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 暢
(湖南大學,湖南 長沙 410012)
從媒介史角度探究口語媒介的演進
甘 暢
(湖南大學,湖南 長沙 410012)
口語媒介的產生翻開了人類傳播史嶄新的一頁。縱觀整個傳播媒介發展歷程,口語在傳播活動中始終發揮著重要作用,并在一次次媒介變革中有了新的發展。本文試圖從媒介史的視角出發,沿著媒介發展的時間脈絡,探究口語媒介在不同媒介發展階段的表現形式及其對社會各個層面的影響。
媒介史;口語媒介;社會影響;電子口語
距今約4萬到9萬年前,口語即口頭語言,作為家族、部落群體內部人際溝通實際需要的自然產物,開始逐漸成為人類交流、傳播活動當仁不讓的媒介。原始人類開始告別“手舞足蹈”“嗷嗷吼叫”的表現式的交流方式,逐漸演變為通過具有特定意義的口語符號這種表達式的交流方式,來傳遞信息、表達感情、分享意見。
媒介變革作為社會發展的重要催化劑,始終貫穿于人類社會的各個階段。而口語作為最初的、最基本的交流溝通方式,也在一次次的變革中有了新的變化和發展,并對社會各個層面產生了不容小覷的影響。
(一)口語媒介的定義
顧名思義,口語媒介,即以人類口頭語言形式實現人際傳播的語言媒介。它不同于動物的本能呼喊和各種無意識的聲音,開始承載具體的信息。口語將人的內部世界要表達的內容轉換為特定的聲音符號,用來同他人交流,傳播內容具有了實質性的意義。
(二)口語媒介誕生的背景
大約在4000年前,人類開始在地球上自由行走。“直立”使人類的肺部器官和聲帶少了很多壓迫,因而較之以前更為發達,發音器官的活動余地也就更大了,同時人類大腦、頭蓋骨、舌頭和喉嚨等器官也在逐步進化。“說話”最終成為可能。
另一方面,隨著人類勞動方式的多樣化,簡單的個人勞動已經不能滿足生存發展的需要了。人們迫切需要在游獵、漁獵等較為復雜的生產勞動中進行協作。還有一個關鍵點是,現代人類對他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以及他們不屈不撓地收集、交換和控制信息的原動力。[1]
口語在人類溝通交流的過程中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口語運用規范逐漸成形,口語交流內容逐漸擴張,口語符號指代意義不斷延伸。口語媒介也從人際交流領域逐步擴展到初級的大眾傳播領域。
(三)口語媒介誕生的意義
口語媒介這一獨具魅力的公共傳播工具的誕生,帶來了人類媒介形態的第一次巨變。基于口語的人際交流活動迅猛發展,這也帶來了人類生存方式和社會結構的巨大變化。
第一,口語的出現,使人類開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開始具有改造自然、創造精神世界的能力。通過掌握字詞和使用其他符號,人類得以用一種在他們先前的進化階段不可能出現的方式,來處理他們的自然和社會環境。
第二,口語的廣泛應用使人類之間的合作愈加緊密。人們在共同的勞動與生活中結成了更大的群體,人類的社會化過程在逐漸加深。人類開始有意識地把信息和經驗整理出來進行傳承,人類文明也由此發軔。
第三,口語在外化為人類日常交際工具之外,更內化為人類思維發展的助推器。“思維的規則與談話的規則相并行”,已經確立,也就是說人類掌握語言規則大大提高了人類推理、計劃和概念化的能力。[2]
(一)口語媒介時代
口語媒介在誕生之初即被用于人際交流領域。人與人之間進行面對面的接觸交流時,口語直觀、生動、簡易的特性使其在人際交往領域的地位牢不可撼。在這一領域之內,其主要表現形式也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豐富和拓展。
(二)文字、印刷時代
隨著造紙術和印刷術相繼被發明,人類在文獻領域的傳播形式逐漸成為封建社會文化教育中一大重要媒介,但口語媒介的作用仍是不容小視的。中國傳統的教育主張學生背誦經文,才能多掌握些知識,進而才能寫就好的文章。科舉考試雖重文采,但亦要求好的口語表達能力,木訥而不能言的人很難在仕途上有所突破。
(三)廣播、電視媒介時期
19世紀后期至20世紀前期,科技革命的浪潮和各種社會創新的爆發式出現,使得廣播領域的傳播形式先后產生,并對整個社會及人類傳播體系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廣播、錄音、電視、電影等技術的出現,打破了文獻領域媒介形式長期以來在大眾傳播領域的優勢。仿佛近在咫尺的聲音和畫面幾乎在一夕之間成功占據了受眾市場。對于廣播這一媒介形態而言,口語媒介的運用至關重要。訴諸聽覺的廣播,需要用更加嫻熟、準確的口語表達來最大限度地吸引受眾。而電視媒介融聲音與圖像為一體,提供多通道、全方位、高時效性的新聞和娛樂產品,其口語表達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毫無疑問,這一時代的到來帶來了口語媒介新的演變。與自然口語相對應的電子口語時代大幕開啟了。在自然口語的特質之上,電子口語加載了“光速”,這一突出的特點,在時間和空間上大大擴展了自然口語的傳播界限。這一時代的電子口語開始經過編輯、經過層層把關地傳遞給他人,對整個社會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四)數字媒介時代
隨著數字技術和網絡的逐漸發展,人類傳播開始大步邁入數字媒介時代。網絡媒介融圖像、文字、聲音、超文本等形式為一體,以高速、海量的信息流通,方便快捷地交互式傳播方式逐漸成為當下的主流傳播媒介。作為新興的傳播媒介,它具有大眾傳播媒介與人際傳播媒介的雙重屬性。可以說,網絡是經過人際傳播格式化的大眾傳播,它的大眾傳播是建立在人際傳播基礎上的。
口語媒介作為人類傳播史上的第一塊里程碑,使人類的傳播活動產生了質的飛躍,也引起了整個社會的巨大變革。歷經口語媒介初始時期、文字印刷媒介時期、廣播電視媒介時期、數字媒介時期的口語媒介,在每一次的媒介變革中都在逐漸改變其形態,在不同的社會層面上發揮著它的影響力。隨著追求更快、更真、更全的媒介革命的持續發生,口語媒介也一定會在新的媒介背景之下獲得更大更新的發展。
[1] 徐澄宇.詩經學纂要[M].上海:中華書局,1936:21-22.
[2] 羅杰·費德勒(美).媒介形態變化:認識新媒介[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123-124.
[3] 孟慶豐.媒介技術的演進及其社會影響分析——基于技術哲學的思考[D].南京:南京理工大學,2007.
G206
A
1674-8883(2016)24-0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