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彩
摘 要:金融創新的不斷發展影響社會的方方面面,企業是社會的主體,研究金融創新對微觀企業的影響已經迫在眉睫。本文通過分析金融創新對企業績效的影響機制,并提出解決策略,為我國企業在金融創新背景下快速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金融創新;企業績效;影響;策略
20世紀70年代以來,金融創新飛速發展,同時伴隨產生的還有大量的金融工具,這些金融工具也得到了具體的運用。金融創新不僅能夠調節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還能夠拉動經濟的增長;同時,不斷發展的金融創新改變了企業所處的金融市場環境。企業是國民經濟的組成部分之一,成為支撐經濟和社會穩定發展的重要力量。金融創新不僅影響企業的外部環境,也影響著企業的價值和效益,并為之帶來新的改變。本文從我國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通過分析金融創新對企業績效的宏觀機理和微觀機制,探尋現代企業利用金融創新提高自身績效的方法,以期我國企業能夠更好更快的發展下去。
一、金融創新的內涵
國內外對金融創新的研究起源于熊彼得時代,但一直以來都沒有統一的解釋。從宏觀層面上看,金融創新就是金融業的全部發展史。具有如下特點:第一,金融創新的歷史悠久,不僅包括金融發展的每一件重要的事項,還包括貨幣的發展史;第二,金融創新的內容豐富,例如金融產品創新、金融制度創新等。從中觀層面上看,金融中介功能的發展比如產品創新、技術創新等。這些創新包括將已有的產品、技術和制度直接應用過程中創新或者重新發明創造,改造的過程中降低這些金融機構的成本和風險。從微觀層面上看,隨著金融創新工具的產生標志著金融創新微觀層面的出現。微觀層面的金融創新有四種形式:第一,以期貨、期權等金融衍生工具為代表的風險管理型創新;第二,增強流動型創新是將原來的金融工具的變現能力和轉換性能都加強;第三,信用創新型創新是創新出以分散風險為目的的信用違約互換等;第四,股權創造型創新是將債權轉換為股權的金融創新工具。
二、金融創新對企業績效的影響
1.金融創新給企業帶來的新變化
(1)金融創新使企業的管理模式發生轉變。金融創新改變企業生存的金融市場環境,企業為了適應環境變化不得不改變自己的管理經營模式。企業為了獲取更多的收益,要選擇合適的金融創新產品組合,防范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
(2)金融創新工具的產生使企業財務政策發生新變化。一方面,企業利用金融創新工具進行風險管理,平衡企業的財務杠桿,增強企業的財務彈性,增加流動資產的比重;另一方面,使用金融創新產品進行風險管理代替企業通過減少股利發放等方式進行風險管理,提高企業的財務狀況。
2.金融創新給企業帶來的新利益
(1)提高企業的融資能力。企業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資金問題。金融市場不僅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地方,還是企業進行融資籌資資金的主要場所。金融創新為企業帶來新的金融創新工具例如可轉換公司債券,企業利用這些金融工具進行融資,并且通過一定時期把創新工具轉化為其他形式比如說普通股之類來獲得收益,降低融資成本。企業投資者可以通過轉換金融工具,優化企業的資本結構,調節股權資本和債權資本的比重。
(2)提高企業的投資水平。企業生存的目的就是獲得收益最大化,所以企業選擇投資對象的時候考慮的主要問題是選擇報酬高風險小的產品進行投資。一方面,金融創新可以保障企業投資收益相對較高。例如股票比可轉換公司債券的風險高,可轉換債券在股價上漲的時候,由于其利息是固定的,所以獲得的收益相對是比較穩定的。另一方面,企業可以利用金融創新預測即將投資的項目是否能夠帶來長期投資收益,選擇最佳收益的投資組合進行投資。
(3)規避風險。金融創新具有能夠轉移風險、分散風險、整合風險、轉化風險和消除風險等功能。例如衍生工具產品能夠將市場風險、信用風險等風險先集中,然后等到一定時期再重新分配,這樣可以使企業能夠規避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大多數風險。據2008年調查數據顯示有94%的企業使用金融創新工具來進行企業風險管理。企業使用金融創新工具對沖風險的能力增加,使得其在風險不變或者降低的時候,收益增加或者不變。
(4)提高公司治理能力。管理者的自利行為會選擇有利于自己利益的項目,影響企業的資本結構。企業使用金融創新產品降低企業的債務比重,改變企業的資本結構,并且通過金融市場來管制管理者,讓金融中介參與公司治理的各個環節,將管理者利益和公司的利益捆綁在一起,降低代理成本,從而提高公司業績。
