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福志
(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瓦崗鄉瓦崗學校)
以“導”促“學”
——淺談數學課教學如何導入
許福志
(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瓦崗鄉瓦崗學校)
導語是一節課的起始,其基本任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其作用承上啟下,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好奇感,進而對所學知識一“聞到底”。好的導語是老師打造課堂教學的一把金鑰匙,引導學生開啟知識之門。所以老師在備課時就必須根據數學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具體情況,靈活設計,不拘一格,吹響課堂教學的“第一音”,從而收到吸引學生的注意、增加學生參與感的教學效果。
數學教學如何以“導”促“學”,筆者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采用了幾種方法,現簡談如下:
教師授課始可根據學生作業反饋的學情信息,進行揭示、剖析、強調、重擊,直至學生理解后再引入新知識環節。
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內容,精心挑選具有代表性、啟發性的復習內容,在此基礎上開始提出問題,引入新課。如在講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首先復習長方形的面積公式以及公式導法,進而引導學生如何用數學轉化思想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師在引入課當中應注意抓住新舊知識的聯系點,使學生感受到新知識就是舊知識的引申與拓展。
數學知識環環相扣,聯系緊密,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巧布疑陣,設置懸念,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探究、去發現,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講“概率與統計”時,拋硬幣,求硬幣正反面朝上的概率教學。
數學即生活。在傳授新知識時以日常生活最熟悉的事例入手,自然會讓學生感到輕松、愉悅,并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講“平移”時,讓學生觀看汽車奔馳、小鳥飛翔、電梯升降等圖像,然后引出平移的課題。
當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與上一節緊密聯系或容量很大舊知識又很熟悉的話,都可以引入“直入主題”法。
數學故事能反映知識形成的過程和知識點的本質,它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可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及對數學的審美能力。如講圓周率講祖沖之的故事、龜兔賽跑、笛卡爾問題等。
針對上節課所講的內容,將一些具體的實物直接展示給學生,充分利用其直觀性來達到完成教學目標的目的。
數學課導入的方法還有很多很多,如實驗導入法、游戲法、身臨其境法等等。導無定法,導亦有法。新穎的導語設計需要教師對教材深入的研究,涉獵廣泛的知識,精心設計的導語才可以如卵石擊水,才能使課堂活起來。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不管用何種形式的導語,目的都是為了更好的教學服務。
數學課堂導入法莫忽視。
張紅娟.中學數學教學評價的實驗研究[D].蘇州大學,2009.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