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秋慧
中西藥治療慢性婦科炎癥的臨床效果比對分析
姜秋慧
目的分析和比較中西藥治療慢性婦科炎癥的臨床效果。方法284例慢性婦科炎癥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142例。對照組采用單純西藥進行治療,觀察組則采用中西藥相結合治療方法,觀察和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結果對照組有效率為83.10%(118/142),觀察組有效率為90.14%(128/142),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中西藥結合治療方法治療慢性婦科炎癥的效果顯著,有效減少了臨床盲目用藥,而且安全可靠,適合年齡小、想繼續生育的患者使用,減少了復雜的治療過程,值得推廣。
中西藥;慢性婦科炎癥;治療;臨床分析
慢性婦科疾病包括陰道炎、宮頸糜爛、盆腔炎、卵巢等疾病[1],但由于許多人對婦科疾病缺乏應有的認識,缺乏對自身的保健,還有生活中各種不良習慣等,使自身的生理健康越來越差,導致一些女性疾病纏身,而且久治不愈,給正常的生活、工作帶來極大的不便,如白帶多、月經不調、下腹墜痛、腰痛,月經期間有血塊、量多等癥狀發生[2]。婦科疾病可以引起內分泌失調,導致皮膚暗黃粗糙,脾氣暴躁,嚴重的會影響生育[3]。近年來,我國的醫療技術快速發展,中西藥結合治療方法也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本院接受婦科炎癥治療的患者284例,患者均接受了彩超檢查,盆腔積液97例,雙側附件炎癥94例,宮頸炎癥93例,主要臨床癥狀:白帶多、月經不調、下腹墜痛、腰痛,月經期間有血塊、量多等癥狀發生。患者年齡20~50歲,平均年齡(33.2±6.1)歲,其中已婚184例,未婚100例,均有性生活史。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142例。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單純西藥進行治療。觀察組則采用中西藥相結合的治療方法。具體如下。
1.2.1 對照組 患者口服抗生素類的藥品,堅持連續服用2~3個月;給予甲硝唑、青霉素和生理鹽水按比例調配,靜脈滴注,堅持連續注射7~10 d,療程結束后在接受全面的婦科檢查。
1.2.2 觀察組 體寒患者進行溫經散寒、補氣活血的療法;體熱患者則進行活血化瘀、清熱祛濕的療法。選用當歸、紅花、丹參、川芎、術香、黃芪、甘草等有利于溫經散寒、補氣活血、清熱祛濕的中藥進行調和,1劑/d,堅持連續服用30劑,經期停止服用。西藥則使用盆腔灌注進行消除炎癥治療方法。根據每例患者的不同程度使用不同的西藥處方的劑量。
1.3 療效評定標準[4]有效:患者自覺癥狀有所改善,或者癥狀完全消失,月經周期正常、白帶減少或消失,腰痛、小腹墜脹明顯減輕,經全面婦科檢查結果顯示陰性;無效:患者各種癥狀與身體特征無明顯的變化和改善,甚至是癥狀加重。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有效118例,無效24例,有效率為83.10%;觀察組有效128例,無效14例,有效率為90.14%,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采用中西藥結合的治療方法治療慢性婦科炎癥的效果顯著,科學有效地減少了臨床盲目用藥[5],有效減少婦科癥狀的發生,而且安全可靠,適合年齡小、想能繼續生育的患者使用,減少了復雜的治療過程,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提高了我國的醫療水平,為我國的醫療事業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值得推廣。
[1]劉瑜新,宋曉勇,張世清,等.3種用藥方案治療慢性宮頸炎的藥物經濟學分析.中國醫藥指南,2015(26):179-181.
[2]陳純娟.中西藥治療慢性婦科炎癥的臨床效果比對分析.中國醫藥指南,2013(16):323-324.
[3]黃穎紅.中西藥物治療慢性婦科炎癥的臨床效果比較.求醫問藥(學術版),2011,9(9):290.
[4]溫燕逖.中西藥聯合治療慢性婦科炎癥的療效觀察.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15):81.
[5]張俊素.中西藥結合治療慢性婦科炎癥的療效及安全性研究.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5(8):117,12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0.139
2016-02-22]
450000 鄭州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