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珊珊
(作者單位:陜西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淺析網絡新聞客戶端的標題黨新聞——以今日頭條為例
梅珊珊
(作者單位:陜西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 今日頭條”作為原生態新聞客戶端,一度以其過人的媒介技術成為新媒體的領跑者,其運營模式也曾被眾多客戶端效仿。俗話講,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今日頭條”當然也不例外,其快速化、便捷化的特點成就它的同時,也給社會、受眾等帶了傷害。換句話說,的標題黨新聞 占大量篇幅,特別是在“頭條推薦”專題。本文擬對的標題黨新聞進行 分析,指出這類新聞的特點,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給出如何避免此類新聞的頻頻出現,從而使“今日頭條”在引領新媒體發展的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今日頭條;標題黨;新聞編輯
隨著媒介技術的不斷發展,受眾接受信息的方式及習慣也隨之發生變化。手機、平板及4G網絡的高速發展,改變了人們了解世界、認識世界的方式,使人們足不出戶便可知天下事。我們當中的大多數人似乎都成了容器人,不愿意與現實的環境進行交流,卻選擇對媒介的無條件信任。媒介本應該不辜負我們對它的青睞,但怎料,還是有媒體難擋利益誘惑,唯點擊率是尊,制作出大量標題黨新聞。“今日頭條”作為原生態新聞客戶端,在各路媒體擠過獨木橋的浪潮中也用了此下策,大量新聞標題“標題黨”現象明顯,尤其是在“頭條推薦”這個專題。
1.1要件殘缺,以偏概全
有很多新媒體編輯在寫文章時喜歡用“減法”,在一個完整的事件中抽取部分事實給予報道,以達到博人眼球的目的。如“今日頭條”的《西安最大租賃型保障小區開放設施齊全租金低》,文章中講了廉租房租金每平米3元,教育、體育等設施齊全,入住人數不斷增加。用戶讀此題目,會眼前一亮,帶著好奇與期待瀏覽文章,甚至于讀完之后有馬上去現場參觀的沖動。但是真實的情況是,此廉租房必須是應屆生才能申請,且地理位置十分偏僻,交通不便,但文章的題目中并沒有體現“應屆生”這三個字眼,反而是設施齊全,租金低,大有給此廉租房做廣告,給政府做表彰之嫌。這樣看似“沒什么錯”的報道,卻會給接觸到的受眾帶來諸多麻煩,如去往現場被告知自己不符合要求,住進去后發現生活、交通不便等。
1.2標題與內容無多大關系
這類文章一般抓取自別的媒體,編輯在匯總信息時,或沒有讀透原文,或故意取標新立異的題目又或者是為了蹭頭條,把標題做得“獨樹一幟”,以賺取高的點擊率。如《網曝金星私下照男人特征明顯老公漢斯的反應是……》,只讀題目,就勾起受眾無限的好奇心了,金星有男人特征的照片什么樣啊?老公漢斯對此什么反應啊,無所謂或其他?題目中懸念的設置可真是“妙”。滿懷期待點擊閱讀文章,內容卻讓人無語,所謂的似男人特征的金星照就是日常的生活照,沒看出來有哪些地方男人特征特別明顯,而所謂的老公漢斯的反應,根本沒有,文中并不講到任何一句漢斯對此事件的看法,讀完很令人失望。倘使下次再遇到此類新聞,大多數人一定不會再抱那么大的期望去閱讀,更甚至于會選擇直接過濾,以免內心煩躁。標題是文章的眼,讀者通過題目需要大致了解文章的內容,而“今日頭條”標題黨新聞完全將兩者割裂開,這樣標題存在的意義何在呢?
