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華
(中共色達縣委黨校 四川甘孜州 626600)
探究法律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
楊玉華
(中共色達縣委黨校 四川甘孜州 626600)
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良好構建不僅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還需要健康法律環境的支撐,因此在建設和諧社會的過程中一定要對法律的作用保持正確的認識,進而充分發揮法律的作用促使和諧社會建設取得良好的發展。本文從法律倫理與和諧社會入手對法律在和諧社會建設過程中的作用進行了適當的分析,希望能夠給和諧社會的建設提供一定的支持,促使和諧社會的建設在新時期取得更好的發展成效。
法律 和諧社會 作用
從和諧社會的建設方面進行分析,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需要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社會等多方力量的支持,只有各方共同努力,和諧社會的建設才能夠得到順利推進,在新時期實現相對穩定的發展。因此法律作為多方力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和諧社會建設工作中也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只有借助法律的力量,和諧社會的建設才能夠實現穩定發展,進而在新時期獲得不斷的進步。因此在和諧社會建設工作中應該注意將法律作為重要的建設指標,通過提升法律建設質量為和諧社會的建設和發展提供相應的輔助。
1.法律倫理
在法律體系中,法律倫理的研究一般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其一,對法律存在的前提實施道德批判;其二,對法律制度的價值追求實施道德批判;其三,在實踐層面上涉及到的相關道德問題。這三個層面從表面上看呈現出相互分離的狀態,但是實質上,三個層面存在一定的內在聯系,即都認為對法律和道德關系的處理應該作為法律倫理研究工作中的重點內容,并且在充分分析涉及到法律問題的道德現象以及涉及到道德問題的法律現象后,為社會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借鑒,為和諧社會的建設提供良好的輔助。
2.和諧社會
和諧社會的建設簡單的說就是借助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在社會上構建一種能夠維護人與人、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秩序,是一種相對理想的社會狀態。這種理想的社會狀態既具有一定的政治經濟文化內涵,也在一定意義上表現出社會倫理方面的特點,而這些特點的存在實質上對社會法律建設提出了相應的要求。一方面,和諧社會的建設要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人在社會建設和發展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社會主義和諧建設中所謂的人具體指人民群眾,因此堅持以人為本實質上就是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1]。另一方面,社會環境表現出公平正義的特征。和諧社會的建設高度重視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關系,即社會中的所有成員都平等的享有在就業、教育等方面的權利,并且社會建設能夠為每個人的個人發展提供同等的機會。此外,對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追求。對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追求也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征,只有保證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和諧社會的建設才能夠獲得持久運行的契機。而這三方面要求的實現與社會法律體系都存在一定的聯系,只有借助法律體系的構建,才能夠真正尊重人作為社會主體的地位、和諧社會環境也能夠得到順利的建設,并且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可以獲得堅實的保障。可見和諧社會的建設需要法律體系的支持,在加強和諧社會建設的過程中一定要保持對法律的高度重視。
1.法律能夠為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發展提供相應的保障
和諧社會的建設離不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支持,只有人與自然和平相處,人在各項工作中對自然環境加以保護,和諧社會的建設才能夠順利推進。而法律對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構建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我國基于環境保護需求出臺了一系列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方面的法律法規,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社會大眾保護自然環境的意識得到了適當的強化,進而從法律層面對社會大眾的行為起到一定的規范作用,限制社會大眾對自然的破壞[2]。這樣,在法律的支持下,人與自然逐步探索和諧相處的方式,從一定意義上講為和諧社會的構建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2.法律在維護社會關系和諧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社會關系的和諧是建設和諧社會過程中重點關注的問題,只有基于和諧的社會關系在社會上建立起一種相對合理的社會秩序,為社會大眾各項行為的規范提供一定的標準,社會矛盾問題才能夠得到良好的改善,進而為和諧社會的建設提供相應的保障。而法律在構建和諧社會關系以及建設科學社會秩序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法律的規范下,社會各部門之間能夠自覺約束自身行為,保持和諧相處的關系,社會主要矛盾沖突能夠得到適當的緩解,和諧社會的建設也能夠獲得相應的社會秩序保障[3]。具體來說,借助法律對和諧社會關系的構建在宏觀層面上要求社會各項事務的開展應該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原則,在微觀層面上則應該根據法律規范對社會成員之間的關系進行調節,這樣法律就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約束和限制性作用,促使和諧的社會關系得到良好的構建。
3.法律在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的作用
完善法律體系的構建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產生著一定的積極影響,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為和諧社會的建設提供一定的支持。具體來說,國家在社會建設過程中通過不斷完善相關法律,不僅社會大眾的普法認識能夠得到顯著的提升,并且還能夠在法律的約束下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生活習慣,進而自覺規范自身行為,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貢獻相應的力量。這樣,法律借助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自身在和諧社會建設工作中的作用也能夠得到一定的凸顯,為和諧社會的建設提供良好的支持。
綜上所述,在建設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法律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并且對法律的合理應用以及法律體系的建設和完善對社會矛盾的解決、社會各方面的建設和發展都產生著一定的積極影響。因此在建設和諧社會的過程中,一定要將法律建設作為重點問題,為和諧社會的建設提供相應的法律保障,促使和諧社會建設取得更好的成果。
[1] 王科.論法律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J].法制博覽,2014(7):145-146.
[2] 朱啟龍.淺談我國社會主義法律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J].知識經濟,2011(22):77-77.
[3] 柯衛,李文.制度完善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J].社會科學家,2012(1):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