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瑜
(作者單位:黔西南廣播電視臺)
采訪技巧在基層新聞報道中的運用分析
王 瑜
(作者單位:黔西南廣播電視臺)
基層新聞報道的可靠性、時效性及連續性要求基層新聞報道的采訪人員能夠掌握一定的采訪技巧,便于采訪工作的開展。采訪技巧要首先牢牢抓住基層新聞采訪的質量要求,以要求為導向,把握靈活性特征,在理論和實踐上不斷的探索和總結。在采訪工作中要重點掌握提問的技巧,把握提問的要求,善于傾聽,結合肢體語言和面部神態表情,做出基本判斷,盡力還原事件情況。
采訪技巧;基層新聞;報道
基層新聞報道是我國千千萬萬新聞信息的基石之一,展現著我國基層環境、事件和發展的風貌。保證基層新聞的內容真實可靠,及時送達有效新聞為我國新聞業的正常發展和欣欣向榮提供了基礎層面的保障。做好新聞報道的基礎層面保障所需要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需要基層新聞報道的采訪人員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在采訪過程中運用技巧更好地還原事件原貌,掌握真實信息,借鑒前人或之前工作中的實際經驗,在基層新聞報道的工作開展中磨練采訪技巧。
1.1 報道內容真實可靠
基層新聞報道首先要求的是有理有據,一切從實際出發,尊重客觀事實。新聞是對事實的報道和提煉加工,力求還原原本的事件過程,對基層新聞報道做出了可靠性要求。新聞工作者,尤其是基層新聞工作者,必須以事件原有的客觀證據為依據,結合當事人或在場人員的主觀描述,呈現多方分歧和爭議,輔助讀者從多方角度入手思考,對事件真相做出判斷、思考和自己的解讀。采訪者本身也應理清基本時間發生經過,積極取證,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對待基層新聞報道,在報道中嘗試提出疑問。在采訪過程中,要盡量保持原被采訪者的回答在提煉加工后盡力保持原有表達和意義無變化,提供新聞的客觀性和可靠性支持。
1.2 新聞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新聞報道注重新字,也即新聞要求了傳送的及時性和獲得信息的便捷性。新聞是實時報道和及時發表的,其內容價值常常是具有時間限制的。信息獲得者在及時獲得信息后在時間內做出判斷或獲取信息價值,體現了新聞的有效性必須有時效上的保障。有效性還要求了基層新聞內容的詳實程度,根據不同層次人員和不同從業類型人員的不同需要,新聞報道應當對讀者重點關注的信息深入挖掘。要盡可能獲得更加有助于讀者決策的信息,使基層新聞報道創造更大的信息價值,減少損失,體現有用性和新聞對社會的效益性。
1.3 采訪的持續性和延展性
對基層重點事件的采訪應當具有連續性。對于報道所關注的重點事件,需要在基層采訪中深入到社區生活或農村民眾生活中去,善于運用各方關系輔助和當地人民打成一片,減小采訪難度。需要對于事件持續追蹤的,可推出特別板塊,在采訪中就不同人物和單位所扮演的角色做出采訪,深入挖掘每一人物在事件中扮演的角色,結合客觀發生時間,提供不同角度的切入點。基層新聞報道要具有靈活性和持續性,在采訪中呈現良性循環,便于獲取事件信息。
2.1 提問技巧
提問的技巧和方式根據具體場合分析而定。對于基層新聞報道而言,大多數被采訪對象應當是普通民眾,在溝通和交流方面往往不能精確地表述出采訪者直接想獲取的信息,需要采訪者的引導和誘發式提問。在提問過程中,對于當事人,要表現出一定的同理心,鼓勵其表達己方觀念和立場,幫助受訪者以較為放松和信任的姿態接受采訪。只有以受訪者能接受的形式進行采訪,對其接受采訪的益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鼓勵其面對采訪,才可能獲取更多更全面和更加細節的信息,幫助還原事件發生原委和發展過程。這也對基層采訪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提出了要求。這需要采訪者有一定的心理學基礎素養和較高的情商與同理心、耐心和談判技巧,從而使采訪順利進行。在此種采訪外,基層采訪也存在著正面的采訪和提問。這種情況常常是在比較正式的場合下,采訪和受訪雙方都表示了比較明確的意愿,共同完成信息的透露和交流以及細節補充的部分披露。這種情況下,由于有可能是一對多的單項發布會上的接受采訪,采訪者應當事先就時間有所調查后,剔除次要信息,提煉出最關鍵的問題,盡可能地在采訪過程中向受訪者提出更多關鍵問題。但采訪現場也需要采訪者的臨場反映和及時記錄,對于已經被提出的問題,不應當再次提起,而是爭取提出新的問題,要求答疑解惑,獲得更多關于事件的信息,幫助原來的資料信息的還原。
