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亮,琚 飛,闞常香
(1.臨沂臨港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第一中學,山東 臨沂 276624 ;2.沂源縣中莊小學,山東 淄博 256109)
實驗與調(diào)查
高中學校組織參加運動會的現(xiàn)狀和對策研究
——以2016年臨沂市中小學生運動會為例
王立亮1,琚 飛2,闞常香1
(1.臨沂臨港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第一中學,山東 臨沂 276624 ;2.沂源縣中莊小學,山東 淄博 256109)
通過對2016臨沂市中小學運動會高中代表隊的組織訓練和報名情況研究,分析部分代表隊放棄個別項目參賽機會和帶隊教師組織難、訓練難的原因,提出學校應改變觀念、提高認識、結(jié)合校情、制訂方案、合理選擇訓練時間和場所、做好學生思想工作、成立大課間專項興趣小組,并形成訓練的長效機制等策略,旨在為學校和教師如何組織參加運動會乃至學校體育教學工作提供參考。
高中學校;體育教師;運動會;大課間;專項興趣小組
臨沂市中小學生運動會是展示學校體育風采和個性特長的一次盛會,也是對全市體育教學工作的一次大檢閱。2016年臨沂市中小學生運動會共設田徑、健美操、跳繩、踢毽子、游泳、足球(5人制)等6大項,其中該運動會劃分陽光類的比賽項目有跳繩、毽子、健美操、足球,每個大項下又設若干個小項,可謂項目繁多、豐富多彩。但令人遺憾的是,有部分學校放棄參加個別比賽項目,即使參與,有的學生也是大力動員之后才勉強參加。這樣就造成了組織者累、教練累、運動員累,領導也不滿意。造成這樣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決?本文進行了相應探討。
1.1 研究對象
高中學校組織參加運動會的現(xiàn)狀和對策。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網(wǎng)絡檢索、閱讀相關文件和期刊論文,熟悉了解大課間、體育課、課外活動領域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動態(tài),為本研究提供研究依據(jù)。
1.2.1 訪談法 通過訓練時間、比賽時間和論文創(chuàng)作時間與同仁交流,訪問相關領導,了解情況。
2.1 各代表隊的報名和組織訓練情況
2.1.1 本屆臨沂市運動會代表隊報名情況 本屆運動會高中共有17個代表隊,從表1中可以看出,只有臨沂二中和三十九中報全了所有參賽項目,有的代表隊只報名參加了傳統(tǒng)比賽項目田徑,如蒙陰縣、沂水縣和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區(qū)等代表隊。比賽項目報名最多的是田徑,再次是毽子、跳繩、足球,健美操次之。
2.1.2 組織訓練情況分析 通過訪談了解到,在組織方式上,很多代表隊都是在接到市里通知后,各縣區(qū)領導再下達任務,確定各代表隊輔導教師,然后由教師組織選拔運動員,集中時間,加強訓練,倉促應對。市運動會結(jié)束,代表隊也隨之解散,教師不再組織指導訓練,只有與升學相關的高水平運動隊,還堅持訓練;在運會員選拔和訓練的過程中,很多教師都遇到運動員難以選拔、難以湊足人數(shù)、學生訓練不積極、中途罷練的煩惱,有的學生只能是大力動員之后才勉強參加;在訓練時間上,多數(shù)教師是利用下午課外活動時間、自習課加班訓練,有的也用學生文化課課時進行訓練指導;在訓練內(nèi)容上,都是以反復訓練比賽項目為主,很少拓展訓練內(nèi)容。

表1 2016年臨沂市中小學運動會高中代表隊報名統(tǒng)計表
2.2 對部分單位放棄個別參賽項目組織參加不力的原因分析
2.2.1 思想觀念落后 觀念的落后主要體現(xiàn)在3個群體,即學校領導、體育教師和學生。(1)領導觀念落后。領導不重視,認為參加運動會浪費經(jīng)費,無關升學率,參不參加無所謂。對于沒有競爭力的項目,反正參加也給學校拿不到什么榮譽,不如干脆放棄。(2)教師觀念認識落后。其主要突出反映在2個方面:一是不愿擔責,工作不積極,認為帶隊參加運動會,完全是為學校多出力,不討好的苦差事,多勞沒有多得,消極輔導,存在無所謂,能去做就不錯了,至于是否能訓練出成績無所謂的心理;二是不敢擔責、不會擔責,像跳繩、踢毽子、健美操等項目,雖然體育教師都是正規(guī)師范畢業(yè),但多數(shù)教師都沒有系統(tǒng)學習過,教學中又不善于鉆研,認為自己不能勝任,帶不了隊,教不好學生,以此推卸責任,逃避任務。(3)學生認識落后。高中學生課業(yè)負擔重,而跳繩、踢毽子又無關升學,學生和家長都擔心參加訓練,占用學習時間,影響學習;還有對個別項目認識上存在性別差異,如跳繩、踢毽子、健美操男同學參與的積極性不高,認為是偏女性化的運動項目;足球運動強度大,女同學興趣不高??上雽W生這樣的心里和認識,給帶隊教師也造成一定的困難。
2.2.2 學生學習技能的主要陣地體育課沒能組織好 現(xiàn)在高中體育課部分學校還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沒有開展選項教學,體育課流于形式,沒有教學內(nèi)容,放羊式教學,像跳繩、踢毽子、健美操等簡單易行的項目更是很少在課堂開展,再加之無關升學,學校領導不支持,不像田徑、足球、籃球等項目,有高水平訓練隊。因此,教師沒有這方面的教學經(jīng)驗,學生得不到相關技能的傳授,沒有運動技能基礎,因而很難選拔出運動員。