1.3雅與俗
我們常說,新聞報道的寫作,要有文化底蘊,有厚重感,能把主題升華到一定高度,這就是所謂的雅;同時要避免專業化、書面化詞語,要使用群眾語言,要通俗易懂,這就是俗。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及各種APP的全面使用,“俗”這個詞兒開始被眾人吹捧,媒體認為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越俗才越能吸引受眾,才能賺點擊率,才能獲利。這些想法本沒有什么問題,但“今日頭條”標題黨新聞并沒有掌控好“俗”這個度,一味迎合受眾,錯把低俗當通俗。如《為了讓男子欲求得到滿足,她們用獸藥把這些女孩催熟》,報道內容講的是孟加拉國的很多賣淫的參與者是未成年人,被迫被催熟賣淫。文章附圖為一些賣淫女的照片,其中不乏一些大尺度照片,且照片對那些當事人面部并未打馬賽克或其他相關處理。暫且不說這樣是否在法律上侵犯了她們的權益,單從此報道的內容來說,大尺度的色情畫面,暴力、血腥的詞語,充滿著傲慢與偏見的觀點,就已經超越了新聞專業素養中要求的通俗了,明顯已變為低俗。
2.1新媒體受傳關系的改變
傳統媒體中,一般只是大眾傳媒傳遞信息,受眾被動接收信息,兩者之間幾乎是單一的傳受關系。當然受眾也會有讀者、觀眾、聽眾通過信件、電話或實地采訪等反饋,但反饋信息明顯不全面,反饋周期慢,所以這些反饋可以忽略不計。但隨著大數據在新聞領域的運用,受傳關系明顯轉變為雙向互動。今日頭條在用戶注冊成功后便為其制作DNA興趣圖譜,根據用戶的日常瀏覽新聞類型、使用時間、評論、轉發和位置等,分析用戶的興趣及愛好。受眾與傳媒媒體階段相比,已不僅僅滿足于簡單的獲取、了解信息,他們需要媒體為他們整理好簡潔版的新聞,需要在最短的時間獲取最大量最具時效性的新聞,這樣一來勢必會有媒體搶時間發布一些要件殘缺、無事實根據的報道。
2.2新媒體編輯職業素養缺失
新媒體的從業人員部分是從傳統媒體轉型過去的,但大多數從業人員均是剛從業不久的大學畢業生。這些編輯們由于從業經驗匱乏,缺乏實踐鍛煉,接受的相關培訓也不完善等致使其在新聞報道從編寫到審核到引發輿論效果等方面都存在一系列問題。如在報道里約奧運會男子撐桿跳比賽時,今日頭條給出的報道是中國選手跳出6.5米的成績,未能晉級,網友紛紛笑稱:小編,這成績早都破紀錄了,還進不了決賽。衛冕冠軍,跳6.03米,中國選手應該為5.6米。很顯然這位小編本身對體育方面的內容不熟悉,其次在整理稿件時不認真,導致鬧出這么一出笑話。又如,在報道中國男兵取得團體冠軍時,在新聞標題當中將男乒教練劉國梁的名字顯示為“劉國”,也是令人頗為不解,這么明顯的錯誤,編輯在審稿、發稿的時候怎么能忽視。
2.3商業利益驅使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媒體需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因為追求點擊率、閱讀量成為眾多新媒體的首要目標。網絡開放式的傳媒環境注定網絡媒體語言更開放、更自由、更通俗,似乎傳統媒體的大篇幅嚴肅、端莊的行文風格受眾很難接受。能否將傳統的受條條框框限制的行文內容轉變為更適合網絡傳播情景的編輯風格是新媒體吸引受眾的關鍵。因此,為了吸引用戶,新媒體編輯對轉引的文章反復閱讀,梳理出重點內容成文,并從中選取中最博人眼球的內容作為標題,在這過程中他們不考慮所成文內容是否全面,標題是否準確,更不考慮這樣成文會帶來怎樣的社會反響。此外,這些編輯對自創的內容很有考究,用詞軟硬程度、事件切入角度、事件要素等都需要反復揣摩,從而創作出高點擊率、閱讀率的文章,靠“眼球”獲取經濟利益。
筆者研究了今日頭條新聞客戶端存在標題黨新聞,其實在日常瀏覽新聞時,會發現搜狐新聞或者騰訊新聞等眾多新聞客戶端都存在此問題。標題黨新聞的存在并不是媒體界的清流,而是泥石流,它的不斷泛濫勢必會攪渾新聞客戶端乃至網絡媒體的大環境。從微觀上講,妨礙了媒體的履行環境守望功能的發揮,欺騙受眾情感;從宏觀上講,不利于我國主流文化的弘揚與發展,危害網絡信息安全,影響社會穩定。進一步講,由于先入為主的觀念的影響,在很多情況下,標題黨新聞會對新聞主人公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此外,太多的標題黨新聞,會使用戶對此形成免疫,再遇此類新聞會“繞著走”。
當然,標題黨新聞的避免并不是單一的某方面就能實現的,它需要多方力量共同結合。首先,國家網絡信息辦公室應實時監測信息,對這些編輯不當的新聞進行監督。其次,新媒體編輯人才的培養是當務之急,網媒的編輯方式、編輯思想也亟待提升。作為普通受眾,我們必須要能夠從信息流中篩選出所需信息,并辨別出信息真假與好壞。為了促進新聞事業的健康發展,整頓標題黨新聞刻不容緩。
[1]黃楚欣.任芳言.網絡“標題黨”—成因與對策[J].新聞與寫作,2015(12).
[2]張秀敏.論網絡傳播時代新聞受眾的困惑—兼評“標題黨新聞”[J].新聞愛好者,2010(5).
[3]王葉華.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記者的職業素養與社會責任[J].科技傳播,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