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久揚
(作者單位:上海政法學院紀錄片學院)
微型攝像機的微觀視界——以GOPRO的應用為例
姚久揚
(作者單位:上海政法學院紀錄片學院)
GOPR O是一個比火柴盒略大的微型攝像機,它可以通過多旋翼飛行器、穩定器等各種工具的輔助,完成多視角創作。在紀錄片、真人秀等作品的敘事中,視角的變化會對敘事產生不同的影響,而微型攝像機GOPR O下的微觀視界同樣通過主客觀視角的多樣變化為作品增添不一樣的魅力。
微型攝像機;GOPR O;微觀視界;紀錄片
微型攝像GOPRO在《奔跑吧兄弟》《跟著貝爾去冒險》等戶外真人秀節目中,已經被廣泛的使用。現在的GOPRO,已經不再是極限運動的專屬,普通消費者也為它著迷。除了能夠節省制作成本、滿足特種拍攝需求以及滿足觀眾心理以外,其發生的最大改變是:以往絕大多數類型的節目都是以第三人稱視角去表現,而GOPRO則既讓觀眾從外部角度去看待事物,也增加了通過第一人稱的視角去感受現場的真實環境,也就是所謂的敘事角度。
其實不管是電影作品、紀錄片作品還是戶外真人秀的節目中,無論創作者采用哪種敘事角度,都是通過具有意指性的空間,以及空間中的人或物與觀眾構成的一種對稱的空間敘事關系。這種敘事角度關系,或反映在心理層面,或來源于視覺感官。
當人們運用GOPRO和輔助設備創作作品時,GOPRO可實現固定、航拍、延時和移動攝影等畫面效果。而且GOPRO所帶給觀眾的微觀視界也不僅僅是通過第一人稱視角來敘事,還可以靈活借助多種敘事角度來創造作品的敘事空間,在獨特視角下講述“故事”。
在影視作品的創作文本中,客觀角度是一種具有鮮明紀實風格的角度。它從觀眾最樸素的要求出發,再現事件的真實面貌。那么在GOPRO拍攝的航拍作品中,GOPRO借助于多旋翼飛行器飛到天空上時,敘事的視角也變得不一樣,這種敘事角度的敘事策略正是把視點交給觀眾,拍攝時盡量保證現場的環境氛圍。它以俯拍角度拍攝,給敘述者一個上帝視角,最大限度地保留現實生活的原生性和客觀性。可以說這是一種純客觀的敘事視角,作品只是向觀眾客觀地敘述其所見所聞,不作心理分析,不作主觀評價。
此外,敘事的視角由于客觀角度的拍攝位置取決于普通人正常的觀察習慣,運用GOPRO借助穩定器設備進行移動拍攝時,由于GOPRO不能進行變焦拍攝,因此它可以從最接近普通人視線的角度開始敘述。特別是在拍攝紀錄片作品時,GOPRO設備跟隨拍攝者,能夠完整記錄下整個活動過程,極大限度保證了紀錄片作品的真實性。在觀眾觀看時,這種客觀性的記錄也能夠促使觀眾體會紀錄片作品的內涵。
在主觀敘事的作品中,主觀角度是代表畫面中主體視線的角度,也就是模擬被攝對象看到的畫面。這樣給觀眾帶來了畫面中主體或人物的主觀視覺感受,產生身臨其境的現場感,進而影響觀眾的視覺心理,使之隨著作品中人物的情緒而變化。
運用GOPRO進行移動拍攝時,有一種情況是運用的第一人稱視角來拍攝的。就是將GOPRO固定在嘉賓的頭上、胸前、腿上等,這些鏡頭可以作為嘉賓的主觀鏡頭呈現在節目中。特別是真人秀節目中,如果只是通過攝影師的鏡頭在旁邊靜靜地觀察著,也許觀眾不會很好地體會到嘉賓們的不易,這時固定在嘉賓頭頂和胸前的GOPRO設備很真實地紀錄下了整個過程中,有嘉賓們的真實反應,也有主觀性的鏡頭,這些真實反應能夠較好地參與到節目的敘事中,增強了節目的視覺沖擊力和節目的情感感染力。
其實,在主觀鏡頭參與敘事的作品中,創作者、敘述者和作品中的人物和物體是主觀敘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這三者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反映到作品的敘事層面,就構成了不同的敘事角度。
在作品的呈現中,主觀視角和客觀視角的分類標準,顯然是為敘事角度研究需要而設定的一種靜態分類,帶有一定的假定性。在具體的作品中,敘事角度的運用往往又不是那么純粹和單一的,在具體敘事作品中GOPRO千方百計地變換著自己的出場方式,在變化中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使作品的視角形成更加精致復雜的變化。當然,這也是微型攝像機本身存在的價值。
[1]于麗娜.電影中的敘事角度研究初探[J].電影評介,2010(17).
[2]汪獻平.電影敘事角度與觀眾欣賞心理[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05(1).
[3]姚久揚:“微”觀戶外真人秀節目《跟著貝爾去冒險》-微型攝像機GOPR O在節目中的應用[J].藝術科技,2016(2).
[4]高宏明.影視航拍語言[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3.
本項目受上海政法學院2015年度校級科研項目經費支持,項目編號:2015XJ22。
姚久揚(1989-),男,山東日照人,碩士研究生,助理實驗師,研究方向:紀錄片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