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同道
(作者單位:商丘學院)
紙媒編采人員如何借力新媒體
劉同道
(作者單位:商丘學院)
新時代背景下,媒體融合趨勢日益明顯,各類新興媒體不斷涌現,這使媒體傳播環境發生巨大變化。紙媒編采人員應認清當前媒體行業發展格局,適應新的市場環境,積極利用借力新媒體形式增強紙媒傳播效果,擴大紙媒影響范圍,豐富紙媒盈利渠道。因此,紙媒編采人員應主動強化自身職業技能,進行新媒體知識技能學習,掌握對新媒體的運用,適應新的媒體傳播環境。本文將針對紙媒編采人員如何借力新媒體展開研究和分析。
紙媒;新媒體;采編人員;媒體融合
新媒體對傳統媒體帶來的沖擊是毋庸置疑的,新媒體的出現削弱了紙媒盈利渠道,導致發行量下降,受眾流失。在這種大環境下,紙媒若想增強競爭實力,適應新的媒體傳播環境,應積極走媒體融合發展路線,借力新媒體,利用新媒體傳播優勢為紙媒傳播創造有利條件,彌補自身缺陷。因此,作為紙媒編采人員,應學會對新媒體的應用,轉變思維。
從現今媒體行業發展趨勢來看,顯然新媒體更具傳播優勢,已逐漸占據主流媒體地位,紙媒受到了嚴重沖擊。在市場競爭中紙媒與新媒體形式相比,不具備競爭優勢。相關統計數據顯示,近五年來,紙媒廣告投放量下降了28%,發行量下降23%,受眾群體流失32%,紙媒市場下降7%的速度增長。而廣告收入是紙媒主要收入來源,廣告收入下降,使紙媒企業流動資金嚴重不足,面臨發展困境,很多紙媒企業退出市場。例如:2011年7月,有著160年以上歷史的《世界新聞報》永遠退出市場;2012年1月,法國第二大經濟類日報《論壇報》宣告???。此外,《華盛頓郵報》《芝加哥論壇報》也紛紛申請破產保護。在這種大環境下,紙媒若想適應市場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避免與新媒體的惡性競爭,必須要借力新媒體,利用新媒體的傳播優勢為自身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增強紙媒傳播效果,擴大紙媒傳播范圍,降低傳播成本。
通過前文分析不難看出,紙媒借力新媒體的重要意義,紙媒借力新媒體已成為實現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但想要借力新媒體優勢,編采人員作為作紙媒一線工作者,必須要提升自身職業能力,以適應新的工作環境。下面通過幾點來分析紙媒編采人員如何借力新媒體。
2.1學習新媒體運用技術
新媒體傳播機制、傳播環境、采集方式不同與紙媒。因此,紙媒編采人員若想借力新媒體,就要學習新媒體運用技術和知識,積極適應新的媒體傳播環境,不僅要強化傳統采編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要提高計算機操作能力、網絡新聞編輯能力,增強自身信息意識[1]。采編工作中運用新媒體降低紙媒編輯難度,提高采編工作效率,為紙媒傳播創造有利條件。
2.2強化自身信息識別能力
新媒體信息傳播自由程度與開放程度高,信息來源豐富,信息量龐大,但信息價值密度低,甚至存在著大量的虛假信息。而這些虛假信息的傳播和報道,將嚴重擾亂媒體秩序,引導錯誤社會輿論,引起不良社會影響。例如:《京華時報》在2008年,刊登的虛假新聞《招行投資永隆浮夸百億港元》,最終導致招商銀行股票大跌,A股流通市值損失超過127.63億元,可見虛假報道的危害性[2]。因此,紙媒編采人員應認清自身媒體責任,提高自身思想覺悟,樹立正確職業觀,在借力新媒體的過程中強化自身信息識別能力,對各類信息進行“提純”和“鑒別”,堅持引導正確社會輿論,尊重事實。
2.3轉變采編思維模式
紙媒若想正面與傳統媒體競爭,顯然不具備競爭優勢,作為紙媒編采人員應正確認識這一點,轉變采編思維模式,正確認識紙媒借力新媒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消除內心抵觸心理,利用紙媒權威性,通過新媒體傳播優勢提升紙媒傳播渠道,打開市場[3]。傳統紙媒受眾群體非常局限,而新媒體受眾群體龐大,紙媒借力新媒體便能有效擴大受眾范圍。
網絡技術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傳統的紙質媒體生存空間逐漸減少,所以紙質媒體的整體發展模式轉型是一個勢在必行的發展趨勢。在越來越強勢的新媒體面前,傳統媒體只有與新媒體相互融合,借新媒體的力量充實和壯大自己,這樣才能站穩宣傳主陣地,打好主動仗,唱響主旋律。在新媒體環境下,媒體融合已經成為趨勢,紙媒若想實現持續發展目標,應適應媒體融合環境,借力新媒體的傳播優勢,通過新媒體來擴大自身的傳播渠道,彌補紙媒傳播中的不足。因此,紙媒編采人員,應強化自身職業能力,積極學習新媒體運用技術。
[1]李艷紅.全媒體時代都市報運營模式研究:基于《華西都市報》的個案分析[D].北京:華北電力大學,2014.
[2]李雅君.新媒體環境下的科學傳播新格局研究:兼析中國科學報的發展策略[D].天津:天津大學,2015.
[3]紀小明.數字時代我國國民閱讀行為嬗變及對策研究[J].科技視界,20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