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宇寧
(作者單位:遼寧廣播電視臺)
電視新聞現場報道對出鏡記者的素質要求
宋宇寧
(作者單位:遼寧廣播電視臺)
隨著電視新聞現場直播被越來越多的運用,以及電視新聞報道方式的不斷變革,現場報道已經成為電視新聞最重要的報道方式之一。本文從實踐角度,淺談電視新聞現場報道對記者素質的要求,希望給從業者提供一種借鑒和參考。
電視新聞;現場報道;出鏡記者;素質要求
出鏡記者包括參與新聞事件現場報道的記者和上鏡的通訊員,即在報道新聞時通過鏡頭來傳播信息或者是對人物采訪的電視記者或者是主持人。在進行新聞現場報道的過程中,出鏡記者在描述和傳達給觀眾相關新聞事件時,主要通過對當事人的采訪、參與事件的各種方式來展開,因此電視新聞的出鏡記者是現場報道的關鍵因素,直接影響觀眾接收信息,所以作為電視新聞現場報道的出鏡記者,應從情感、語言及專業素質能力等多方面去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
1.1記者無法全面有效地掌握整個新聞現場
新聞的現場報道結合了語言、畫面及新聞事件的相關人物,作為出鏡記者應在第一時間、第一地點把現場最具有代表性和新聞主題性的信息和畫面捕捉和挖掘到,然后通過精煉、準確的語言通過鏡頭將新聞傳達給觀眾,進而充分體現新聞現場報道的立體感和實時感。但在實際的新聞報道中,一些記者缺乏對新聞現場信息的掌握能力,無法做到在第一時間和第一地點抓住能進行報道的最有價值、最具代表性的新聞點,多半時候是“一把抓”的報道形式,無法抓住報道的主題和挖掘最具新聞價值和意義的信息內容。
1.2記者缺乏正確對現場報道形式的理解
現階段,在新聞事業發展中,不少出鏡記者并沒有從根本上掌握如何正確理解和認識新聞現場報道的真正意義,僅僅認為對新聞事件的報道只要用話筒在鏡頭前采訪新聞相關的人物并適當地解說下具體新聞事件發生的過程和背景,而這樣的新聞報道無法吸引電視觀眾對新聞的關注熱度,同時也反映出記者在專業能力上的缺失。
2.1出鏡記者應不斷強化自身的新聞敏感性
對新聞的敏感性是有效完成新聞現場報道的核心能力。很多具有預知性的新聞事件的現場報道,記者在事發前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對其進行選題、剖析和結構上的全面安排。但在面對各種無法預估的突發性的新聞事件報道時,則需要記者在到達新聞現場后,根據整個新聞現場發展的格局做出迅速而準確的判斷,確立其事件的新聞價值點,并決定報道的主題內容;同時,舍棄一些非必要信息等一系列問題。這都要求記者具備高度的新聞敏感性,能從新聞事件發生的眾多因素和內容中抓取最核心、最具有價值和意義的內容。
另外,作為出鏡記者還應通過現場時刻察覺和發現各種潛在的事件發生的有效線索,并由此來深入挖掘新聞事件發生的背后不為人知的有價值信息,然后通過對現場的采訪調查,更進一步掌握事件的真相和深層原因。
2.2出鏡記者要提前做好新聞現場報道的充分準備
出鏡記者通過在采訪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不僅能增加采訪時的自信,還能讓采訪內容更加深入和透徹。而提前充分準備包括對即將進行采訪的新聞人物、新聞事件背景及相關的法律法規的了解和掌握,然后對需要報道的主題框架內容進行構思和規劃,切實從根本上抓住新聞報道的主旨。
2.3出鏡記者要對新聞現場具有很強的反應能力和駕馭能力
在進行現場新聞報道時,出鏡記者只有具備嫻熟的新聞采訪的反應能力和駕馭能力,才能有效完成報道任務。而要具備現場的駕馭能力,包括了需要在時間、空間有限的情況下來對選材選題、構思和核心內容主題的結構設計,并將采訪的開頭、結尾的內容做好語言的組織,并迅速根據現場氛圍找到適合與采訪對象進行的訪談場景。同時,對于現場新聞報道過程中可能潛在的各種突發情況,出鏡記者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結合采訪現場的具體狀況來隨機應變,掌握全局,確保整個采訪的順利進行。
2.4記者要不斷樹立自身的新聞策劃意識并提升策劃能力
記者進行新聞的現場報道時,為了將新聞內容能真實、客觀且最具價值性的內容傳達給觀眾,必須積極建立對新聞報道的整個策劃意識,這就要求記者一方面要能自主確立新聞事件采訪的主題,另一方面要能自主挖掘新聞的深層次價值。主題確立后,則要根據采訪需要來做好整個高質量的報道策劃,這就需要出鏡記者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對新聞報道的導向、新聞事件發生的背景做較為深入且全面的了解,然后才能做出高質量的策劃;同時,要根據新聞采訪的需要來選擇合適的采訪對象,這樣才能保障整個現場采訪的順利進行。
電視新聞的現場報道過程中,出鏡記者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直接影響到新聞的實時傳播效果和媒體的直觀形象,并最終關系到新聞的報道是否能夠吸引觀眾的眼球。所以,作為出鏡記者必須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并提升自身新聞素養,帶給觀眾更高質量的新聞報道。
[1]張琰.電視新聞現場報道對記者素質的要求[J].西部廣播電視,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