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炳
早期乳腺癌手術治療的效果分析
王志炳
目的研究早期乳腺癌手術治療的效果。方法6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患者采用保乳手術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改良根治術治療。對比觀察兩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并發癥、各項預后情況及運動功能評分優良率。結果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并發癥、美容滿意及運動功能評分優良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保乳手術治療早期乳腺癌不僅可以有效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降低并發癥發生率,而且還能顯著改善患者預后情況及運動功能評分,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術;改良根治術;運動功能評分;術中出血量
乳腺癌的后遺癥較為嚴重,甚至會引起癌細胞的蔓延,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生命健康。在臨床治療中,應用較為廣泛的為改良根治術及保乳手術,本文就某院診治的6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比分析兩種手術方法的不同效果,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某院2012年1月~2015年2月診治的6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8~57歲,平均年齡(40.17±5.63)歲;腫瘤直徑0.9~2.8 cm;TNM分期為Ⅰ期20例,Ⅱ期1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9~58歲,平均年齡(41.26±5.02)歲;腫瘤直徑0.9~2.9 cm;TNM分期為Ⅰ期21例,Ⅱ期9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術前日常治療,主要包括飲食干預、用藥干預、補充維生素等;其次對對照組患者采用改良根治術,主要為根據影像學輔助技術定位患者的癌癥發病部位,并采取手術方式。對觀察組患者采用保乳手術: ①切除原發病灶,并清除腋窩淋巴結;②以腫塊為中心切出梭形口,切除大于腫塊周邊3 cm范圍的組織[1];③切下腫瘤后,取其上、下、內、外側和底部的邊緣部分制成冰凍切片送檢,如果檢測出癌細胞則應繼續增大切除的范圍,直到切片檢測結果呈陰性;④腋窩需另加切口并按常規清除腋窩淋巴結[2]。
1.3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3]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并發癥、預后情況及運動功能評分,其中預后情況包括局部復發狀況、遠處轉移率及美容滿意度,滿意度由醫護人員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內容必須涉及患者的預期治療/護理效果、實際效果、有待改善問題、相關建議及意見等。運動功能評分根據國際通用的肢體活動評價標準,分為優、良、中、差四個等級。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各項手術指標及并發癥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為(141.56±26.93)min,明顯少于對照組的(215.63± 22.49)min (P<0.05);在術中出血量方面,觀察組患者(220.50± 41.23)ml少于對照組患者的(318.50±51.13)ml(P<0.05);觀察組出現并發癥的患者有5例(16.67%),少于對照組的12例(4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預后情況比較 在局部復發狀況與遠處轉移率方面,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美容滿意度方面,觀察組28例較為滿意,滿意度為93.33%,對照組4例較為滿意,滿意度為13.33%,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優良率比較 觀察組優24例(80.00%),良6例(20.00%),優良率為100.00%;對照組優10例(33.33%),良6例(20.00%),中2例(6.67%),差12例(40.00%),優良率為53.3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各項手術指標及并發癥情況比較[±s,n(%)]

表1 兩組患者各項手術指標及并發癥情況比較[±s,n(%)]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手術時間(min) 術中出血量(ml) 并發癥發生觀察組 30 141.56±26.93a220.50±41.23a5(16.67)a對照組 30 215.63±22.49 318.50±51.13 12(40.00) P<0.05 <0.05 <0.05

表2 兩組預后情況比較[n(%)]

表3 兩組優良率比較[n(%),%]
早期乳腺癌的醫療手段包含了手術療法、放射療法、化學療法、內分泌療法和分子靶向療法,隨著醫療衛生水平的進步和女性對于自身美麗的要求不斷提高,手術治療逐漸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過去傳統的手術治療方法為根治手術,并在此基礎上增加輔助化療和康復訓練,但是其局限性在于手術時間較長、出血量較大、并發癥的發生率較高[4]。近年來,保乳手術以其自身獨特的優勢逐漸被廣泛應用于臨床實踐中,這種方式可以將腫塊定位后使用體積較小的手術器械,并通過局部麻醉實施手術,對患者的創傷較小,且安全性較高[5]。
本文選取6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保乳手術治療的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141.56±26.93)min、(220.50±41.23)ml及16.67%,均少于采用改良根治術治療的對照組患者的(215.63±22.49)min、(318.50±51.13)ml及40.00%(P<0.05);在各項預后情況方面,觀察組的美容滿意度93.33%優于對照組患者的13.33%(P<0.05);在運動功能評分方面,觀察組的優良率100.00%高于對照組患者的53.33%(P<0.05)。
綜上所述,對于早期乳腺癌患者來講,采用保乳手術治療不僅可以有效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而且還能顯著改善患者預后情況及運動功能評分,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徐健.早期乳腺癌手術治療的效果分析.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4):242-243.
[2]全勇輝,魏春生,孫寶林,等.保乳術與改良根治術治療早期乳腺癌療效對比.中國現代醫生,2015,53(1):120-122.
[3]郭維德.研究早期乳腺癌保乳手術治療42例臨床效果.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2):64-65.
[4]林嘉.早期乳腺癌患者實施保留乳房根治術的效果體會.吉林醫學,2015,36(3):501-502.
[5]崔念磊.乳腺癌改良根治術療效觀察.河南外科學雜志,2015,21(1):82-8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8.030
2015-12-29]
510800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人民醫院