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野平
(吉林省鎮賚縣慶余小學校 吉林鎮賚 137300)
淺析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潘野平
(吉林省鎮賚縣慶余小學校 吉林鎮賚 137300)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高效性是課堂教學的命脈,無效和低效的教學阻礙著教學改革的進一步發展。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是學校教育的一個永恒的主題,影響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因素有很多,需要每位教師在工作中不斷地探索和挖掘,不斷地思考,才能切實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實效性
新課堂的改革,教學理念的更新,課堂教學的形式多樣,使動手操作多了,發揮交流多了,表現展示的多了,課堂景象忙碌多了。但從學生作業的反饋看,知識掌握不過關的大有人在,學生的能力也讓人擔憂。那么這樣的課堂實效性如何呢?我想就自身實踐談一談提高課堂實效性的一點體會。
教師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決定因素。作為新時代的教師,首先它表現在對教育事業的忠誠上,熱愛教育事業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作為新時代的教師必須精通所教學科的基礎知識,熟悉學科的基本結構和部分知識之間的聯系,了解學科的發展和最新研究成果,還應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廣博的文化修養。要不斷地更新知識,用自己昨天的知識教今天的學生,來迎接新的教育挑戰顯然是行不通的,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理論水平,多注意吸收一些新的教學理念,多閱讀一些關于教學專著不斷充實自我,提高自己的個人素養。以網絡學習為主,收集教學信息,解決教學疑難;推出研討效果,指導教師課堂教學,學思想、學方法、學策略,進行教學設計、教學論文交流,提高了教師個人素質,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設計水平。
在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只有課前備好課,上課才能更好地去調控學生的動態,才能調動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的興趣。
首先要備書本備教材。備好教材是搞好教學的基礎,教師只有深入鉆研教材,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要想備好課最基本的要求是:明確教學目標,掌握課文重點,把握教學難點。
其次,更要備好學生。學生才是課堂真正的主人,教師備好的課能否為學生所接受,是一個需要在實踐中檢驗的問題,因此,教師在備好教材的同時必須備好學生。
1.明確教學內容
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讓學生掌握解決同一問題有不同的兩種思路,二是知道教的內容。在課堂教學之初,一定要吃透教材,深入地研究學習教材和教學用書,這樣才能明確我們這節課要教什么。
2.準確恰當設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一節課的靈魂,所以確定教學目標至關重要。在確定教學目標時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防止教學目標過大或過小。過大,則會貪多嚼不爛,不能深入。過小,則會浪費時間,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二是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和組合提高教材的利用率和整個課堂的教學效率。
3.精心設計教學過程
在平時聽課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發現同一個問題,不同人教,就會有不同的效果。這里的關鍵就是,每個人所采用的教學方式的不同。
4.用心創設教學情境。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氛圍,引起學生情感共鳴,幫助迅速而正確理解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教師的語言對情境的創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以情導情,激活學生的情感。因此,教師還要錘練自己的教學語言,讓自己的教學語言富有感染力。
5.豐富幽默的課堂教學語言
語言是教師與學生溝通最主要的方式,如果在課堂教學中語言簡練、準確、幽默等將會為課堂增添更多的精彩。面對小學生如果課堂教學語言啰唆、吸引力不強的話,學生就會慢慢的厭倦疲憊。幽默是一種催化劑,是課堂教學的一根強心針。
6.高超的課堂教學駕馭能力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老師在“忘我”的講解,而學生卻“自由自在”。出現這種情況有很多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沒有足夠的威信。任何學生在“玩”之前,都會先試探性“活動”,發現老師不聞不問,才逐漸大膽起來。因此在教學之初,就要讓學生知道上課時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其次,是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缺乏吸引力。如果在課堂教學設計之初,就精心設計學生喜歡的問題。精心進行教學設計可以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不知不覺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學生會跟著教師的設計一步步的來。最后,教師是否具有及時組織課堂教學的意識和能力。很多教師不斷地抓住學生回答問題或自己講解重要內容的機會,提醒學生注意聽講,并對學生進行“傾聽”教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對一個人掌握某種知識技能起著重要作用。由于社會的飛速發展,信息手段的豐富,學生對許多教學內容已經知曉,甚至司空見慣,再加上課前的預習,往往使學生在深入學習時,對課文內容失去興趣,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我們要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愉快地進入到學習中來。
我們常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這就是說,教學的法則、規律是比較穩定的,而教學的具體方法是變化不定的。首先,根據教學目的選擇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實現教學目的的手段,是為實現教學目的服務的。方法選用得當就能實現教學目的,就能提高課堂效率。其次,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教法。任何教學活動總是與教學對象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不同的對象,教學方法也就不同。再次,根據教師本人的風格選擇教法。每個教師的個性、氣質、素養、專長等不同,在教學中表現出的風格就不同。一種好的教法未必每個教師使用都有效,這也是有些教師模仿別人往往不成功的道理。所以,教師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教法。
總之,影響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因素還有很多,需要每位教師在工作中不斷地探索和挖掘,不斷地思考,才能切實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