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玉霞
個性化護理對老年癡呆患者的影響及效果探析
孟玉霞
目的探討對老年癡呆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的效果。方法60例老年癡呆患者,根據入院單雙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30例。干預組給予個性化護理,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干預后,兩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評定量表(ADL)、簡易智力狀況檢查量表(MMSE)及老年癡呆生命質量測評量表(QOL-AD)評分均較干預前顯著升高,且干預組改善情況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個性化護理能夠顯著改善老年癡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MMSE評分以及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老年癡呆;個性化護理;日常生活能力
老年癡呆病程呈進行性,患者表現為認知功能障礙,語言障礙人格改變等,影響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目前臨床治療效果欠佳。個性化護理是目前臨床上提出的一種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訂個性化的護理措施[1,2]。本院對30例老年癡呆患者采用個性化護理,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月~2015年3月在本院治療的60例老年癡呆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均符合老年癡呆診斷,接受多奈哌齊等治療3個月,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過醫院醫學倫理會同意。根據入院單雙號將其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30例。干預組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齡(61.3±9.5)歲;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齡(60.9±8.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入院后給予綜合評估,護理人員與家屬及患者面對面交流,全面評估患者的認知能力、個性體征、神經因素等。根據了解的情況,結合體檢結果等,判斷患者主要問題,并依此制訂個性化的護理計劃。干預組給予個性化護理,主要包括:日常生活認知行為訓練、患者行為管理、軀體不適護理等。日常生活及認知行為訓練及護理干預,根據患者評價結果,掌握患者入院時的認知情況,結合患者個性及興趣愛好,安排強化護理訓練,護理人員要有足夠的耐心及細心,態度溫和,幫助患者進行進食、洗漱、個人衛生、大小便等日常生活活動,進行集體訓練1次/周,通過相互交流,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樹立治療信心。對患者行為的管理通過外部按時結合環境控制進行,在病區、房間等場所標明指示牌,謹慎對待興奮躁動的患者。根據患者的癡呆情況、精神癥狀,進行個性化護理,行為紊亂的患者給予肢體語言等心理護理,緩解患者焦慮、不安、緊張情緒,對有攻擊性的患者,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分散其注意力,對抑郁的患者,盡量指導其參加興趣活動。干預患者的軀體不適,根據患者情況,幫助其制定戶外活動,以增強免疫力,對軀體不適感給予按摩等方法舒緩,疼痛嚴重的患者,必要時使用藥物緩解。
1.3 觀察指標 干預前后采用ADL、 MMSE及QOL-AD對兩組患者進行評價并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后,兩組患者ADL、MMSE及QOL-AD評分均較干預前顯著升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干預組改善情況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ADL、MMSE及QOL-AD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ADL、MMSE及QOL-AD評分比較(±s,分)
注:與干預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ADL MMSE QOL-AD干預組 30 干預前 31.3±6.1 16.2±3.6 23.8±3.4干預后 42.4±8.7ab 24.1±2.8ab 29.1±2.9ab對照組 30 干預前 30.9±8.5 16.4±3.3 23.7±3.6干預后 35.2±6.0a 19.1±2.1a 26.2±2.5a
老年癡呆由中樞神經系統變性而導致,引起患者記憶力逐漸下降,認知功能障礙,人格發生改變,語言障礙等。老年癡呆病因不明,發病機制還不清晰,β淀粉樣蛋白沉積導致細胞外老年斑形成,Tau蛋白多度磷酸化,在神經細胞內形成神經原纖維纏結,神經元丟失,膠質細胞增生等是特征性的病理改變。目前老年癡呆還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而良好的護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復。
個性化護理的特點是重視個體差異,滿足患者不同的需求。個性化護理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及需求制定個性化的護理計劃,進行不同的護理措施[3,4]。其體現了理解、尊重、關懷患者的理念,強調了以人為本。本次研究中,干預組采用個性化護理。在患者入院時先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了解患者具體病情、性格特征,為制訂個性化的護理計劃提供依據。有效的溝通是個性化護理的基礎。根據溝通了解的情況,患者的體檢結果等制訂個性化的護理計劃。對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認知行為進行干預,對不同表現的患者給予不同的護理,使護理更具有針對性。結果顯示,干預后,干預組患者ADL、MMSE、QOL-AD評分均顯著改善,且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個性化護理有利于改善患者認知狀況、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個性化護理能夠顯著改善老年癡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MMSE評分以及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1]杜禾芳.老年癡呆患者個性化護理及效果評價.中國醫藥指南,2013(34):242-243.
[2]楊玉蓉.老年癡呆患者個性化護理及效果評價.包頭醫學院學報,2015(4):114-116.
[3]鄭蕾蕾.個性化護理干預對老年癡呆癥的效果分析.中國醫藥指南,2015,13(15):246-247.
[4]江皋軒,崔梅,李明秋,等.老年癡呆患者個性化護理及效果評價.當代醫學,2012,18(12):126-12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0.178
2016-03-07]
455000 河南省安陽市第六人民醫院神經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