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平樂縣實驗中學)
傾聽花開的聲音
王英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平樂縣實驗中學)
學生成長的過程中,伴著煩惱與喜悅,失落與成功,他們有獲得認可與被人欣賞的需要。賞識教育,正是滿足學生這種需要的教育,它讓學生舒展心靈,盡展潛能。深入了解學生,是賞識學生的起點;寬容理解學生,是賞識學生的前提;尊重信任學生,是賞識學生的橋梁;激勵表揚學生,是賞識學生的途徑;和諧相通,是賞識學生的目標。此五部曲,使大家能聽到花開的聲音。
賞識;寬容理解;尊重信任
了解學生是指教師對所帶的全體學生要進行全面了解,因為事物在不斷地變化,人的思想也在不斷變化。比如,學生的家庭狀況、生活狀況的變化,可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同學之間鬧矛盾是常有的事,但一定要調查了解,弄清情況,恰當處理,不然也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充分了解學生不同個性、不同狀況后,教師應給學生具體的分析、引導,既要看到學生的優點,也要接納學生的缺點,叩擊學生的心扉,走進學生的心靈,幫助學生改掉不足,這是賞識學生的起點。
在學生的成長歷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犯錯誤,教師應熱愛、關心、幫助每個學生,甚至偏愛“后進生”。記得一次語文課上,我問學生:“你們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么?”未等大家動口,墻角便迅速傳來了一個聲音:“我喜歡夏天,因為夏天可以穿短褲。”全班哄堂大笑,原來是調皮鬼馮××,這時他低下頭,全班學生等著老師批評他說話不雅。我想到,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的一句話:“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于是,接過他的話:“不錯,夏天可以穿短褲,毫不猶豫‘撲通'一聲跳進水里,痛痛快快洗個澡,你的回答切合實際,思維很敏捷。”教室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是啊,這就是他們的童真童趣,怎能抹殺呢?在后來的日記中,這位同學寫道:“沒想到老師沒有批評我,還表揚我,我要學得更好!”老師給面子,幫他們找臺階,讓他們找到好學生的感覺。賞識,讓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
學生的成長歷程中,失敗也往往不可避免。據研究,對大多數學生而言,學校教育尤其是長期的失敗經驗阻礙了他們健康的、積極的自我觀念的形成,尤其是學習態度和學習動機。學生為了維護個人尊嚴,避免再次失敗而避開教師,疏遠學校生活。因此,寬容、理解、引導學生是教師至關重要的任務。教師應讓他們懂得:挫折失敗在所難免,不斷總結教訓經驗,離成功會更近。
也有學生會產生自卑情緒:我天生就不夠聰明。老師告訴他:天賦差異有限,生命潛能無限。看看愛因斯坦:四歲才會說話,上學后也是“呆頭呆腦”的,教導主任曾斷言他將來肯定不會有出息。然而,身為機電工程師的父親,在大家都看不起他的孩子的時候,不但沒有指責和抱怨,而是想方設法地鼓勵他。他為愛因斯坦買了一盒積木,然后讓全家人圍坐在他的身邊,每搭一層大家就給他一陣熱烈而真誠的掌聲。他的自信一點點地復蘇了,最終造就了一代科學巨匠。
教師對學生的尊重表現在關心學生的進步,尊重學生作為“學習者”的角色,把學生看作獨立的“個體”(平等、自由的個體)。學生往往有他獨特的思考角度,希望得到教師的尊重和認可。尊重學生需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在班級任課教師會上,一句埋怨學生的話都別說;在班會課中讓學生自由發言,尊重每位學生的建議;開好一個好的家長會:讓家長看到家里看不到的孩子的好的一面,而在私下里談不足,不要等到學生犯錯誤以后才想到同家長聯系,要讓報喜的電話響起來。
對于失敗學生及后進生,更多的是要認可他們、相信他們、鼓勵他們。如我班姜×同學是全年級最低分進入初中就讀的,對學習自信心不夠,不能獨立完成作業。我針對他的學習情況,進行了多次家訪和談心,幫助他找出自身的優點,并讓他擔任體育委員,他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端正了學習態度,在校運會上拿到金牌后,對學習恢復了自信心,學習成績也大有進步,我及時認可了他在方方面面取得的成績,把它寫進《班級留念冊》的光榮榜里,到畢業時,發給每一位學生,這可是一種絕妙的表揚!善于捕捉“閃光點”,并表示關注和欣賞,使學生認識到自身的進步和價值,調動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覺醒了,推掉了無形的壓在生命上的自卑巨石,于是他們的潛能爆發了,老師和學生的距離拉近了,一座賞識之橋架起來了。
美國人賞識孩子,給他們創造的快感。他們見到孩子的第一面,常用語是:“寶貝,今天有什么發明?”于是孩子滔滔不絕地講起來,也許只是學會了一種搭積木的方法,也許只知道了一種昆蟲的名字,在大人眼里微不足道的事,在孩子的心目中卻不亞于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聰明的美國人利用眼神激勵表揚,在傾聽中塑造了孩子對于創造的快感。
一個“行”字能消除學生的恐懼感,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喚起對學生生命的熱愛,找到學習的快樂感覺。我班學生黃×在學習《花木蘭》時提問:“我能不能問個問題?”“行!”“花木蘭立功后不愿做官,是否與當時男尊女卑的社會風氣有關?”——何等有意義的提問!“你真行!”學生的臉上綻開了多么燦爛的笑容!
在課程改革工作中,教師是真正的主力軍。新課程的實施必須緊緊依靠廣大教師,在新的課程標準中,教師要學會關注,學會賞識,要重新認識學生的成功。基礎教育的成功,不是依托在多數學生失敗與被淘汰的前提下的成功,而是必須學會關注與賞識。關注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體驗與感悟(綜合實踐課程、研究性學習)。關注學生的思維火花,賞識學生的主動學習、自覺學習的態度,賞識學生的探究精神,賞識學生點點滴滴的進步。在賞識中,讓學生走出自卑,讓學生在燦爛的日子里健康成長,讓學生點燃智慧的火把。學生是花,賞識是陽光、空氣和水,讓我們靜聽花開的聲音。
[1]周弘.賞識你的孩[M].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2000-08.
[2]高文.現代教學的模式化研究[M].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06.
[3]唐思群,屠榮生.師生溝通的藝術[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08.
[4]蘭吳輝.百年樹人全國優秀教師論文選[M].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00-12.
·編輯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