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磊
(作者單位:太原電視臺)
論電視新聞記者在突發性事件中的職業素養
張 磊
(作者單位:太原電視臺)
在電視新聞節目中,記者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是電視新聞節目播報的一個重要成員。電視新聞記者對突發性事件進行采寫、報道,從而實現信息的傳播。本文從職業素養角度出發,對電視新聞記者在處理突發性事件中所暴露出的問題進行分析,對電視新聞記者在突發性事件中應具備的職業素養進行探究,以期提高記者職業素養,提高電視新聞節目質量。
電視新聞記者;突發性事件;職業素養
電視新聞記者是專門負責采訪、編輯與報道的一個新聞工作者,其對新聞事件的報道直接影響著受眾對電視新聞節目的態度。隨著我國電視新聞事業的不斷發展,新聞單位對記者專業水平與在突發性事件中的職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電視新聞記者積極培養自身良好的職業素養,尤其是在突發性事件報道中。
1.1 事件處理方式有所欠缺
新媒體的繁榮發展進一步加劇了新聞媒體企業之間的競爭,使電視新聞記者在工作中所承受的壓力也更加巨大,加之記者本身心理素質不夠強大、專業水平有限等原因,使他們自身在面對突發性事件時,對于事件處理的方式常常有所欠缺,不夠妥當與周到。這就影響了突發性事件報道的時效性與報道效果,難以在有效時間內將有用的信息傳播給廣大受眾[1]。
1.2 缺乏責任意識
任何一份職業都需要職員具備較強的責任意識,對工作具有一定的責任感,電視新聞也不例外。作為一名電視新聞記者,在處理突發性事件時,這種責任意識顯得尤為重要,因為記者本身對事件責任意識的強弱直接會影響到受眾對該突發性事件的看法與態度。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很多電視新聞節目記者在處理突發性事件時都缺乏責任意識,都沒有對新聞這份職業與突發性事件有足夠的認識,這不僅影響了突發性事件報道的效果,而且有可能使新聞輿論導向方向出現偏失。
2.1 高水平的新聞采編能力
新聞采編是電視新聞記者應具備的一項基本能力,是在處理突發性事件中應具備的一項基本職業素養。只有具備高水平的新聞采編能力,才能獲取到與突發性事件相關的盡可能多的信息,并保證信息的真實性與時效性。新聞采編能力是突發性事件中電視新聞記者應掌握的一項基本職業素養,主要是因為突發性事件與普通的新聞事件存在本質上的區別。突發性事件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因素,在事件的發展過程中可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改變受眾輿論方向,且內容較為復雜,必須要進行合理的編輯,保證事件內容條理清晰,便于受眾理解。因而在處理突發性事件時,要求電視新聞記者必須要具備高水平的新聞采編能力,這是實現上述目標的重要前提與基本保障。具備高水平的新聞采編能力,能夠從突發性事件中快速分析出有價值的信息,并及時編輯成新聞,及時報道,在最短時間內讓受眾知曉該突發性事件。報道突發性事件時,電視新聞記者還需要保證新聞所傳播出的信息對受眾所產生的輿論導向是正確的,尤其是在現代人們對突發性事件都非常關注的情形下。
2.2 高度新聞敏感性與反應能力
高度敏感性與敏捷的反應能力也是電視新聞記者在突發性事件中應具備的一個基本職業素養。突發性事件之所以被稱為突發,就是因為其發生是出乎意料的,是沒有任何預兆和準備的,而也正是因為其突發這一特性,才使突發性事件相比普通新聞事件要更加引人注意,更能引起社會的強烈反響。因而對于這類事件,電視新聞記者必須要具備高度的敏感性與敏捷的反應能力。當有突發性事件發生時,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第一時間弄清楚事情發生的來龍去脈,包括事件的類型、事情發生的原因、導致的結果,涉及人員等。同時,快速分析,做出判斷,以快速的反應能力處理現場采訪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對分析出的有用信息進行組織編輯,形成一條脈絡清晰、主題突出的突發性新聞,做一名合格出色的電視新聞記者。
2.3 高度責任意識
突發性事件一般多以自然災害為主,如地震、泥石流和洪水等,當處理這些突發性事件時,需要趕赴現場的電視新聞記者具備一定的現場救援與求生常識,通過敏銳的洞察力判斷事件中有價值的信息,抓住重要場面給予特寫。由于這類突發性事件性質特殊,記者要跳出新聞這一職業回歸社會公眾角色,在現場采訪與報道過程中要具備高度的責任感與道德素養,通過自己的報道讓受眾切實感受到自己對突發性事件負責任的態度,并將這種責任意識與應該分擔一定責任傳達給受眾,傳遞社會正能量。
在這個新媒體快速發展的時代,電視新聞記者要想在新聞事業中得到較好的、長足發展機會,就必須積極提高自身職業素養,提高自身專業水平,客觀正確看待各種突發性事件。在突發事件報道中,記者要深入現場、真實報道,抓住吸引受眾眼球的地方,重點報道受眾關心的內容,做到及時、真實的報道,發揮電視新聞正確的輿論導向作用,推動新聞事業進一步發展。
[1]譚思思.從重大突發性事件直播報道看電視新聞記者的素質[J].神州,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