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愛霞
(吉林省舒蘭市第一高級中學校 吉林舒蘭 132600)
高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習題課教學模式探索與反思
石愛霞
(吉林省舒蘭市第一高級中學校 吉林舒蘭 132600)
這種高效教學模式的改革,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了他們的興趣,提高了他們的參與意識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培養了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
高效課堂 小組討論 合作探究
2011年我校成為吉林省英語學科高效課堂改革的實驗校,自此以高效課堂,導學案和小組討論為特點的新課改在我校全面推開。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打造高效課堂已經成了我校廣大英語教師面臨的緊迫任務。所謂高效課堂是指教師在單位時間里最大限度地讓學生接受和掌握目標知識,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傳統的英語課堂都是以老師講、學生聽為主,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課堂效率極低,習題課更是如此,老師津津樂道的講,學生有氣無力地聽,注意力非常不集中,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參與程度極低,課堂效率更是低的可憐。由此可見,習題課上用這種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不利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慢慢失去了學習興趣,致使學習效率低。因此,為了真正提高教學質量,構建高效的習題課課堂,我以導學案,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為基礎對習題課的高效課堂進行了探索和嘗試。
小組討論,合作探究是課程改革過程中有效學習方式,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發揮自己潛能、表現自己的才能,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率,從而提高學習效率。要使這種方法真正做到高效,教師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教師對全班學生的分組要進行認真的研究設計,最好按照異質分組,就是說每個組中成員的組織能力、學習能力、學習成績、思維活躍程度、表達能力等都要考慮。尤其是英語的學習成績和能力,一定要體現優勢互補,這樣才能有助于小組討論的開展。
教師備課時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確所要體現的新理念。并根據這種理念,結合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重難點制定切實可行的適合學生知識水平和認知水平的導學案。導學案應該在課前分發給學生,并指導他們借助詞典或工具書認真完成,為課上的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做好準備。
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課后跟蹤調查、收集反饋信息、反思成果與不足、對學習進行全面的評價是十分必要的,這樣做有利于改進教學。教師可以通過課堂觀察、作業批改、找學生談話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經驗和不足之處的教訓,進而針對每個小組的表現再做具體的指導,促使每個小組都進行反思,這樣慢慢會形成小組合作學習的良性循環。
小組合作學習提倡教師當好“導演”,學生當好“演員”,而不再像傳統教學所強調的那樣,教師為了保持所謂的權威,教師既“導”且“演”,結果是“導”不明,“演”不精,事倍功半,苦不堪言。合作學習從學生主體的認識特點出發,巧妙地運用了生生之間的互動,把“導”與“演”進行了分離與分工,把大量的課堂時間留給了學生,使他們有機會進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由此以來,在傳統課堂上許多原先由教師完成的工作現在就可以由學生小組來完成,教師真正成了學生學習過程的促進者。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充當“管理者”、“促進者”、“咨詢者”、“顧問”和“參與者”等多種角色,旨在促進整個教學過程的發展,使學生與新知之間的矛盾得到解決。教師與學生之間原有的“權威一服從”關系逐漸變成了“指導一參與”的關系。
要確保一節練習課上的精彩,調動個每個孩子的積極性和參與意識,必須確保他們完成課上所要講的相關練習,這樣就必須給他們足夠的時間來完成,時間的選擇可因學生的情況來定。對于基礎好,學習熱情高,主動性強的班級,可把練習留為作業,課后完成;對于基礎較差,學習主動性相對較差的班級就一定要在課上,或自習時間由老師監督完成,只有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完成所講練習,才能保證習題課的參與率和高效性。
在明確以上問題之后,我來談一談練習課具體流程。
1.核對答案,自查自糾
借助大屏幕或黑板;把正確答案直接交給學生,并讓學生用紅筆將其錯誤改正,然后給學生大約5分鐘的時間獨立思考所犯錯誤,找出問題所在;另外對于自己不能獨立解決的問題做好標記,這一步的目的在于是學生發現自己的問題,鼓勵其獨立思考,充分發揮個人潛能和自我反思的能力,自查自糾,發現問題,為下一步小組討論做準備。
2.小組討論;合作探究
帶著上一個環節發現的問題,學生開始小組討論,在這個環節當中,每個學生都必須參與進來,提出自己的問題,請同組幫助解答;然后其他同學提出問題,你也要積極予以解答。對那些大家都有困惑的問題,則要通過查詞典,查資料或翻看筆記的形式是問題得以解決;必要的時候也可以求助于來回巡視指導的老師,這樣通過生生互助,師生互助,會使大部分問題得以解決。與此同時,老師要根據各組的大體情況。分配給他們不同的任務,有的小組要負責講完型,有的小組要講閱讀,有的小組講七選五,有的小組講改錯,每個有任務的小組要把自己這部分涉及到的生的單詞或短語寫在黑板上,一來為講解掃除障礙,二來可以擴大詞匯積累。在這一環節中,老師一定要做好檢查巡視,一來可以避免一些不愛學習的學生開小差,二來當學生需要的時候給予及時的幫助;此外,任務的分配一定要符合小組情況,難以適當,不可馬虎大意,否則的話,要么學生不重視,要么是學生失去成就感,影響學習效果。
3.小組展示,答疑解惑
各個小組對自己所負責的任務委派發言人進行講解,回答同學提出的問題。這部分可能出現的情況是;一.所有同學都沒有問題,那么就過;二,小組發言人的講解不全面,不透徹或不到位,這時老師可以幫忙進行必要的補充和說明。此環節的設置一方面起到了答疑解惑的作用,另一方面也給學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空間,大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自覺自愿自主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真真正正地成為課堂的主體。
4.典型分析,點撥提升
這一環節,主要是老師利用大屏幕或黑板板書將本節課涉及到的典型題,易錯題,易考題加以展示,講解,分析,歸納,總結。目的在于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學會歸納總結題型,學會舉一反三,靈活運用所學解決問題,不斷提升。
5.小組討論,總結所學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總結本節課所涉及到的內容及所要注意的問題,然后再次派發言人展示其研究討論的成果。對于學生的成果展示,問題要指出,但要注意方法和語氣,不要挫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有優點要及時,積極地表揚,是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
6.布置作業,鞏固強化
為了使本節課的高效和時效性,作業的布置一定是以本節課所涉及的內容有關,應該是對本節課的進一步的鞏固強化,所以要相當慎重,不可以有隨意性。
英語高效課堂的改革在我校已經進行了三年。在這三年中,我積極地參與教改,和同行一起不斷探索,不斷嘗試,不斷實踐,逐漸摸索掌握了這種基于學生的參與,學生的討論探究,互幫互助,共同提升為基礎的英語高效課堂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對老師提出了新的的挑戰;促使教師自身素質,業務素質,業務水平,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不斷地提升;另一方面,這種高效教學模式的改革,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了他們的興趣,提高了他們的參與意識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培養了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 .使學生在合作中體會感受學習帶來快樂與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