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偉
(橫山縣波羅鎮中學 陜西橫山 719109)
關于初中語文課堂互動的教學策略探討
陳 偉
(橫山縣波羅鎮中學 陜西橫山 719109)
隨著新課程教育理念的提出在教育教學中不斷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初中語文知識學習過程中也要不斷進行著教育教學的變革,通過互動性的教學方式在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以此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本文重點闡述了在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互動的教學策略,以便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初中語文 課堂互動 教學策略
隨著新課程教育教學理念的提出,在教育教學中進行不斷的變革。在教育教學中加強了師生之間關系的互動。初中語文教育教學的過程就是師生之間互動的過程,在教育教學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作為教師學生要能夠明確自身的教學任務,在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不斷的探索互動教學的途徑,以便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在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利用多媒體的教學形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傳統教學中黑板+粉筆的傳統教學模式,通過多媒體的應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豐富教學內容,給學生提供較為豐富的學習資料,為學生營造了較好的學習環境,通過多元化的教學內容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從而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通過多媒體教學形式能夠為學生營造互動的學習氛圍,能夠充分體現出以學生為本的學習理念,在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要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學習,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思維。通過多媒體圖文并茂的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更好的結合起來,以此好的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在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通過多媒體的教學形式,讓學生通過各種感官進行參與學習,從而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此外,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將教學內容展示出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從而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蘇州園林》的相關內容時,本身這篇課文是說明文,這種類型的課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感覺到有一定的枯燥,不能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學生沒有去過蘇州園林的話,也就不會對蘇州園林產生一定的認知。為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通過多媒體的形式給學生播放有關蘇州園林的一些圖片,讓學生感受到蘇州園林的美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所學習的知識,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1.建構新型師生關系
在教育教學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也是教育教學的主體。在初中語文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要能夠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相應的指導,以便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所學習的知識。還要注意到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同時在教育教學中也作為其主導,與教師之間進行交流,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從而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2.巧妙教學情境
在教育教學中不需要過于活躍的課堂氛圍,但是也不能過于安靜,在教育教學中要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互動性的教育教學中讓學生制定與一定情境中,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所學習知識,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核舟記》的相關知識時,教師要能夠根據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扮演不同的角色,讓學生通過不同的評價方式進行學習,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的內容,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向互動的方式進行教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通過自主的引導學生參與到學習中,讓學生進行個性的學習。在教育教學中學生的提問也可以成為教師教學的資源,通過多向互動教學資源中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以便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課堂上學生的學習一般會存在兩種問題,一是學生自己能夠理解的問題,但是主要用來考察那些不大理解問題的學生,一些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是不能理解的問題,需要師生之間通過互相討論進行解決,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所學習的知識,此外,還可以通過小組的形式,讓學生能夠自主的參與到學習中,從而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的相關知識時,文章中主要描寫了風雪的相關知識,這時就讓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思考在文章中為什么會有多次的風雪描寫,從而提出自己的見解們可以通過討論的方式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所學習的知識。在小組之間進行相互的討論,在討論過程中通過互動、問答的形式,從而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新課程教育理念的提出使得在教育教學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也在進行著不斷的變革,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從而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在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利用多媒體的教學形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傳統教學中黑板+粉筆的傳統教學模式,通過多元化的教學內容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從而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在教育教學中要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互動性的教育教學中讓學生制定與一定情境中,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所學習知識,教育教學過程中通過自主的引導學生參與到學習中,讓學生進行個性的學習。在實際的教育教育教學中還要不斷的探索互動性教學的路徑,以便更好的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1]張曉琴. 初中語文課堂有效互動教學策略探討[J]. 才智,2011,12∶82.
[2]王艷超. 語文課堂有效互動教學策略研究[J]. 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12∶104-105.
[3]程朝陽. 淺談語文課堂互動教學策略[J]. 學周刊,2012,04∶42-43.
[4]林懿. 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互動策略的應用探析[J]. 西部素質教育,2016,05∶108
陳偉(1981-),男,陜西省榆林市橫山縣人,陜西省榆林市橫山縣波羅鎮中學,中學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