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孝寶
(舒城縣春秋鄉社會事業服務中心,安徽 六安 231300)
?
農村廣電無線覆蓋對數字技術的應用探究
潘孝寶
(舒城縣春秋鄉社會事業服務中心,安徽六安231300)
摘要: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傳統無線廣電技術已經無法滿足農村居民對廣播電視節目多樣化的需求,數字技術的出現正好彌補了傳統無線廣電技術的缺陷。本文在介紹數字技術優勢的基礎上,詳細探討了數字技術在農村廣電無線覆蓋中的具體應用及相關注意事項。
關鍵詞:數字技術;農村廣電無線覆蓋;應用
廣電村村通工程的開展,讓全國大多數農村都實現了廣電節目的接收。但是,在部分偏遠地區,廣電節目的接收效果并不理想,存在接收質量差、接收節目少等問題,這主要是由于采用模擬無線發射技術的落后造成的,而即使采用衛星天線信號接收技術,也會面臨廣電節目接收成本高、無法接收地方節目等問題,這與農村居民的實際需求和經濟能力明顯不符。在此背景之下,數字技術的出現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并逐漸成為農村廣電無線覆蓋經常采用的主流技術之一。[1]
近年來,數字技術發展迅猛,與傳統無線廣電技術相比,其技術更加成熟,要求也相對嚴格。在廣電無線覆蓋中采用數字技術可以將無線網絡信號進行數字化的傳輸,不僅能夠有效提高無線網絡覆蓋率,保證信號傳輸的穩定性與順暢性,還能明顯增強廣電傳輸信號。除此之外,數字技術的應用還能有效節約廣電無線覆蓋成本,符合農村居民的經濟實力,易于被農民接受。
數字技術與壓縮碼率直接相關,通常情況下數字壓縮碼率呈現出明顯的多元化特點。但是在農村廣電無線覆蓋中,最常用的壓縮碼率主要是標準壓縮碼率和低壓縮碼率兩種。據相關調查顯示,不同壓縮碼率對廣電節目信號傳輸的影響具有明顯差異性。下面,主要介紹低數字壓縮碼率和標準壓縮碼率在農村廣電無線覆蓋中的具體應用。
(一)低數字壓縮碼率的應用
通過分析本鄉工作人員的長期統計數據,可以發現低數字壓縮碼率技術在農村廣電無線覆蓋中的應用只能保證農村居民接收到15個左右的廣電節目,如此低的接收量,顯然無法滿足農村居民對廣電節目多樣化的需求。低數字壓縮碼率技術雖然能夠確保節目的接收質量,但也存在明顯的不足,即農村居民可接收的廣電節目數量著實過少,并且實際應用過程中還會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這要是由于數字壓縮碼率技術是在微波數字傳輸技術基礎之上運行的,需要借助MUDS系統傳輸數據信號,而微波數字傳輸技術本身對于信息傳輸媒介的容納程度就較低,再加上MUDS系統存在明顯的發射頻率限制,這對于農村廣電無線覆蓋工程而言是不利的。
(二)標準壓縮碼率的應用
標準化壓縮碼率技術與低數字壓縮碼率技術相比,具有明顯優勢,對促進農村廣電無線覆蓋工程而言具有明顯的積極作用。當前,標準化壓縮碼技術與低數字壓縮碼技術相比,也具有明顯的差異性,標準壓縮碼技術基于2.5GHZMMDS技術運行,該技術本身就具有明顯的優勢,信號接收區較小,擴容空間大,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我國相關工作人員應當積極促進標準化的數字壓縮碼率在農村廣播電視事業中的應用。
當前,我國山區農村和丘陵農村的廣電無線覆蓋率依然十分低,這與山川丘陵自然作用不無關系,高低起伏的山川會對廣電無線覆蓋造成一定的影響,進而導致這些地區的農村居民在接收廣電網絡信號時,難以取得良好的接收效果。因此,在利用數字技術進行農村廣電無線覆蓋時,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測量信號,選擇基站
在農村進行廣電無線覆蓋工程時,需要面臨群山環繞、地形復雜等現實問題,這給無線數字信號發射帶來了諸多不便。因此,在基站建設過程中,利用可能接收信號點的功率電平估算和特別整理的有詳細區域、有地貌標高的地圖,來輔助基站初步選點,并對初步選點進行實地勘測,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對初步選點位置實地接收信號質量的測量,就能判定選點的信號覆蓋面和基站選擇的好壞。
(二)合理設置基站接發頻率
如果某一發射點周圍存在諸多頻率信號,而發射點又需要接收無線信號時,對于信號源頻率的設置就應該避開所有同頻信號,即使同頻信號的數量級不同,也會破壞發射信號的載噪比指標,嚴重影響信號發射的質量。因此,在基站選址、規劃過程中,應當結合實際地形進行合理規劃,充分利用高山地形遮擋電波原理,對各個基站的發射頻率進行合理規劃。[2]
(三)簡易處理獨立用戶信號接收
在農村廣電無線覆蓋工程中,有很多住在山腳下的獨立用戶,農房附近沒有可靠的信號接收點,只有農房附近的山上才能接收到無線信號,但農房與山上信號接收點之間的距離普遍都在200米以上,對于這樣的獨立用戶,可以采取在山上信號接收點安裝天線并加裝簡易60V供電放大器的方式增強信號,如此方式下,用戶接收的信號載噪比在25dB~30dB之間,誤碼率在10.5~11.0之間,信號接收質量明顯提升,滿足了獨立用戶的接收需求。但是,在安裝天線和加裝供電放大器的同時,要做好防雷措施,盡量把天線安裝在低凹位置,減少雷擊概率,確保天線的穩定使用。
(四)優化播出軟件提示顏色
一般來說,廣電節目播放過程中經常會產生各類錯誤進而發出警示或者信息提示,這些警示信息由多達10種以上顏色表示,一些工作人員在看到這些顏色提示時,很難在第一時間分辨出顏色代表的故障類型。因此,有必要對廣電節目播出軟件的提示同顏色進行優化。例如,故障用紅色表示,穩定播放用綠色表示,播放完畢用灰色表示,用這三種簡單的色彩幫助工作人員掌握廣電節目的播放狀態,一旦出現紅色,工作人員就據此進行檢修和調節,從而確保廣電節目播出的穩定性,進一步促進數字電視在農村無線覆蓋中的應用。
在農村廣電利用數字技術進行無線覆蓋的過程中,相關人員要緊密結合農村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基站、確定發射頻率,并對獨立用戶和提示色彩進行優化改造,確保廣播電視節目的播出質量,從而全面提高農村廣電節目的收視率。
參考文獻:
[1] 數碼視訊中標廣東農村廣電無線覆蓋工程調頻節目傳輸適配項目[J].有線電視技術,2015(02):117-118.
[2] 溫淑芹.地面無線數字電視廣播系統建設問題探討[J].中國新通信,2016(04):139-140.
中圖分類號:TN94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16)10-03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