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建紅
(山西省公安消防總隊,山西 太原 030001)
?
媒體如何做好消防新聞報道的幾點芻議
范建紅
(山西省公安消防總隊,山西太原030001)
摘要:目前,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識還有待提高,多數人依然抱有僥幸心理。火災事故頻繁發生,威脅著人類的生命以及財產安全,為了保護民眾的財產和人身安全,國家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用于滅火救援工作。盡管如此,我國每年因火災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數量仍然很大,經濟損失也相當嚴重。我們在提高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識的同時,減少和杜絕各類火災事故的發生。所以,如何做好消防新聞正確的輿論引導和報道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就如何做好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探討媒體如何做好消防新聞報道工作的方法,從而讓新聞報道和宣傳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讓群眾愛聽愛看,產生共鳴,充分發揮正面宣傳和普及消防知識的作用。
關鍵詞:新聞稿件;突發事件;輿論引導;消防報道
消防宣傳是消防工作中的重要的環節,而媒體是消防宣傳的重要渠道。媒體應通過正確的輿論導向,充分發揮其宣傳普及的作用,從而使公民樹立正確的消防安全意識,從根本上提高公民抵御火災的能力。本文通過總結以往在消防新聞宣傳報道方面的現狀,對突發事件中消防新聞報道的輿論引導和報道作了探討。
近年來,隨著社會各界對消防宣傳工作的重視,媒體對消防新聞的宣傳以及報道、公眾的消防安全意識和消防安全素質也相應地有所提高,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對于媒體來說,在當下必須堅持專業理念,絕對不能有所隱瞞,尤其是對民眾的知情權,媒體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媒體在報道中要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觀,確保新聞的真實性和客觀全面性,在事故面前冷靜真實地報道,有臨場發揮的能力,抓住角度,冷靜地作出正確判斷,深度發掘事后責任報道。
(一)宣傳的典型視角以及報道力度
在日常的生活報道中,生活、健康、文化等,在大部分媒體上都有專門的報道,有的日報、晚報幾乎每天都有,而對消防安全的報道,只有發生重特大消防事故的時候才紛紛報道,平時很少見到類似報道。就算是有消防報道,但涉及消防常識及有深度的內容很少,有的報道雖然對撲救過程有詳細解說,但是對事故責任人的追究以及事故的原因幾乎沒有深究。各方面使用封閉消息的政策,權威部門和主流媒體對事件的報道失真,使真實信息不能得到及時報道,導致人民群眾消防意識匱乏。雖然后期有進行彌補,但終因錯失時機而失去了可信度,也就達不到宣傳以及輿論導向的作用。
(二)報道內容缺乏思考,缺少人文關懷
在眾多新聞中,消防新聞報道成為民眾關注的熱點之一。它關系到人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在消防安全工作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作為新聞媒體以及新聞工作者,在重特大事故新聞報道中還應當充分考慮受眾的情緒反應,對災難新聞進行恰當的處理,賦予一定的人文關懷精神,從而產生積極的、良性的言與行。而不是一味地渲染火勢如何兇猛或突出后果的慘烈,以及領導指揮救火和消防官兵的英勇救人的事跡。雖然這方面的報道也必不可少,但是災難過后的反思和深度剖析才應該是人們關注的重點。
(三)缺少消防知識的宣傳,消防宣傳沒有聯系實際
消防知識的宣傳是必不可少的,是預防和減少災害事故害的發生,在事故面前能自救逃生的重要舉措。但是,有些媒體進行消防宣傳時,由于消防法律與常識、逃生方法等沒有完全貼近民眾的實際,導致多數人對此不感興趣。有的宣傳目的性以及宣傳力度不夠,消防宣傳缺乏持續性,大部分的宣傳模式化,所以媒體應提高消防宣傳的及時有效性。
第一,在互聯網時代下,發生突發事件時,首先進行報道的一般都是網絡媒體,而后才是傳統媒體。網絡媒體的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并且有實時更新的優勢,發生重大事件以后,隨著事件的變化和發展可以持續性的反復報道。其次,網絡傳播被大眾普遍接受,擔起了及時傳播的重任,真正實現了“第一時間、第一現場”。最后,傳播擴散、網民評論、人肉搜索,使很多簡單的事件一發不可收拾。
第二,在突發的消防事件中,很多媒體站在不同的角度爭相報道,競爭相當激烈,甚至有的媒體進行各種的輿論炒作,有的新聞稿甚至具有反針對性,一味地大肆渲染,缺乏深度報道。所以,輿論報道的過程中,媒體除了作深入地報道外,還要充分考慮到受眾的情緒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當事故發生的時候,絕大多數人的反應是恐懼,如果媒體為了吸引點擊率以及關注度,把報道的重心放在死傷者的身上,從而缺少一種積極向上的引導,反而起不到正確引導的作用。
第三,媒體對突發事件的認識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一是多數新聞工作者認為突發事件是壞事,對其進行深度有效地報道后,結果定然是消極的。二是對突發事件報道約定成俗的做法。三是對突發事件的責任人和責任單位回避的工作失誤,敏感話題容易引起社會恐慌,所以實行新聞封鎖。一有事件發生,往往由新聞宣傳部門對相關報道進行微觀化處理,注重內容的控制,失去了輿論導向的作用,強調宣傳紀律,忽視傳播的重要性。
突發的消防事件中往往會有多種媒體同時介入,在進行正確的輿論引導的同時,我們也要利用多種傳播渠道助力。每當有重大新聞發生需要追蹤全過程時,手機報及相關網站可以擔當起搶點的重任。危機事件發生的同時,媒體除了要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外,還要收集各方資料對危機事件進行客觀及時地報道,實現報道與新聞事件發生、發展的同步進行。所以,媒體應搶占輿論陣地,做好正確的傳播。
參考文獻:
[1] 李莉.淺論消防新聞的特性[J].時代消防,2003(Z1):34-35.
[2] 鄭如占.做好消防工作是各級政府的應盡職責[J].中國消防,2011(01):15-16.
[3] 馮榮耀,王洋.新聞媒體消防宣傳的現狀與對策[J].河南消防,2002(09):34.
[4] 唐林,熊遠樹.突發事件中的快速抉擇[J].中國記者,2008(06):22-23.
[5] 張自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道中的媒體策略[J].中國記者,2005(10):17-19.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16)10-0248-01
作者簡介:范建紅(1969—),女,山西晉中人,本科,畢業于山西大學化學系,主任編輯,研究方向:消防新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