民的余懷為之撰頌,順理成章。在《靈巖九頌自序》里,余懷說明作頌的目的:“以今日茶毗之怪特神奇,證和尚平生之真實平淡。”其《后記》云:“和尚平生真實平淡,諱言神怪奇特之事。”弘儲平居不言神怪奇特之事,韓菼《南岳儲禪師塔銘》亦云:“既又聞老人常怪諸方末后涉神奇事跡,類《齊諧》《洞冥》《大荒經》之語。”[9](P208)余氏知道好友弘儲不言神怪之事,卻以和尚卒后之種種奇異現象稱贊之,看似矛盾,實際上是和尚弘法成功處,真實平淡之中寓存廣大光明。余懷自康熙八年(1669)寓居蘇州后,兩人同住一地,當有不少交往,但現存余懷作品中難以覓見與弘儲的詩文交往,得此頌可證兩人之交游。清初士人之逃禪者,多非真致力于佛事,為不得已也。

《靈巖法堂頌》之“為六不容”指“一不得絕生死流,二不得踞佛祖位,三不得互分賓主,四不得馳騁問答,五不得曲順機宜,六不得平懷常實”[7](P451)。《圣燈頌》之“包孝廉朗威”即包振,字朗威,江蘇吳江人。明崇禎十五年舉人[10](P654)。《化琉璃頌》之“堯封月函和尚”指董說,字若雨,號俟庵、西庵,浙江烏程人。后出家為僧,居靈巖寺,名南潛,字寶云,號月函[11](P529)。乃弘儲法嗣,與僧遠為同門。弘儲卒后出現種種異象,當時人屢有記載,佟彭年《靈巖退翁老和尚化琉璃贊》較詳盡:“今和尚以九月二十七日沐浴更衣,跏趺而逝。十九日茶毗,有大聲如雷,震動山谷,圣燈散布,上徹云霄,頂裊金光,文成五采,獲舍利細大無算,血肉化成琉璃寶色,現種種怪特殊相,頂齒不壞,腸盤卍字,此雖金棺垂化,雙趺升忉利之天;雪壁專修,一葦渡西來之教。不是過也。入塔之際,皓雪彌天。”[6](P46)與《靈巖九頌》互參,可以更好理解余文。

四、《寄云溪枯木寒泉圖》

既云出世,當有出世事。這斷紙殘墨,要作何用。若向這無用處論著巴鼻,轉一切事即作佛事,借錯認枯木寒泉,也莫去尋枝摘葉。云溪他日,得其精而忘其粗也。

尺牘錄自佚名《余澹心尺牘、詩、文輯佚》,載《關于余澹心》,《莆陽掌故叢書》抄本。《余澹心尺牘、詩、文輯佚》包括10首尺牘、2首詩、2篇序和《幽夢影》評語4則,且據潘景鄭《著硯樓書跋》提示余懷為《墨井詩抄》作序。因該書札未被后來《甲申集》(外十一種)和《余懷全集》收錄,且不易得,故錄存于此。

[1]蔣光煦.東湖叢記[A].國家圖書館藏古籍題跋叢刊:第15冊[C].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

[2]錢肅潤.文瀫初編[A].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第173冊[C].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1999.

[3]唐庚.羅浮二賢贊并序[A].唐庚.唐先生文集:卷十[C].四部叢刊三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4]謝翱.晞發集:卷九附錄[A].宋集珍本叢刊:第91冊[C].北京:線裝書局,2004.

[5]徐沁.謝皋羽年譜:“至元二十年”條[M].康熙間張潮刻《昭代叢書》本.

[6]僧遠.靈樹遠禪師云巖集:卷末附[A].禪宗全書:第69冊[C].臺北:文殊文化有限公司,1990.

[7]超永.五燈全書[A].新編卍續藏經:第141冊[C].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

[8]法藏.三峰藏和尚語錄[A].明版嘉興大藏經:第34冊[C].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7.

[9]韓菼.有懷堂文稿:卷十五[A].清代詩文集匯編:第147冊[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10]李銘皖,等.(同治)蘇州府志(二):卷六十一[A].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輯⑧[C].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

[11]李放.皇清書史:卷三十二《董說》[A].清代傳記叢刊:第84冊[C].臺北:明文書局,1985.

[責任編輯:戴慶瑄]

張明強,貴州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博士,貴州貴陽550001

I206.2

A

1004-4434(2016)08-0106-05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明清之際駢文研究”(15XZW024);貴州師范大學2014年博士科研啟動項目“清初駢文與駢文學建構研究”(社科博[2014]7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的毛片| 激情爆乳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精品| 亚洲人成网址| 久一在线视频| 波多野结衣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在线播放精品一区二区啪视频| 亚洲一级色| 国内精品视频区在线2021|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综合影院|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久久蜜桃| 亚洲国产欧洲精品路线久久| 在线色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青青草原国产免费av观看|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就| 国产美女91视频| 国产91蝌蚪窝| 97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美女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91| 美女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色噜噜在线观看| 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微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天堂777| 高清无码一本到东京热| 亚洲水蜜桃久久综合网站| 亚洲天堂成人| jizz在线免费播放| 伊人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直接黄91麻豆网站| 毛片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沈阳少妇高潮在线| 中国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久久毛片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禁片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国产人成乱码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 美女一级免费毛片| 国产精品 欧美激情 在线播放 | 国产成人乱无码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1区2区|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免费一区视频| 五月婷婷精品|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亚洲天堂网2014| 激情成人综合网| 国产91无码福利在线| 亚洲中文在线视频| 99热这里都是国产精品| 欧美日韩久久综合|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 丁香五月激情图片| 永久免费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91| 99久久精品国产综合婷婷| 日韩av高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男女天堂| 午夜久久影院|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色综合激情网| 亚洲毛片网站|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婷婷午夜天| 免费又爽又刺激高潮网址| 国产精品xxx| 国产精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91蜜芽尤物福利在线观看| 日日拍夜夜操|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女同欧美在线|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主播在线一区| 国产粉嫩粉嫩的18在线播放91 | 22sihu国产精品视频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