2.2 提問的要求
在提問前,首先,應當對時間過程有所梳理,理出重點追問和探究部分以及細節補充部分的內容。在提問中,要堅持客觀中立的立場,不偏不倚,做好采訪者的盡職本責工作,不應當使用具有偏向意識的提問方式,令讀者產生誤導性誤解,減少報道的真實性、可靠性,削弱新聞報道的采訪內容的價值。在提問的問題表述上,注意問話的嚴謹性,避免受訪者在會意上產生誤解,給出錯誤回答和錯誤理解。采訪者本身也被要求應當具有較好的語言理解能力,能夠迅速和準確把握受訪者表達的真實意愿,挖掘其內涵和隱含意思并予以確認。在基層采訪中,應當對受訪者采訪和交流過程中進行數據和有效性篩選,防止過多無用信息的沉積累堆,影響有效信息和關鍵信息的提取和使用。在采訪中,不應拘泥于只使用單一的采訪方式。可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采用反問,同樣問題在不同時段的多次重復確認來確定話語和記憶復述的真偽等。基層新聞報道的價值在于獲取關鍵信息和有效信息,還原事實真相,采訪者應當把握住提問的這一要點,靈活運用各種手段和方法,使采訪價值最大化。
2.3 交流中的注意事項
在采訪中,與受訪者的交流中需要傾聽和迅速把握其要點和全貌的技巧。在傾聽過程中,采訪者要迅速從受訪者對話中理出脈絡,引導受訪者以更加清晰的思路講述問題。對于回憶式講述的受訪者,要學會閉嘴不言,仔細傾聽受訪者講述的細節,使用錄音筆等工具進行記錄,方便日后在細節的再次梳理防止細節關鍵點上的遺漏和疏忽。在傾聽過程中,需要抓住起因、過程和結果及發生的詳細過程和手段等,依據分析框架快速的做出基本結論,方便下一步采訪工作的進行。這些采訪技巧要求了采訪者迅速反應能力和處理能力,是對受訪者的采訪過程,更是對采訪者綜合素質和能力的考察。在交流中,除了口頭上的交流外,也要注意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的神態展現。所謂耳聽八方,眼觀四周即是此意。在采訪過程中,遇到的受訪者被外界緊急打斷等情況,采訪者應當就其可能的利益涉及做出判斷。對于姿態和申請的緊張狀況及表現性人格等問題,根據其基本性格傾向應當考慮對其采訪內容做出的謹慎性的判斷。對于內斂型的人,考慮其嚴謹性帶來的益處及是否有尚未溝通和交流的遺漏點及較大事件和行為縮小化描述的傾向。對于表演型人格,考慮其在自身表現方面是否有夸大行為或不存在的細節的描述行為,并根據其描述詳細詢問,判斷受訪信息和內容的真偽,去偽存真,防止錯誤信息干擾采訪者關于事件的整體判斷和解讀。在智能化工具時代下,采訪者應當注意一手資料詳實的留存,在不影響采訪總體質量的情況下,使用錄音筆、攝像機及相機等各種工具輔助記錄,幫助二次分析和比對,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和技巧,做好在基層新聞報道的采訪工作。
采訪工作對于基層新聞報道而言是手段,是過程,也是必經的方法和途徑。基層新聞報道需要通過采訪去獲得基本的新聞的信息內容。同時,基層新聞報道還需要采訪去偽存真,通過采訪去獲得當事人和見證人的一手資料和相關人員的補充說明。采訪技巧是有效獲得新聞信息的關鍵,只有基于采訪人員良好的綜合素質,靈活運用好采訪技巧,才能保障基層新聞報道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彰顯基層新聞報道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1]楊超.新聞采訪技巧在基層采訪中的運用[J].科技傳播,2015(9).
[2]范增友.基層采訪中新聞采訪技巧的運用分析[J].新聞傳播,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