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云
(河海大學,江蘇 南京 211100)
?
淺談大數據時代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模式
劉云
(河海大學,江蘇南京211100)
摘要:經濟科技的迅猛發展使得人們對信息的需求不斷增加,于是造就了現下的大數據時代。如何在這個大數據時代中生存發展,并不被淘汰,成為每個行業急需解決的問題,新聞行業也不例外。本文將以大數據時代對新聞生產方式帶來的變革為切入點,歸納大數據時代對新聞傳播人才的需求,從而簡要分析大數據時代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新聞傳播;人才培養;變革創新
不同時代對于行業和人才有著不同的需求。原始社會、奴隸主、封建帝國等不同的時代有著其各自的特征。現在我們生活在大數據時代,也就是信息時代中,這是個信息膨脹和爆炸的時代。在這個時代,高效的事物處理、加工、生產、流通、管理都需要各種數據的協調合作。在這樣的環境中,新聞傳播發揮了極大的信息傳播作用,同時承載了人們更多的期待。因此,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在大數據時代下顯得十分重要。
靈活地運用調查結果,對調查內容加以分析整合,是新聞報道者在報道中需要注意的。同時,用相關的科學研究方法收集和分析數據,以查證事實,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報道的主觀性和可能的錯誤也是必需的。這是現下,也是一直以來社會對新聞傳播的要求。
大數據時代下產生的數據新聞和計算機輔助報道有著極大的區別。以大數據為對象進行的數據新聞分析,一般來說更為廣闊。而以計算機輔助為基礎進行的報道往往在數據集的限制下展開。收集和分析數據對于計算機輔助報道而言,只是加強新聞報道的一種輔助方式。而在數據新聞中,整個新聞工作流程是圍繞數據進行的,并非是一種單純的手段或工具。
要在大數據時代中期提高自身的報道影響力,積極探索和踐行大數據時代新聞生產方式的轉型是不可忽略的。只有自身的生產發展方式符合時代的需求,才能被時代所接納,并與時代共存,從而避免被淘汰。
同時,在大數據時代自行分析產生的數據庫和獲取的新聞線索,也是需要加以重視的。獲取好的新聞,其途徑不僅僅局限于參加發布會和進行暗訪。從數據的出發點到落腳點,都有足夠的信息可以被挖掘。在發現新聞的過程中,新聞傳播者也需要掌握數據新聞報道的基本技能,這對于發掘獨家新聞而言是必要而優質的自身條件之一。因此,如何培養出適應大數據時代的新聞傳播人才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
(一)應用型人才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技術化,社會對人才的定義更為廣泛,同時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就新聞傳播而言,媒介融合是一個不可避免的現狀,它直接導致了媒介市場的大方向融合。這就要求新聞傳播人員有一定的跨媒體傳播的策劃能力。同時,傳媒之間傳播介質的差異正在縮小或趨同,新聞業界更需要擁有多技術、寬專業背景的人力資源,具備跨媒體技能的應用型新聞傳播人才將成為大數據時代的必需人才,這也是現下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的一大方向。
新聞是一項需要接觸廣泛事物和數據的工作。因此,新聞從業人員一般要對人文、社會科學以及自然科學等方面有一定基礎,同時還需要對現代新聞傳播知識以外的一些知識有所涉獵。厚基礎、強能力和寬適應能力是現下各個行業對人才的集中要求。只有具備廣博的人文知識基礎和良好素質,新聞從業人員才能突破媒體界限,及時了解新聞傳媒前沿的發展,同時掌握多種工作技能。這就是現下大數據時代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二)復合人才
發展和培養復合型人才,這是我們一直呼吁的,也是社會一直需要的。對于新聞傳播而言,培養擁有專業能力和相關技術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更是備受矚目。
大數據時代的新聞報道是在數據的搜索、歸納、可視化表現等技術基礎上,對傳統信息搜集的工作重心進行的一系列改變。相對薄弱的單一學科知識遠遠不能滿足大數據時代傳播對人才的需求,單純地采集新聞并不是現下新聞傳播工作者的工作核心。時代對他們的要求是用專業的眼光對龐大的數據信息進行篩選、整合、分析,從而得出邏輯性強、較為深刻和立體的具體新聞,同時還能對產生的新聞提供有價值的解釋和觀點,能夠更好、更實際地幫助受眾系統地對世界進行了解和把握。
創新是我們一直提倡的,也是進一步發展的必要前提。然而,現下新聞傳播教學課程的創新程度遠遠不足。數據新聞寫作、數據可視化等類似的課程,可由新聞專業教師和計算機教師共同完成。這樣既能結合技術進行教學,又能為新聞進行講解,一舉兩得,能使學生在掌握技術基礎的同時,對數據工具的利用和分析也有所了解,為培養復合型人才服務。
目前,大學生實踐能力弱和經驗不足的問題是社會群眾所擔憂的。一般情況下,學校在培養計劃中只有課內實驗和校外畢業實習幾個薄弱的實踐環節。學生在課堂上掌握學科基本技能的方式,了解社會和熟悉行業的具體發展情況則需要通過實踐和鍛煉來實現。
因此,在培養新聞傳播人才時,不可急功近利,也不能紙上談兵,而要從實際出發,讓學生掌握實在的基礎和方法。新聞傳播學的實訓基地可以以校園媒體平臺為依托,聯合校外媒體機構進行,讓社會專家參與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使校內實訓基地逐步得到發展,成為為培養高等新聞傳播人才的實踐教學、技能培訓而服務的重要基地。
在大數據時代,數據采集、使用等信息技術得以發展和應用,這為新聞傳播提供了新的技術和內容。同時,它也在悄然改變傳統的新聞生產方式,呼喚對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的變革。這就要求我們在培養新聞傳播人才時開拓創新,積極改革,努力完善相關體系,從而更好地培養適應時代發展和社會需要的新聞與傳播人才。
參考文獻:
[1] 史安斌,廖鰈爾.“數據新聞學”的發展路徑與前景[J].新聞與寫作,2014(02):17-20.
[2] 潘亞楠.大數據時代新聞人才培養的若干思考[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01):121-122.
[3] 徐銳,萬宏蕾.數據新聞:大數據時代新聞生產的核心競爭力[J].編輯之友,2013(12):71-74.
中圖分類號:G21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16)10-0352-01
作者簡介:劉云(1995—),女,江蘇靖江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播音與主持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