2.2.3 訓練時間選擇不合理和訓練內(nèi)容單一 由于訓練時間選擇不合理,訓練內(nèi)容單一,學生不樂練,教師也不樂教,如跳繩、踢毽子、健美操等項目,多數(shù)代表隊都是在接到市里通知后,再組織選拔運動員,然后開始集中時間訓練。因為從市文件下達到賽會開幕,間期較短,加之教師倉促上陣,準備時間不足,很難訓練出理想效果,有的教師不得不利用下午課外活動時間、自習課加班訓練,甚至占用學生文化課課時進行訓練指導。可想而知,臨陣掛帥,教師有怨言,嫌棄時間不足,還抱怨突然增加了工作負擔;倉促應戰(zhàn),學生也有顧慮,訓練不積極。再加上在訓練內(nèi)容都是參賽項目,單調(diào)乏味,學生訓練積極性不高。
3.1 改變思想觀念
單位領導要改變觀念,提高認識,組織相關人員反復學習有關文件精神,讓大家一致認識到,組織參加運動會,培樣體育特色人才,是學校教育和體育教師工作的一部分,有利于落實相關文件精神,有利于促進學校體育教育的發(fā)展,不能無關升學就放棄,參加運動會也是充分展示學校辦學成果,衡量學校體育的教育水平,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和聲譽一個很好的機會,也是學生充分展示自己、激發(fā)學習熱情、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很好的機會,同時也是對體育教師教學水平的檢閱。因此,大家應積極備戰(zhàn)、精心輔導、賽出水平。
3.2 成立組織機構(gòu)和確定帶隊教師
為做好參賽準備工作,應成立組織機構(gòu),并及時召開會議,組織學習,進行動員、分工,明確任務和目標,確定各隊教練,并實行責任制,要求全力以赴、以積極主動的工作態(tài)度和滿腔的熱情對待訓練任務。
3.3 根據(jù)學情選擇合理的訓練時間和場所
高中因為課程緊,所謂課外活動,早已名存實亡,名為課外活動,實則是學生的自習課,大課間反而相對有內(nèi)容,或跑操,或做操。大課間期間學校都會安排體育教師親臨指導??紤]到學生的擔心可以把訓練的時間安排到大課間,大課間的時間一般要30min以上,只要組織迅速,在短時間完成熱身和學習幾個動作是可行的,待學生掌握后利用該時間段反復加強練習,長期訓練,足夠能達到高水平的效果。同時,在場所選擇上要就近教學區(qū),還要考慮客觀環(huán)境的干擾盡量選擇相對封閉的場所。
3.4 教練要克服自己教學技能的不足
首先要樹立信心,只要盡心盡力,認真教,不怕?lián)煛5诙J知研習《運動會競賽規(guī)程》,了解參賽辦法、運動員條件、競賽辦法,熟知所教項目的比賽規(guī)則。第三,對于沒有相關技能教學經(jīng)驗的教師,也不必過于擔心,可以通過網(wǎng)絡搜集相關的視頻文字資料或向同仁謙虛討教,如跳繩、踢毽子等項目,比賽內(nèi)容相對簡單,做好訓練計劃,現(xiàn)學現(xiàn)教,足以滿足學生需求。
3.5 選拔運動員成立大課間專項興趣小組
要做充分的思想動員,調(diào)動更多的學生參與,從而擇優(yōu)選擇。第一,向?qū)W生說明,訓練的時間是大課間,不占用文化課學習時間,消除學生擔心耽誤文化課學習的顧慮。第二,多數(shù)學校大課間的組織形式無非就是跑操和做廣播體操,可以借此向?qū)W生說明加入專項興趣小組能學到一技之長,同時還能擺脫課間操枯燥的跑操形式,以此來吸引學生積極參與。第三,讓同學們了解到參加訓練的健身健心價值,有機會到更高的平臺鍛煉展示,有機會為自己為學校爭取榮譽。
3.6 堅持訓練形成長效機制。
大課間專項興趣小組成立后,不能因運動會的結(jié)束而解散。帶隊教師應繼續(xù)認真組織,堅持訓練。一方面,拓展訓練內(nèi)容,不能僅僅局限參賽項目的練習,要善于鉆研,豐富學習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不斷充實新鮮血液,做好宣傳和學生思想工作,每當有新生入學,及時吸收新的運動員加入專項興趣小組,這樣以此循環(huán)往復,興趣小組就自然形成了長盛不衰的運行機制。
在當前高中體育教學背景下,實事求是,借用全員參與體育活動的大課間時間,組織成立專項興趣小組,給學生一個平臺,把每天的大課間的時間充分利用,教師認真輔導,堅持不懈,如此循環(huán)往復,長此以往,日積月累,學生必能學到東西,練出水平,賽出成績;也會成為學校體育運動的亮點,帶動全體學生的運動和學習熱情;也能升華成一種傳統(tǒng)、一種文化力量。
[ 1 ]陳穎悟.熊百華.劉曉忠.從傳統(tǒng)課間操到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思考[ J ].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5(1).
[ 2 ]梁秋益.黃寧波.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長效機制的實踐研究[ J ].體育師友,2014(4).
G807.3
A
1674-151X(2016)10-055-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20.029
投稿日期:2016-09-16
王立亮(1986—),中學一級,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