三、金融創新環境下提高企業績效的策略
在金融創新環境下,企業會面臨各種問題例如融資難、資金利用率低等。面對可能遇到的問題,企業要不斷調整的自身的政策和制度來適應內外部環境的變化,除此之外,政府等有關部門還要加強對企業的監管和保護,還要加強金融創新來提高企業績效。
1.宏觀層面
(1)建立良好的法律和制度環境。在金融創新的背景下,企業要想健康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和保護,政府要強化信息傳遞途徑,規范企業準則,健全管制結構。政府在金融市場上起著正確的引導作用,加強企業與企業還有銀行之間的溝通,使它們之間形成互幫互助的關系,而不是競爭的關系。不斷進行改革試點,進一步深化銀企改革。建立金融市場的信任環境,加快構建銀行、企業各自的信用機制,建設誠信互助的經營生存環境。
(2)完善金融市場。企業不僅在金融市場上進行交易和生產經營,還能夠從金融市場上籌集資金。發揮金融市場的作用,使企業意識到金融市場的重要性。加快金融市場的發展,在擴大金融市場廣度和深度的基礎上,滿足企業對沖經營過程中風險的要求,提高企業績效。
2.微觀層面
(1)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企業要想健康的發展下去,必須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應對經營過程中的各種風險。企業在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時,也要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雖然金融創新能夠抵御企業風險,但是企業也應強化內部審計工作,經常對內部控制制度的績效進行評價,降低企業發生危機的可能性。
(2)健全公司治理結構。企業股東通過金融創新工具在資本市場上對企業的資產進行估價來判斷管理層的工作績效,提高管理層的工作效率。現代企業管理者利用金融創新重新構建現代公司治理的新理論,并通過公司治理來推動金融創新的發展。在金融創新的環境下,企業降低負債比率改變資本結構降低風險,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規范公司各部門人員的職責,實現金融創新與公司治理的互相結合。
(3)擴大融資途徑。建立多元化的金融結構,提高這些金融機構的服務,為企業融資提供便利。隨著金融創新程度的不斷增加,金融創新工具也越來越多,企業選擇金融創新工具時要結合其自身的實際發展情況。比如企業剛發展起來的時候,規模比較小,選擇融資工具應首先考慮一些手續相對簡單并且安全穩定的金融工具;當企業發展處于成熟期時,企業的規模較大,可以通過風險投資等方式進行融資。通過金融創新的不斷發展,企業應該不斷擴展融資渠道,提高融資方式。
(4)規避企業風險。目前很多企業已經使用金融創新來管理企業風險提高企業績效,在使用金融創新規避風險、對沖風險的同時,企業應設立專門的部門來預測和分析風險,使風險控制在合理的水平狀態。政府應該鼓勵企業利用金融創新工具比如金融衍生工具規避風險,增強企業經營能力,提高企業績效。
(5)提高資金利用率。加快金融市場的發展,增加更多的金融試點,為企業獲得更多資金渠道和平臺。企業應充分利用政府為其提供的軟環境并加快轉變發展方式。金融創新的發展解決了企業大部分資金問題,對于貨幣資金、存貨和應收賬款之類的流動資產,企業應盡可能增加其周轉速度;對于賬齡過長的應收賬款,企業應該加速收回力度,減少壞賬的發生,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為企業帶來更多的效益。
四、結論
總之,金融創新的不斷發展不僅帶來經濟的增長,還通過宏觀機理和微觀機制作用于企業,給企業帶來了收益,但是收益與風險是同時存在的,金融創新也給企業帶了風險。因此在金融創新背景下,企業了解自身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就顯得頗為重要,并采取相應的策略提高其績效。
參考文獻:
[1]戴德群.金融創新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分析[J].財會通訊,2014(12).
[2]伍棱瑤.金融衍生產品在企業信用風險管理中的運用[J].時代金融,2014(3).
[3]劉玉梅.金融創新對我國企業投融資決策的影響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1.
[4]黃玉娟.衍生工具運用對上市公司業績影響的實證研究[D].西南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