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玲
(重慶市北碚區王樸中學校)
轉變傳統觀念,構建和諧語文課堂
童玲
(重慶市北碚區王樸中學校)
新課改是新世紀課堂教學的一次重大變革,對于語文教師來說,既是一次機遇,也是一次挑戰。因此,廣大教師應該轉變傳統教學觀念,運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新穎的教學方式構建和諧語文課堂。下面是我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的幾點淺顯做法,僅供大家參考。
教師和學生雖然年齡有差距,身份有差距,知識閱歷有差距,但是人格是平等的。傳統教學觀念認為,教師是權威,是主宰,可以任意對學生發號施令,學生只有服從的份,這其實是對學生人格的踐踏。因此,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教學理念,與學生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既做學生的老師,也做學生的朋友。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時,我積極轉變“師道尊嚴”的思想,不是高高在上,而是俯下身子與學生一起探討,一起交流,虛心聽取學生的意見,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這樣,學生就愿意和老師溝通,就會把老師當做朋友,師生關系好了,課堂教學也就和諧了,愉快了。
傳統教學模式是“教師講、學生聽”,這樣的教學方式不是“引人入勝”,而是“引人入睡”,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沒有興趣,沒有主動性。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教學要運用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不能再在課堂上搞“一言堂”,不能再獨斷專行,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時,我積極改變傳統單一陳舊的教學模式,運用新穎的教學方式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例如,在學習《羚羊木雕》一課時,我沒有像以前那樣給學生講解重點字詞、重點段落、中心思想、寫作方法等,而是爭取學生意見,允許他們采用喜歡的方式學習,好多學生愿意表演課本劇,我同意了他們的選擇,學生積極準備臺詞、道具,他們發揮想象,創造性地表現了人物形象特征。正是這新穎的教學方式,使學生不再做課堂的“看客”,不再做課堂的“聽眾”,而是充分體現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學生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
總之,新課改理念已經深入民心,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應該積極轉變傳統教學觀念,運用新穎的教學方式構建和諧初中語文課堂。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踐行新課改精神,用新課改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為。我相信,我們的初中語文課堂一定會越來越精彩,我們的初中語文課堂一定會越來越和諧。
[1]孟昕.淺析農村中學語文和諧課堂的構建[J].文學教育:中,2011(02).
[2]曾婉萍.淺析中學語文和諧課堂的構建[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8(0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